坦克的转向是通过专门的转向机构来完成的。这种转向机构可以使两侧的履带以不同的速度运动,在车体上产生一上转弯力矩。哪一侧履带运动速度慢,车体就向哪一侧偏转。如果在作战中,需要原地掉头时,它根本不需要一个常规的转弯半径,只要把一侧的履带完全制动,使其运动速度为零,靠另一侧履带所产生的动力,就可以带动坦克原地转向掉头。当需快速掉头时,只要一条履带向前运动,另一条向后运动,顷刻之间便完成了以车体为立轴中心的原地转向,非常灵活。
坦克转向是靠履带差,也就是说坦克转向靠一边的履带转的快,另一边的履带转的慢,履带差使坦克出现转向。履带差的形成:一是靠切断一侧履带的部分动力,加大另一侧履带速度形成的,这叫分离转向。
用于快速小角度转向二是彻底切断动力,制动住一侧履带,另一侧履带转,形成一边履带不转,另一侧转,这叫原地转向,用于慢速大角度转向。三是靠行星转向机,减小一侧履带的传动比,形成两条履带固定的履带差。这叫第一位置转向,转向半径大约十六米。还有上下坡的反转向等等。
坦克的“原地转向”是转向侧(比如向左转向则将左侧的)履带锁死,只让另一侧的履带向前旋转而进行的转向。而中心转向则不同。它是把坦克发动机所输出的能量全部利用起来,使两侧的履带反转(即一正一反的旋转)而进行的转向。
结构位于炮塔底部,朝外有齿轮与底座的齿轮啮合。驱动坦克炮塔旋转的动力通过旋转底座上的齿轮来驱动炮塔随着座圈上的齿轮旋转。过去驱动坦克炮塔旋转是通过液压结构辅助手动提供动力,现在驱动坦克炮塔旋转的动力在发动机及蓄电池工作状态正常时是依赖电力,当发动机及蓄电池工作状态异常时则还是以液压结构辅助手动提供动力。
苏联T-64主战坦克使用的是2冲程卧式5缸对置活塞水冷涡轮增压柴油机。该发动机输出功率为551千瓦(750马力)。
从理论上讲,2冲程发动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和输出功率大等特点,然而它的油耗高、热效率低、容易过热、气缸活塞容易变形、故障率高,因此,以后的T-72坦克重新采用了4冲程柴油机。
该坦克的传动装置与T-72坦克相同,为机械式行星变速箱,有7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采用液压式 *** 纵系统。
T-64A坦克可以进行以任何一侧履带为中心的转向,但不具备原位转向能力。
该坦克采用液气式悬挂和扭杆d簧。车体每侧有6个小直径双轮缘负重轮,有4个单轮缘托带轮,仅托住履带板的靠车体的半边。诱导轮位置在前部,其直径与T-72坦克相同,主动轮在后部,齿圈上有12个齿。在第一、二、五和六对负重轮位置处装有筒式液压减振器。
该坦克采用双销式销耳挂胶的履带,宽580毫米,履带板之间用端部联结器连接。
……坦克的轮子分为驱动轮,导向轮和负重轮三种。驱动轮是负责提供动力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所有轮中唯一带齿的,它直接与变速箱相连,只负责转动履带,也就是这个轮决定履带的速度,就位置来说它应该是整个履带最靠前或者最靠后的轮,处于两排车轮的上方,完全不承受车身重量。负重轮边缘光滑,只负责负重,不提供任何动力。导向轮主要是负责将履带张紧并保持一定的形状,通常不带齿。也就是说,整个履带就一个轮子在带动而已。原理很简单。就像你在桌子上铺一层纸,纸上放一排笔,你提起纸的一端,笔会很整齐地滑像另一端一样,这种行进的方式最大的优点是相当于你在地面上铺了一层钢板然后让你的车轮在钢板上行进,也就是说原来不平整的道路至少平整了点。至于崎岖的山道,呵呵,崎岖没问题,山道很考验坦克发动机的性能。坦克车身重量大于汽车几十倍,而发动机功率并没有大这么多,所以坦克在移动速度和爬坡方面几乎可以说不行。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