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什么是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第1张

答:输人电阻是从放大电路输人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是用来衡量放大器对信号源影响的一个性能指标。输人电阻越大,表明放大器从信号源取的电流越小放大器输人端得到的信号电压也越大即信号源电压衰减的越少Us=Rs+RiIoRs,为信号源内阻,RI为放大器输人电阻。因此作为测量信号电压的示波器、电压表等仪器的放大电路应当具有较大的输人电阻。如果想从信号源取得较大的电流则应该使放大器具有较小的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是从放大器输出端看进去的视在电阻如果把放大器看成一个信号源,它就是信号源内阻。输出电阻用来衡量放大器带负载能力的强弱。当放大器将放大了的信号输出给负载电阻RL对负载RL来说放大器可以等效为具有内阻R。的信号源由这个信号源向RL,提供输出信号电压和输出信号电流。RO称为放大器的输出电阻,它是从放大器输出端向放大器本身看人的交流等效电阻。如果输出电阻RO很小,满足RO≤RL条件,则当RL在较大范围内变化时,就可基本维持输出信号电压的恒定。反之,如果输出电阻RO很大满足RO≥RL条件则当RL在较大范围内变化时,就可维持输出信号电流的恒定。放大器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维待输出信号电压〔或电流)恒定的能力称为带负载能力。而输出电阻RO就是表征这种能力的一个性能指标。

肯定不行,电源跟电池不一样,电源虽然也有内阻,但它可以保持路端电压是一定的内阻对输出电压是没有任何影响的
而且电源一般都会带有短路保护,你短路以后根本就没有输出,又怎么去测它的内阻

热电偶是一种常用的温度传感器。使用热电偶测量时需要确定热电偶类型、热电偶电压和冷端温度。DM3058/DM3058E内置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HI端子和LO端子附近的温度(冷端温度)。在进行热电偶温度测量时,DM3058/DM3058E自动测量冷端温度,并根据冷端温度计算热端的绝对温度。设置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时,只需要根据热电偶类型输入热电偶电压和冷热端温度差之间的对应关系。

这样就可以测出了

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根据材料有所不同,有大有小但一般来说反向电阻的阻值都会在300kΩ~无穷大,而一般正向电阻则会比反向电阻小100倍以上。例如:小功率锗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300Ω~500Ω,硅工极管为lkΩ或更大些。锗二极管的反向电阻为几十干欧,硅二极管的反向电阻在500kΩ以上(大功率的其值要小些)。测量方法:(2)根据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小,反向电阻大的特点可判断二极管的极性。将万用表拨到欧姆挡(—般用R×100或R×1k挡、不要用R×1挡或R×10k挡。因为R×1挡使用电流太大,容易烧毁管子;而R×10k挡使用的电压太高,可能击穿管子)。用表笔分别与二极管的两极性相连,测出两阻值,在所测得阻值较小的一次,与黑表笔相连的一端即为二极管的正极。同理,在所测得阻值较大的一次,与黑表笔相接的一端为二极管的负极。如果测得的反向电阻很小,说明二极管内部短路;若正向电阻很大,则说明管子内部断路。在这两种情况下二极管就需报废。
半导体二极管属于非线性器件,并且还分为截止区和导通区。其电阻也会随外电压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离开测试条件,谁也说不清它的电阻究竟是多少。
单纯从测量角度来考虑,大体上可以把二极管分为两类:一是导通电压只有02~04v的低电压、低内阻的二极管,主要是锗管和肖特基类。二是导通电压在05~07v的普通硅管。由于万用表的电阻档会有一定的电压输出,所以仼何万用表的电压输出只要低于上述电压值,那么测出的结果就是∞。现在常用的数字万用表欧姆档输出电压大都在03v以下,所以不适合测二极管。数字表二极管档的输出电压可达2ⅴ以上,但它并不显示Ω数,而是直接显示导通电压值。指针式万用表的输出电压都在1V以上,故比较适合用来测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
由于不同型号万用表或不同档位的电阻档,输出电压存在差异,且二极管的参数也不可能完全一致,所以测量结果也只能是一个参考范围,并没有准确的阻值。
上图是我选的三种万用表,左边的MF47,其中1K档以下用15v电池。中间YX960用3v电,右边的数字表9v。下面以这三款万用表为例,对三种二极管的正向电阻进行了测试结果如下:
从表中可以看出,用不同的表测量,结果相差很大,比如表中的某型号硅整流管,用MF47的Rⅹ1档只有15Ω,用数字表20M就达800 K,相差了几万倍!而用同一表的不同档位,结果相差也很大。
那么哪一个结果是正确的呢?结论是“都正硧”。这就是文中开头讲到的不同测试条件导致的差异。
在实际当中,测量二极管的电阻值,一定要用指针式万用表。为了看的更清楚同时也便于比较,在测量正向电阻时,最好采用Rx1或R x10。反向电阻可用Rx1K档,锗管和肖特基一般在百K以上,硅管会呈∞,和开路差不多。而数字表的电阻档不适合测二极管,但二极管档可很方便的测出正向导通电压,对此指针表是望尘莫及的。以上是我的回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31491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2
下一篇 2023-06-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