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复位电路怎么理解?帮忙分析下原理

这个复位电路怎么理解?帮忙分析下原理,第1张

开机复位:电路刚通电工作时,电源vdd通过r6对c9充电,刚开始充电c9电容上方是低电压,这个时候reset端得到短时间低电压进行电路通电时候的复位,随着c9充电电压升高复位完成正常工作。

工作中复位:而b1是电路正常工作时候进行复位用的,按下b1同样会让c9上方得到低电压从而复位,复位后电容c9重新充电到高电压正常工作。

另外二极管d9是用于断电后对电容c9进行放电,从而使电路短时间关闭电源后再开启能够重新复位。

单片机手动复位电路原理(以高电平复位为例):

当按下S1按键,电容器C被短路放电,电源通过S1按键开关,直接加到RST(复位端),就是高电平直接送入RST,此时单片机进入“复位状态”。

当放开S1按键,电源开始对C电容器充电,此时,充电电流在电阻R上,形成高电平送到RST,单片机仍然是“复位状态”;稍后,充电结束,电流下降为0,电阻R上的电压也降为0,RST也降为低电平,单片机开始正常工作。

另外低电平复位,只是元件位置不同 ,工作原理是相同的。

我认为,深红色的蓝色学生不太好。
电容器的确可以发挥关键作用,在去除抖动,但电容和一个更重要的角色,在上电复位,只是当电源芯片错误,由于不稳定的电源,因此,增加一个上电复位延时启动,以实现CPU,芯片正常工作的目的。尽管许多芯片自带电源延时功能,但我们一般还是会添加额外的电源上电复位电路,提高了可靠性。
上电复位是这样的工作,那么不考虑的关键作用,你看着办1K电阻。的时刻的功率,从0V到5V(例如,5V)电压VCC短的时间内上升,这一刻相当于交流电容器的等效导线,所有的5V电压施加到10K电阻,即,当RST水平状态是很高的。但是,从上电时,电容器缓慢充电,两端的电压的曲线上升,最终达到5V,表示的正极端子的负端电位为0V,5V,它的负端的电位只是RST RST低,微控制器开始正常运行。
添加“按钮手动复位,1K的电阻可以不。当按钮被按下时,电容两端的形式一个循环,放电终端RST再次变高,按键电容充电RST返回低。

其实这个电路中三极管那部分(主要是Q2、C40、R33这三个元件)只在系统每次上电的一瞬间起到稍为延长C43低电平保持时间的作用,上电之后就完全无用了。D5的作用是在断电时起到钳位作用,避免在Q2基极出现过幅值过大的负电压而保护Q2,与复位功能没有直接关系。R34就是断电后C40的放电通道。
对于上电之后的手动复位 *** 作,实际上起作用的只是SW1、R30和C43组成的阻容复位电路。
也就是说Q2、C40、R33是上电复位电路,SW1、R30和C43是手动复位电路。

这个电路5脚作为复位信号输入端的话,R23、C11就构成加电复位,低电平有效;

而K1、R25则构成手动复位,K1常态时断开,R25右端悬空,手动闭合时,R23、R25构成的分压电路,足以令5脚获得低电平而产生复位效果;

按图的连接方式,是要产生一个高电平脉冲信号作为复位信号;
而按你的实验----把电源和地的位置换了就可以复位,则说明是需要产生一个负脉冲信号作为复位信号,也就是低电平有效。因此,你得先了解该元器件复位端的功能要求是什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31589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3
下一篇 2023-06-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