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收发器AB怎么用

光纤收发器AB怎么用,第1张

A端发射,B端接收。

光纤收发器一般应用在以太网电缆无法覆盖、必须使用光纤来延长传输距离的实际网络环境中,同时在帮助把光纤最后一公里线路连接到城域网和更外层的网络上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了光纤收发器,也为需要将系统从铜线升级到光纤,为缺少资金、人力或时间的用户提供了一种廉价的方案。光纤收发器的作用是,将我们要发送的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发送出去,同时,能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入到我们的接收端。


扩展资料: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可作为光传导工具。传输原理是‘光的全反射’。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高锟和GeorgeAHockham首先提出光纤可以用于通讯传输的设想。

收发器:是信号转换的一种装置,通常是指光纤收发器。光纤收发器的出现,将双绞线电信号和光信号进行相互转换,确保了数据包在两个网络间顺畅传输,同时它将网络的传输距离极限从铜线的100米扩展到100公里(单模光纤)。

参考资料:

光纤收发器-百度百科

这个思路是正确的,交换机出来的网线接光收发器的网线口,然后光收发器光口接光纤至对端。200米的距离如果走线没有障碍物的话自己也可以布放的,可以从网上购买足够长的皮线光缆和一对光收发器,皮线光缆直接买做好头的成品线即可。
这种简单的光纤连接网络不需要光终端盒,只不过放几条皮线光缆罢了。

你好古河渚49w4t8,光电转换器:光猫是目前中小公司包括大型公司经常使用到的一种网络设备。光猫即光Modem,是光电收发器或者光电转换器的俗称,两者之间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为了将光纤介质转换成铜线接入。
光电收发器是用局域网中光电信号的转换,而仅仅是信号转换,没有接口协议的转换。一般用在园区网内较长距离,不适于布双绞线的环境。不过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光电转换器和光猫的概念越来越模糊,近期两者基本可以统一为同一种设备了,光电转换器也成为光猫的学名。
原理
现在在远距离传输信号时,都是采用光纤传输的,光纤的传输带宽宽,稳定性好。这就需要把电脑或电话或传真等产生的电信号(我们知道这些电子设备产生的都电子信号),转换成光信号才能在光纤里传播,这就是光电转换器,它既可以把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也可以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光纤收发器:光纤收发器是一种将短距离的双绞线电信号和长距离的光信号进行互换的以太网传输媒体转换单元,在很多地方也被称之为光电转换器。产品一般应用在以太网电缆无法覆盖、必须使用光纤来延长传输距离的实际网络环境中,且通常定位于宽带城域网的接入层应用;同时在帮助把光纤最后一公里线路连接到城域网和更外层的网络上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基础建设时,通常更多地关注路由器、交换机乃至网卡等用于节点数据交换的网络设备,却往往忽略介质转换这种非网络核心必不可少的设备。特别是在一些要求信息化程度高、数据流量较大的政府机构和企业,网络建设时需要直接上连到以光纤为传输介质的骨干网,而企业内部局域网的传输介质一般为铜线,确保数据包在不同网络间顺畅传输的介质转换设备成为必需品。

共享光纤本身就不太稳定 有可能造成社区居民情绪化

如果是800个用户  您可以拉1条100M独享光纤 完全够了

价格也会比10条100M共享光纤便宜

体的情况可以参考下面的内容。
1、如果只能网线接入,那就使用路由器的网口连接有线,也可以加装一个视频信号分配器,具体的 *** 作方法如下: (1)先把光纤接入到光纤机顶盒或有线盒中; (2)再把从有线盒中输出的视频信号线接入到视频分配器的输入接口; (3)再把视频分配器输出的视频信号用线缆接到各个电视机视频信号输入端; (4)线路接入完成,开机调试就可以了。2、关于机顶盒: (1)先搞清楚“新买机顶盒”是IPTV机顶盒还是OTT网络盒子还是上海特制的小红或者4K机顶盒,前者接iTV口,即和你原来机顶盒接同一个口,口数不够,用交换机扩展,OTT接上网口(接路由器下面),小红和4K机顶盒需要桥接路由混合口,得看你光猫支不支持,不支持可以找电信换。总之,业务里包含的,最好找电信换光猫; (2)业务里不包含的话,想再接个电视,只能买个OTT盒子接路由器下面。IPTV机顶盒必须接在iTV口下面,一般光猫只配一个iTV口,OTT网络盒子就没什么顾忌,只要接能上网的口就可以。

750米没问题,收发器25公里可传,但是你的sc/apc头子必须溶接,还要注意收发方向,单只收发器10000元左右,还有单纤的收发器,要成对买,350左右,你连接方式没有错。祝你好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32082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0
下一篇 2023-06-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