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耦的部分型号
型号规格 性能说明
4N25 晶体管输出
4N25MC 晶体管输出
4N26 晶体管输出
4N27 晶体管输出
4N28 晶体管输出
4N29 达林顿输出
4N30 达林顿输出
4N31 达林顿输出
4N32 达林顿输出
4N33 达林顿输出
4N33MC 达林顿输出
4N35 达林顿输出
4N36 晶体管输出
4N37 晶体管输出
4N38 晶体管输出
4N39 可控硅输出
6N135 高速光耦晶体管输出
6N136 高速光耦晶体管输出
6N137 高速光耦晶体管输出
6N138 达林顿输出
6N139 达林顿输出
MOC3020 可控硅驱动输出
MOC3021 可控硅驱动输出
MOC3023 可控硅驱动输出
MOC3030 可控硅驱动输出
MOC3040 过零触发可控硅输出
MOC3041 过零触发可控硅输出
MOC3061 过零触发可控硅输出
MOC3081 过零触发可控硅输出
TLP521-1 单光耦
TLP521-2 双光耦
TLP521-4 四光耦
TLP621 四光耦
TIL113 达林顿输出
TIL117 TTL逻辑输出
PC814 单光耦
PC817 单光耦
H11A2 晶体管输出
H11D1 高压晶体管输出
H11G2 电阻达林顿输你确定你的BTA16-600B接法的极性没有错吗?在确认出G极后,确认T1与T2极同样重要!就以你在网上搜的为例说明:当你把BTA16-600B的G极接到MOC3023的4脚时,那么第6脚就一定要接到BTA16-600B的T2极,也即经过180Ω再接到T2极,如果你把第6脚接到的是T1极,就算你画的电路图是对的也无法使可控硅BTA16-600B打开的!何况你画的可控硅符号是错误的。
那个非门只是一个驱动作用而已,如果你的单片机的PWM输出的驱动能力够大的话可以不要这个非门。为了消去不必要的猜疑,最好也把1K改为180Ω。
以下都是用指针式万用表:
判定T2极
G—T1之间无论是加正触发还是负触发,都能使T1与T2之间无方向性导通。G—T1之间正反向电阻都很小。在用Xl档测任意两脚之间的电阻时,只有在G-T1之间呈现低阻,正、反向电阻仅几十欧,而T2-G、T2-T1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均为无穷大。这表明,如果测出某脚和其他两脚都不通,就肯定是T2极。另外,采用TO—220封装的双向可控硅,T2极通常与小散热板连通,据此亦可确定T2极。
区分G极和T1极
(1)找出T2极之后,首先假定剩下两脚中某一脚为T1极,另一脚为G极。
(2)把黑表笔(万用表的黑表笔为内部电池的+极)接T1极,红表笔(万用表的红表笔为内部电池的-极)接T2极,电阻为无穷大。接着用红表笔尖把T2与G短路,给G极加上负触发信号,电阻值应为十欧左右,证明管子已经导通,导通方向为T1一T2。再将红表笔尖与G极脱开(但仍保持接T2极),若电阻值保持不变,证明管子在触发之后能维持导通状态,那么这时黑表笔接的是T1极,悬空的是G极。如果此时黑表笔接的是G极,把T1极从T2脚脱开,那么T2—G之间是没有这么低的电阻的。PC817过零检测是PFC电路还是控制可控硅电路,如果控制可控硅,直接用光耦(我们用MOC3022)控制就可以了,交流电路直接可以关断。就是固态继电器电路(SSR),电路很简单可靠,五个元件。我做过很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