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找到合适的招聘渠道
现如今,很多小公司为了快速、大量的招到员工,首先而且唯一的招人才方式就是通过招聘网站以及其所开发的APP,虽然这样能够快速的满足所需要的员工的数量,但是网络上员工素质杂而不一,很容易招到不想要的员工。所以建议小公司不要吝啬招人的费用,可以适当到人才市场进行招聘,因为那里的人才素质会比较高,更容易招到合适的人才。
2、给求职者踏实的感觉
许多小公司在电话邀约求职者开始就给人一种不踏实的感觉,电话邀约声音小而杂、话语随意不专业、办公地点偏僻、办公环境脏乱、人气稀少、薪资虚假,这样怎么可能会有好人才委曲求全来入职所以建议小公司的办公环境一定要干净整洁,电话邀约时要保证话语专业有礼貌,人气方面甚至可以叫朋友来充数,薪资方面保持与网上所发布的统一,给人一种氛围优良、正规放心的感觉。
3、面试流程不要太过于繁琐
小公司的面试流程不建议采用多次面试,建议可以由负责人直接进行面试,而且负责的人的形象要端正,遇到双方意向都高的人才可以直接当场确定,省去了怀疑人才、考虑人才、错失人才的过程。
4、沟通要实事求是
许多小公司的招聘人员在网上发布的企业信息非常高大上,但面试过程中向求职者介绍公司情况时,对一些重要的信息含糊其辞,甚至是求职者已经提出了相应问题,也是如此,这样势必会导致求职者心存怀疑,对企业的形象大打折扣,所以小公司的招聘人员一定要实事求是,保证信息的对称,一些企业的明显弱势方面不要吹嘘,甚至可以不介绍。
5、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如果一个小公司的工作氛围是有干劲的,能让人看到进取的精神,那么就算公司再小,也会有许多求职者愿意一起跟着发展下去。
同样的道理,负责人也可以交心的为小公司说一说自己创业初始的想法,谈一谈公司业务的走向,让求职者看到其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那么其很有可能会留下,而且相信其也是一个有上进心的合适员工,当然前提一定是要交心、发自肺腑的 ,不要说一些冠冕堂皇、虚无缥缈的伟大蓝图。
但在做好团队的sales之前,充分了解团队文化乃至掌握业务则是十分必要的。对于HR而言,特别是对于身处初创团队的HR来说,如果不能在向下执行的同时做好向上管理,那么HR与团队领导则注定会因缺乏沟通而互不理解。
HR不能成为一个简单的“背锅角色”,面试负责人要不断跟踪面试的结果,不断接触实际的业务思维,尽力做到先懂业务再懂人。在初创团队的起步阶段,尤其应当将HR专员或承担HR实际业务的人员引入管理会,让HR人员列席旁听团队的重要会议。这样的做法有利于促使HR了解并熟悉业务,使未来的人才招聘落到有效的节点。
02
团队领导者应该多参与招聘事务
对于刚刚起步的初创团队而言,除聘请资深HR承担招聘业务之外,还可以尝试由CEO或其他团队骨干亲自承担人员招聘职能,这样的做法有着非常实际的用人成本考虑,同时也符合当下的互联网公司发展趋势。
一份来自业内的数据可以说明初创团队聘请资深HR的用人成本。在硅谷,企业CTO与CHO的薪酬比例为1:07,而在国内,这一数字仅为1:01-1:03。国内的行业现实使得即便是在500强逐渐退出中国、IT行业普遍裁员的时代背景下,国内初创公司仍然很难吸引资深HR加入团队。这使得初创团队的CEO亟需转换思维,亲自上阵参与招聘事务。
管理者亲自参与招聘,不仅有利于减少招聘环节的用人成本,同时还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沟通成本。创业,请从会用人开始。
初创团队HR实 *** 战法
即便在资源与资金相对有限的公司初始阶段,初创团队仍然可以采取一些方式提升“选人”阶段的成功率。
01
充分运用资源挖掘候选人
对于初创公司的CEO而言,最为棘手的问题便是人才的稀缺,不同于大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初创公司CEO的手中往往并不拥有充沛的人才资源池,这就使得动用自身资源挖掘人才成为了初创团队管理人员的当务之急。
初创公司可以借助多种渠道进行招聘,具体途径包括员工内部推荐、自主招聘、通过招聘网站招聘以及依靠猎头招聘等多种。特别对于内部推荐,如要实现这一策略,公司的管理人员需要在人文关怀上多做努力,在每一次成功的推荐之后,公司管理者不妨采取富有仪式感的激励方式,比如为推荐者购置高规格的办公用品,在公众场合举行激励仪式等等。
年初的春节时期,年中的6-7月份以及第三季度末尾的10-11月份是三个较为重要的跳槽时间点。在这期间,既要从朋友圈状态、微博信息及其他社交媒体上捕捉候选人的求职动向,也要留意自身员工的异样行为(包括频繁接听私密电话、工作期间临时外出、情绪变化较大等)。
把猎头视作商业伙伴,也将有助于初创公司管理人员挖掘候选人资源。巧妙利用官网,视觉化地呈现信息也是吸引人才的方式。
02
抢在校招前渗透校园
许多初创公司都已意识到了校招的重要性,然而却少有公司真正在校园进行品牌的渗透与耕耘。仅在校招季派出招聘专员在校园里走走,或者联系校园大使进行校园品牌推广是不够的,初创企业如果想获取优秀的应届毕业生,则要在更早的时候开展策略。
一家科技企业的案例值得引起注意,企业的创始人以科技导师的身份活跃于目标校园,以开设课程的方式广泛吸收了优秀在校生参与实习,这些实习生后来很多在毕业后直接留任企业,成为了其他公司无法挖角的优秀人才。企业在校园的耕耘与渗透要尽早,如果等到校招时才行动,则很难招到心仪的人才。
03
聘用外部专家协助面试
缺乏管理与面试经验是摆在初创团队面前的另一问题,尤其面对技术型人才时,初创团队的招聘者往往很难对面试人的表现与能力做出正确有效的判断。
优秀的第三方面试服务平台可以提供解决方案。现在,第三方服务平台与面试顾问正在形成产业,优秀的在线服务工具同时可以使得HR业务的运行与管理变得轻松与省力,“在行”便是其中发展较好的一个。
乙方总吐槽甲方爸爸的agency pool就像一个锅,竞争激烈,比稿苦不堪言。
另一边,甲方都纷纷吐槽招人太难——甲方出身的不懂执行,乙方来的专业过于单一,寻寻觅觅对的人在何方?
在过去的1年多里,我正好经历了从乙方到初创甲方的职业转型,跟着leader们与团队一起从0到1打造了一个互联网创意共享自营销品牌。
在此终结一下自己的体会,也当做给打算转型的小伙伴或者想要招人的boss们,一个简单的参考。
初创公司品牌部都需要哪些人?
不同性质的公司配置各有不同,品牌人员应当拥有以下这些技能和思维,才是一个合格的marketer。
一、视觉能力在稍微大一点的广告公司里,人员分工都比较细化。策划写方案,文案写文案,阿康做统筹,视觉相关的部分下单给创意部门,由创意组长或创意总监来把控视觉产出。但在初创公司里,大部分情况没有创意总监当「翻译」。
1 加强专业学习
品牌人员就要懂得如何专业地跟设计师沟通,有时候还要给设计师打打下手。例如:要知道RGB与CMYK、铜版纸与哑粉纸的区别,要懂得信息层级的分布(一/二/三级信息分别是什么,不同的平面件中能包容多少层级的信息),要懂得基本的颜色属性(色相、明度、纯度、饱和度……),要懂得不同的画面结构类型,要懂得不同字体会体现出什么不同的风格……
再进一步,还能跟设计师协作视觉创意策划。
2 观察美好事物
「请一个文案,其实是在买他的经历和生活」——对于品牌人员来说也是一样的。多看一些设计相关的资讯,多体验一些美好的事物,提高自己的审美,才对得起老板的薪水。
同样地,BOSS们想要品牌做得不low,就要带领品牌团队一起去过好生活,体验新事物。据我所知,有些团队的TB不是吃吃喝喝,而是出国看展;而有些团队的TB还是吃吃喝喝,但每顿都找最好的吃上万元一桌。
同样,打游戏不只有吃鸡
到处走走拍拍练习构图
二、文案能力1 要代表品牌调性翻开大部分品牌的公众号,基本上带着浓浓的网络小编风——管自己叫XX君、YY酱,管消费者叫小仙女、小哥哥,满嘴网络热词、满屏网络配图……
每一个品牌都应该有自己的品牌性格,就像一个人那样,说话方式、穿着打扮、喜好三观都是基本稳定的,不能朝秦暮楚。
与品牌相关的每一句文案,都传递了品牌的调性,长期积累下来就会形成消费者心智。品牌人员要懂得把控调性,保持克制,知道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
举个例子,张小龙在2018微信公开课上就提及:
“我们在很多产品里面都会看到「您」这个字,但是在微信我们说不能对用户称「您」,而是「你」。我们并不需要用一个很尊敬的态度称呼用户,而是应该当朋友一样称呼。所以应该是一种很平等的关系,这个是写进我们的产品条约里了,后来再也没有人敢在产品中对用户过于尊敬。”
据我观察,比起消费品,互联网产品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例如:SAME、好奇心日报、bilibili……产品文案都有鲜明的品牌个性,不会随波逐流,也不会人格分裂。
2 要自带销售力
增长,是初创公司的第一要务。大部分的运营活动,都要求文案围绕实实在在的指标展开,例如:文章的打开率、海报的扫码率、落地页的转化率……
抛开华丽的文字,抛开爆火的热词,去研究一下脑神经科学,研究一下消费者心理,考虑一下文案出现的场景,有销售力的文案拈手就来。
以下列举一些销售力文案的要点:
标题/信息流/户外:关键目的都是在吵杂的信息环境中吸引注意力,众多方法都能归结到两个点——「制造冲突」及「与我相关」;
落地页:消费者被吸引过来后,肯花点时间去阅读的,我都管它叫落地页。落地页的关键目的在于,进一步刺激TA需求 + 建立TA对品牌的信任 + 促使TA下单。
三、营销思维1免费的营销怎么做?
创业公司做产品/服务就像建一个大鱼塘,推广引流就像买进小鱼苗投入鱼塘,而运营就是把鱼苗养成大鱼的过程,包括什么时候该投喂什么饲料?投喂多少量?什么时候该打氧气?台风刮雨天应该采取哪些保护措施等等。然而创业公司能用于推广引流的预算非常有限,怎么办?还是有希望的——做一个好的创意,借助当下流行的社交平台做病毒传播。
常见的刷屏创意形式,一是广告视频,另一个是创意H5。视频制作对于创业公司而言又是一笔负担,在这我重点推荐H5。
目前市面上在线H5编辑器逐渐丰富,做爆款定制H5根本不需要找外包,可以借助像i-TOP定制H5编辑器这样的工具,其近似PS的 *** 作界面,虽然谈不上傻瓜式 *** 作,但强在无需代码开发就能让你在线P出一款媲美定制外包的炫酷H5!就算没有设计师,只需要会用PS,做一款爆款H5就是几个小时的时间。时间人力money都帮你省了,只要够创意,实现病毒H5传播那是分分钟的事。
2 时刻关注媒介的变化趋势
16年投朋友圈,17年投抖音,18年投小红书……以「年」为单位来描述流量趋势,已经太大了。往往几个月,流量环境就变一变。KOL能火一年就很牛逼了,而火了几年的大号,就没有不积极培育小号的。
对于初创公司来说,流量成本占了获客成本里的大头。负责投放的小伙伴,得积极关注不同平台的变化趋势。即使仅仅在微信,其广告产品也是数周就有更新,而每次更新都将迎来大大小小的红利期。同时,针对自家产品的特性,可以关注一些相关的小众媒介,不能只盯着大家都会投的当红炸子鸡。
快步小跑,多做测试,评估效果进行优化,做投放跟买股票其实差不多。
四、品牌思维不少企业有生意,无品牌。有些是阶段性问题,有些则是意识问题。
前几天,梁宁老师在得到的直播中提到这么一段:
”你不能跟着VC走,VC全年说人工智能就是人工智能,今年说区块链就是区块链,明天VC为了融资,又会包装新概念,你又迁移码?
不是的,我们人生有自己的确定性。”
这句话让我想起很多优秀的独立游戏,例如:来自游戏制作人陈星汉的《风之旅人》,不同于忙着打怪升级分宝物的格斗游戏,他希望在游戏中打造一个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世界。
在《风之旅人》里面,当玩家想要推对方的话,会得不到任何反馈,反而当双方角色靠的特别近,就会自动得到宝藏,有了宝藏就能飞起来。到游戏最后,大家都特别喜欢紧贴对方,相互帮助,在游戏里共同前行,这就是陈星汉的「确定性」。
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品牌」体现了企业创始人的理想和企图——想要做成一件什么样的事情,想要创造一个怎么样的产品,这个产品不仅为消费者/用户提供价值,还传达了自己的价值观和气质——这就是创业者自己的确定性。
回答了这些问题,整个品牌系统,包括品牌核心价值、品牌命名、品牌个性、VI/SI……也就水到渠成。
作为品牌人员,要有意识地在工作中多跟创始团队碰撞,逐步梳理品牌的调性,完善品牌系统,并在各项工作中执行品牌标准。
五、目标思维增长是初创公司的第一要务。在乙方,客户一般考核的都是品牌曝光率、品牌好感度等指标,而初创公司的考核指标都是实实在在的——要不是用户相关的指标(CAC、ARPU、LTV……),要不是销量相关的指标(流量、转化率、客单价、销售额……)。
而且,刷水是不存在的,都是自己人,还想骗谁呢?
积极了解公司的商业模式,认清每个营销活动的生意目标,不仅能更合理地构思创意避免自嗨,和与运营部门紧密协作,更重要的是要趁机搭建自己运营、营销的知识框架。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对数据比对创意更敏感,这些知识能帮助你向运营转型迈向一步。
随着社会人才的辈出,许多创业公司也都蠢蠢欲动,要开公司人才是基础,那么一大批实习生就会被招聘,到底创业公司如何去招聘和吸引实习生呢?我认为,主要有三点。首先,独具一格的足够酷的公司文化,良好而自由的工作环境,激情而温馨的工作氛围,靠谱的薪酬。这些都会成为实习生来工作的动力。最后,在招聘文案上下点儿功夫,其实实习生需要的只是个梦想用你的激情和理想打动他们,号召大家和你一起织梦,只要环境好,创造未来总会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前来加入。
其次,创业公司不能靠待遇招新人/实习生必须用价值观和公司愿景吸引新人,刚毕业的学生不是赚钱的时候,是积累经验的时候。要向实习生传达2个信号:
1虽然是创业公司,我们的流程和工作方法都不亚于大公司,因为我们的管理团队出色;
2这里能真q实d的参与很多工作,一定比大公司成长更快。 期权可以使用,但是不能适用所有人。渠道最好还是找人推荐。
最后,作为公司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实习生既是工作就有价值的存在,就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给予肯定。要让实习生看到在公司有锻炼和成长的机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有真心实意向实习生传授经验的想法。而且要对其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与沟通,这样也能展现企业的风范,让实习生觉得来到这里不后悔,这样也能赢的一个良好的口碑。
总之,如果你是一个心怀梦想和目标的创业公司创始人,那么这种对于梦想的追求可能会让你经历各种各样疯狂的工作场景,然后可能就会意识到实习生的重要性了。出席客户会议、整夜测试产品原型、参加投资人聚会、废寝忘食地制作完美的融资演讲稿,你就像一个不眠不休的丧尸一样持续工作,以确保自己的产品众筹活动能够充分吸引实习生来自己的公司工作。创业公司在融资以后,接下来的一件大事便是招聘。招聘优秀的员工是非常重要但却是非常困难的。
事实上,这可能是创始人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如果你招聘做得很糟糕,你将无法获得成功,公司往往是创始人组建的团队生产出来的产品。仅靠你自己,根本没有办法建造一家伟大的公司。而你往往很容易有这样的幻觉:你有能力让一群平庸的人做出非常伟大的工作成果。
这里有一些关于招聘的建议:
花更多的时间去做招聘
绝大多数创业者几乎从来不花足够的时间在招聘上。在你搞清了发展远景并且找到了可行的商业模式之后,你可能就应该开始花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时间来进行招聘。这听起来有点儿疯狂,因为你总是有超多的工作要去做,但是招聘永远是你所要做的事情里最重要的,而且最棒的公司总是和最棒的人才相辅相成的。
你不能指望把这件事情外包出去:你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看人,获得那些有潜力的候选人对你的公司的垂青,并且和所有来面试的人去面对面交流。Keith Rabois 相信在公司超过500人之前,创始人CEO 应该亲自面试每一名候选人。
在最初的时候,投入精力进去
说到花时间,在你开始招聘之前,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这个职位所要做的事情。如果你不懂得这个职位的职责,获得合适的人才会非常非常困难。典型的例子是一个黑客 CEO 决定雇佣一位销售 VP 因为他不想花太多时间在销售上。事实上,这一点儿也不管用,他应该亲自去做一下这件事情并且从细节上去了解它。只有在此之后,他才能在董事会上说服大家为什么要招聘这个人来做这件事。
找那些聪明的、高效的人才
对于某个特定的角色总会有一些相应的具体要求,但是聪明和高效这两条永远是普遍适用的要求。而令人惊讶的是,人们总是非常容易忘记这一原则;结果往往是,这些招来的人在早期的创业公司根本不管用(他们可能无法做任何有用的工作)。
幸运的是,聪明而高效的人士往往不难找到。
和那些候选人去聊他们到底做过些什么。尝试去问他们关于自己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项目和最大的成果。具体来说,要问他们每一天是怎样安排自己的时间的,或者上个月他们完成了哪些事。瞄准一个具体的领域深入地去问,并且搞清楚你的候选人到底做了什么:在一个成功的项目里取得成绩是非常简单的。去搞清楚他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去解决你所关心的有关于这个职位的具体问题的。
如果你在查询了相关资料以后提出了正确的问题,这通常会给你一种高效的良好感觉,并且你将能够在一个小时的交谈的最后阶段来判断候选人的聪明程度。如果你在面试时学不到任何东西,这很糟糕。如果你在面试的时候感到无聊了,那就更糟糕了。一个好的面试通常感觉像一场交谈,而不只是提问和回答。
请记住在一家创业公司里,你雇用的任何人都更可能在接下来的三到六个月内从事一项全新的工作。应该要找那些聪明并且高效的人才。
让人们来感受角色而不只是给他们一个面试
这是我想要给出的最重要的战术性建议。通常就算面试之后,大家也很难知道到底一起工作起来会是怎么一个情况,但是如果一起共事过一阵子,这就变得非常简单了。
如果可能的话(这几乎总是可能的),在你正式雇佣他之前,让他和你一起工作一两天;你可以把这种尝试放在晚上或者周末。如果你在面试一位开发者,让他为一些真实但是不重要的项目写几段代码。如果是面试PR职位,让他写一段媒体发布稿,并且找记者去挑刺。和他们签一些合同条款,并且像普通的合同工一样支付给他们这一周的报酬。
到此为止,关于和这个人一起工作会是怎样的情况或者这个人到底有多么胜任这个角色,相比单纯的面试,你将获得更确切的感受。并且,他也将获得在你公司工作的切身体验。
关注那些能找到这些候选人的正确渠道
基本上,这个讨论会归结于“尽量利用你的个人关系网络”。即使夸张十倍也不过份,我所见过的最好的候选人来源是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就算你不认为你能认识这么多人,请不要犹豫去寻找那些最棒的人。就算只有5%的机会成功,也绝对值得。
我所知道的所有伟大的创业公司都比一般人想象中花更长的时间在找到合适的招聘渠道这件事上。最糟糕的创业公司则总是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
当你雇用了某人,一旦你确信了他就是那个对的人,你应该请他坐下来,把他的名字写入到那些你希望雇用的人的名单里。你应该努力去把这件事情做好。
经常地,为了找到最棒的人才,你必须主动出击。这些人几乎从来不去找工作,所以不要把你的招聘范围局限在那些正在寻找工作的人身上。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是你应该怎样从熟人圈里去勾搭:我不认为我对此有很棒的答案。一个朋友说,“勾搭是硅谷最流行的关系形式”。
不要把你找候选人的范围局限在你所在的地区。对于身在湾区的你来说,这个建议非常正确的;很多很多人想搬到这里来。
把候选人的挖掘作为一项长期投资来进行:你甚至可能现在就需要花一些时间在跟一些你将来一年都不会具体谈论换工作的人进行交流。
利用你的投资人和他们的人际网络去寻找候选人。在你的投资人邮件列表里,让他们知道你需要雇佣哪种人。
顺便提一句,如果我准备投入到为创业公司雇佣人才的行列里,我将会试图让这样的招聘看起来更像一种私人交流,因为那真的管用。我更喜欢那种能让我看到我公司的每个人怎样与一位候选人发生人际关系的服务,这样的服务能帮助我公司里的成员去搜寻人际网络(LinkedIn 可能更适合用来招募销售人员但是不是很适合用来招募开发者)。
画一个大饼,不要去担心这个大饼会不会画过头
要雇佣到优秀的人才,你必须画大饼。除了希望在一个优秀的团队工作之外,候选人更需要看到你画的大饼。比如说,为什么这个工作比其他机会更重要?在你为其他事情费心之前,画大饼去激励人们可能是你为了组建一支优秀的团队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作为一个创始人,你会假设每个人都像你一样为你的公司而感到兴奋。可事实上并不如此。你需要花非常多的时间来画大饼激励他们。
如果你画了一个不错的大饼,并且很擅于去推销它。你可能会雇佣到一些能力过剩的优秀员工。不用担心,在一个快速成长的创业公司里,他们很快会发现他们的能力并不一定充分去适应这些挑战。
你应该利用你的董事会和你的投资人来帮你接近候选人。
一旦你决定你想要雇佣某人,马上切换到亲近模式。新入职者的直接汇报对象(理想中也包括CEO)应该尝试任何可能去接近这个候选人,尽量每天和他交流一次。
雇佣那些你喜欢的人
在 Stripe,我相信他们把这称为“礼拜天测试”:如果你想跟这个人约会。你会不会希望在礼拜天来到公司。喜欢与你一起工作的人对正确的公司文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几乎很少看到这样的情形:一个我不喜欢的候选人同时又是非常合适的候选人。我只想招聘一次,而这是一个错误。
那就是说,就算你还是想要一些多样化的价值观,你还是需要一些不变的统一标准:比如诚实,聪明等等。根据具体情形,你可能还会需要更多。
设立一套公司文化和价值观用来作为招聘标准
花多些时间来搞清楚你的公司文化和价值观到底是什么?(互联网上有一些非常棒的案例)。尽量保证整个公司的每一个人都知道他们的价值观是什么并且深信它。每一个你雇用的人都应该符合这种公司文化和价值观。
Andrew Mason 说过:“价值观是用来使个人在遇到利益冲突的情境下能够自觉地做出,跟你作为创始人会去做出的,同样的决定(比如说:’用户增长’ 相对于 ‘用户满意度’ 哪个更重要)。”
把你的价值观奉为信条。用这些价值观来筛选候选人,如果他不符合你设定的价值标准,就算他再优秀也不要雇佣他。我们需要多元化的观点和不同的个性特点,这是好事(比如在你的团队里,你会同时想要一些书呆子和一些运动员),但是创业公司的价值观的紊乱是极其糟糕的。
有一些人太执着于自己的价值观,他们可能会背弃你设立的价值观;你可能最后不得不开除掉这些人。
顺便说一句,在早期创业阶段,尽量避免招募远程办公的员工。因为文化始终是需要靠人来传播的,你必须保证每个人都在同一个地方工作。
不要去妥协
在创业公司启动的时候,你总是会急迫地需要一些人,所以非常有可能你会去雇用一些并不那么聪明或者和公司文化契合的人来帮你把一个特定的任务给完成。特别是在早期阶段,千万不要妥协。一个随意但是糟糕的聘用将留下不可弥补并且可能导致公司夭折的危险。失去一个机会,延迟推出一个产品,或者其他任何损失也比雇用了一个平庸的人要来的强。
最棒的人总是会吸引其他最棒的人;一旦你在办公室里雇用了一个平庸的人,整个情况就很难逆转了。
在福利上大方一些,但是一定要有股权激励
在创业初期,你也许在几乎所有方面都非常节俭。但是给予优秀人才的待遇是一个例外。
但是在你慷慨的时候,千万要注意要特别给予股权激励。理想情况下,你最好付给应聘者稍稍低于市场价格的工资,但是却要有非常慷慨的股权激励。“有经验”的应聘者通常有比较高的个人工资,而且有时候你可能需要付出更多报酬,但是记住伟大的公司通常不是由经验丰富的人创造的(一些特别领域特殊的角色可能是例外。)
说完这话我肯定会被喷死,但这绝对是正确的战略选择:如果你希望有一个高于市面水平的工资,请速速去大公司工作,而不要去想什么期权。
理想情况是,你最好支付给员工恰好让他们手头不那么紧张的恰当的报酬。期权就更难掌握了,但是一个不错的方案是前20位应聘者可以拿到你的投资人建议的两倍期权。对一家状态还不错但是并没有完全开始爆发的公司来说,我见过的一些粗略的数字大概是第一位工程师获得15%的期权,第二十位大概获得025%,但是上下浮动差别是非常大的。
偶然地,一家非常成功的 YC 公司对几乎所有的工程师们都有一个扁平的工资结构,而且它看上去挺不错。这个工资通常比员工在其他地方能拿到的要少一些,但是他们明显非常喜欢他们的工作并且相信股票将非常值钱。这种愿意把钱放在未来去赚的员工才是你在一家创业公司里真正需要的。除非事情变得非常糟糕,这些工程师们将获得远比在其他地方拿高工资来得高的高的回报。这还不算上他们的工作环境将会大大地好于后者。
你可能需要学会去做一些妥协。学会去谈判,总之,为了雇佣某人,鲁莽地去打破你的待遇结构是非常糟糕的,这些流言会流传出去,而每个人都会变得非常灰心。
对危险保持警惕并且相信你的直觉
在面试和谈判的过程中,有一些事情必须引起注意,因为他们常常意味着那个家伙也许无法胜任在一家创业公司里工作。比如,过于在乎他的身份是一个信号;过于关注一些诸如“我的组织里到底会有多少报告”之类的事情是一个更严重的信号。你会很快对这些事情产生一种感觉,不要对这种感觉视若无睹。
如果你有难以名状的感觉说不想要这个人,那就千万别要这个人。
永远开放招聘职位
不幸的是,招聘往往不是你想招,想招就能招的。你必须把它视作你的终身事业,而不仅仅是在你突然想要一个人来填补空缺的时候才想到去做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并不是在预料之中的;如果你发现某些人非常适合某些角色,但是那个角色你可能在未来两个月里并不需要,你仍然应该马上雇佣他。
快速开除
我几乎从来没有见过一个菜鸟创始人能够做到足够快速的开除;我也几乎从来没有遇到过一个创始人在几年之后仍然学不会快速开除。
你几乎不可能保证你的雇佣是100%正确的。当这明显是一个错误的时候,它就不可能是正确的。与其让大家都吊在一根绳子上做着“会变好的”之类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如早点让相关人员快点分道扬镳。当你遇到一些你必须让他走人的人的时候,这是特别正确的选择:如果他们只是在你的公司待了几个月,这在他的简历里几乎不算什么重要的经历。并且公司里的其他所有人可能在你之前早就注意到了那个家伙不太行。
严格制定一些雇佣程序
让你团队里的所有人参与到决定是否雇佣他们面试的人的行列里来,并且写下他们的想法。如果过程中产生了误会,这会对之后的反省来说非常有用。在面试者离开后,和整个面试团队做一个简短的私下的讨论将非常有用。
让员工带着候选人外出用餐。坚持要让每个人都准时并且为面试做好充分准备。保证每一位候选人离开时带着对你公司的积极良好印象。
好好安排:应该专门有一个人负责协调整个面试流程,保证每一个你想问的每一个话题都被问到了,当面试结束后,召集所有人一起讨论,等等。并且,制定一个关于怎么决定是否雇佣的通用框架,比如:你是否需要大家的一致同意?
记住,尽管你团队里的有些人很擅于做他们手头的工作,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会是好的面试官。教会大家怎么去当一个面试官非常重要。
不要随意招聘
许多创始人招聘只是因为这活儿看起来很酷,还有人们总是会问你到底有多少员工。公司通常在还不大的时候工作得更棒。花时间去思考怎样在可行的条件下做最少的不必要的劳动总是值得的,并且团队能小则尽量小。
不要因为招聘而招聘。招聘应该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有办法自己干就别去招聘。
哥们,祝你好运了。招聘是非常困难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并且不要忘了在你招聘完了之后,你需要想办法留住这些人。记住时常去和他们交流,当一个好的管理者,保持经常性的全员讨论,保证每个人在快乐的状态并且获得充分锻炼,等等。记住一定永远要保持一种向前的动力:这对留住天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每六个月给他们一些新的任务和角色。当然,还要继续关注怎样吸引新的天才们加入进来:这会让其他优秀人才想要继续留在公司。
记住一定要识别并且培养出新的人才。这不一定像解决一个新问题那样令人感到有乐趣,但是这将最终决定你的成功。先确定你公司有没有吸引人的特质:创业公司的不确定性、激情、创新、这些氛围都是年轻人所喜欢的,怎么去描绘这些需要看HR的能力
留人你得知道人为什么走,不外乎几点原因:1不挣钱。2个人和公司价值观不同,公司价值观是从一招人的时候就要筛选的,不然以后很难培养。3人际关系,这个需要领导以身作则。
开人最简单,只要确定谁不符合公司利益就1次谈话2次开处就行。要是连这点勇气都没有HR就该自己辞职了
如何为您的创业公司吸引候选人–吸引/寻找候选人
是的,当然,您正在经历一个激动人心的旅程,它将改变世界-或至少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实际上,CEO每个星期二都会带回家烤饼干,办公室也很受欢迎等。但是候选人有做到这一点吗?信息?您是否考虑过如何吸引候选人?
这就是招聘公司有时所说的“搜索和选择”,您要么寻找相关人才,要么与他们联系,或者您将工作发布在某个地方,希望合适的候选人选择应聘。两者都是正确的选择–有时可以组合在一起,有时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在不同阶段组合使用。
概述如下:
搜索/出站招聘策略
当您知道自己处于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时,搜索/外包候选人非常有用。
对于大多数创始人而言,这是他们开始组建初始团队时的首选,也是吸引第一批员工入职的好方法。
大多数创始人在决定创建自己的初创公司之前曾在一个或多个初创公司/公司工作。他们过去曾与一些非常熟练的人会面和/或一起工作,并且他们通常对这些人潜在的化学和文化适应度有深刻的了解。
我强烈建议您从这里开始–映射您的网络,与技能娴熟的高绩效人员联系,并邀请其中一些人员来组建您的核心团队。快速,高效和低成本。
但是–迟早您将耗尽您的直接网络,这意味着您很可能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金钱)在Linkedin,Github,meetups等上寻找候选人。已花费在构建产品,销售产品或获得资金上。
一家专门从事初创企业的优秀招聘机构可能会帮助您招聘实现目标所需的候选人–建造产品,销售产品,开拓新市场,管理工程团队或财务。(提示–我们专门从事初创公司,规模扩大和转型团队)。
您或您的招聘机构所占的份额将在这里产生巨大的变化-它是平淡无奇的还是泛泛的,还是足够强大到可以吸引踢屁股候选人加入您的团队的?
选择/入站招聘策略
对于大多数初创公司创始人来说,另一种选择是入站招聘策略,在其自己的网站或thehub之类的网站上发布职位。
这是进行雇主品牌建设并让您和您的职位空缺的一种好方法,但它很少有足够的力量作为独立的渠道。但是,如果您可以使用低成本的选择覆盖10-25%的员工,那将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资金)创业公司和良好的就业机会现在很丰富,熟练的应聘者大多有很多选择。如果您计划使用入站招聘策略来覆盖大部分员工,则应该准备使用多个渠道和平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