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手机银行怎么用u盾

工行手机银行怎么用u盾,第1张

1、启动工行的手机客户端,点击登陆,登陆你的手机银行,如下图所示。

2、登陆成功,点击下方我,在我的界面点击安全中心,如下图所示。

3、在安全中心点击e支付安全管理,系统可能会提示你开通消费密码,点击暂不开通,如下图所示。

4、进入安全管理中心,点击U盾项次进入,如下图所示。

5、如果你是初次开通,会提示你验证开通,如下图所示。

进入中国工商银行手机APP界面,点击“点击登录”

登录成功之后,在下方选项中点击“转账汇款”

进入转账汇款界面,在下方选项中点击“注册账户转账”

进入注册账户转账界面,选择相应的收款账户,输入对应的信息,点击“下一步”,根据提示完成即可免U盾实现转账。

1首先用户需要登录工商银行手机银行APP;
2登录成功之后,在页面选择“转账汇款”;
3进入转账汇款页面之后选择“注册账户转账”;
4页面跳转之后,按照页面显示输入对应的信息,包括有收款账户、币种、转账金额、付款账户等信息,然后进入下一步,输入密码即可实现免U盾转账。
以上就是关于工行转账不用U盾转账的详细流程介绍,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组织形式
网上支付要求金融业电子化,E-Bank(Electronic Bank)的建立成为大势所趋。
一是由一家银行总行统一提供一个网址,所有交易均由总行的服务器来完成,分支机构只是起到接受现场开户申请及发放有关软硬件工作;
二是是以各分行为单位设有网址,并互相联接,客户交易均由当地服务器完成,数据通过银行内部网络联接到总行,总行再将有关数据传送到其他分支机构服务器,完成交易过程。
第一种模式以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中信银行为代表;第二种模式则被建行、招商银行所采用。
按其是否有具体的物理营业场所 :
一种是于1995年10月18日成立的世界首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FNB—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又被称为虚拟网络银行或纯网络银行。
这类网络银行,一般只有一个具体的办公场所,没有具体的分支机构、营业柜台、营业人员。这类银行的成功主要是靠业务外包及银行联盟,从而减少成本。
另一种是由传统银行发展而来的网络银行。这类银行是传统银行的分支机构,是原有银行利用互联网开设的银行分站。它相当于传统银行新开设的一个网点,但是又超越传统的形式,因为它的地域比原来的更加宽广。许多客户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办理原来的柜台业务;这类网络银行的比重占网络银行的95%。
1997年,招商银行率先推出网上银行“一网通”,成为中国网上银行业务的市场导引者。
自1998年3月,中国银行在国内率先开通了网上银行服务。 1999年4月,建设银行启动了网上银行,并在我国的北京、广州、四川、深圳、重庆、宁波和青岛进行试点,这标志着我国网上银行建设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20世纪90年代末,中行、建行、工行等陆续推出网上银行,开通了网上支付、网上自助转账和网上缴费等业务,初步实现了真正的在线金融服务。
1999年9月,针对企业的网上银行业务开通,并且这部分业务在2000年正式步入轨道。招商银行又悄悄开始了其“一卡通”炒股的个人银行业务,从而为电子银行的发展又添上了一笔。

利用U盾在网上银行转账的 *** 作步骤:

第一步:安装驱动程序

如果您是第一次在电脑上使用个人网上银行,请参照工行个人网上银行系统设置指南首先调整您的计算机设置,然后安装U盾驱动程序,不同品牌U盾的驱动程序只能用于本品牌。如果您希望用光盘安装,请运行U盾光盘,选择安装主页面的“系统升级”,系统会自动检测并提示您安装补丁。安装补丁后,请选择“驱动程序安装”,安装U盾驱动程序。

第二步:下载证书信息

申请U盾后,您可以委托工行网点柜员协助您下载个人证书信息到U盾体内,也可以登录工行个人网上银行,进入“用户服务-个人用户证书自助下载”,完成证书信息下载。下载前请确认U盾已连接到电脑USB接口上。如果下载不成功,请到柜面办理。

第三步:开心使用U盾

您在登录个人网上银行之后,只要按系统提示将U盾插入电脑的USB接口,输入U盾密码,并经银行系统验证无误,即可完成支付业务。


扩展资料:


一、使用u盾的注意事项:

1、装U盾驱动不能插U盾。

2、装网上银行客户端控件不能插U盾。

3、下载以上两个最好不要用迅雷。比如icbc_netbank_client_controlsexe,用迅雷下的居然比直接另存为少了05M,FT。

二、检验U盾是否可用:

1、U盾驱动管理软件的字体是中文的,如果用迅雷下的直接安的,居然是英文的,ft。

2、U盾驱动管理软件在插入U盾后可以看到U盾对应的ICBCtoken显示为工作。

3、IE中查看个人证书已存在证书。

4、一个银行一个U盾就可以了,即使你有多张卡都可以集成在一个U盾上。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u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32482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6
下一篇 2023-06-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