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定b(放大倍数)。将三极管直接插入万用电表(有三个专用孔)。
判定基极以后,先假定一个管脚是集电极,另一个脚是发射极,然后按照前面讲的估测b的方法来估测b再反过来,把原先假定的管脚对调一下,再估测一次b其中b值大的一次假定是正确的。这就把集电极和发射极也判断出来了。
判定锗管和硅管。利用万用表Rxl000档,测量三极管两个PN结正向电阻和反向电阻,就可以判断出硅管
和锗管,硅管PN结的正向电阻大约3-10千欧,反向电阻大于500千欧:锗管PN结的正向电阻大约500—2000欧,
反向电阻大于100千欧。使用的万用电表不同,测得数值也不同。可以测量一下已知的晶体管,作为比较的标准。
判定管的好坏。在PN结上加反向电压,反向电流小的是好管。
电饭煲内的热敏传感器可用万用表测其电压值或者电流值来判断好坏,具体 *** 作如下:
1、将万用用笔两只表笔接在热敏传感器和电源线上。
2、接下来是选择万用表的数据,将指针的选择放到在电流处。
3、如果是测交电压把档位调至交电压档区,每个档区有不同刻度的数字代表着测试范围,譬如想测0-380v之间的热敏传感器的电压则打在380档位,测试之前先将红黑表笔短接校准。
4、如果想测0-80A热敏传感器的电流则将档位调至到200A,然后将红黑表笔插入排差万用表读出数值004A。热敏传感器电流在0-01A为正常的数值可以借此判断。
测量电阻时在选择了适当倍率档后将两表笔相碰使指针指在零位,如指针偏离零位应调节调零旋钮使指针归零以保证测量结果准确。如不能调零或数显表发出低电压报警应及时检查。
扩展资料:
*** 作规程
1、在对被测数据大小不明时,应先将量程开关,置于最大值,而后由大量程往小量程档处切换,使仪表指针指示在满刻度的1/2以上处即可。
2、测量电阻时,在选择了适当倍率档后,将两表笔相碰使指针指在零位,如指针偏离零位,应调节“调零”旋钮,使指针归零,以保证测量结果准确。如不能调零或数显表发出低电压报警,应及时检查。
3、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时,要注意人身和仪表设备的安全,测试中不得用手触摸表笔的金属部份,不允许带电切换档位开关,以确保测量准确,避免发生触电和烧毁仪表等事故。
4、测量电流时,仪表应该具有很低的输入阻抗,这样接入被测电路后,可尽量减小仪表对被测电路的影响,但是在使用万用表电流档时,由于输入阻抗较小,所以较容易烧坏仪表,请用户在使用时注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万用表
答案补充
是场响应管,请问你那电磁炉是否把那管子烧掉了如果是烧毁了,你可用 G60N100 替换 SR-1986A/会哒,响一下就关了,怎么能强制让它动起来啊 应该是检测电路有问题 请问能不能绕过这一步让PWM输出为最大,强制让IGBT动作也就是去掉339和CPU的检测
1、检测10pF以下的小电容:因10pF以下的固定电容器容量太小,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只能定性的检查其是否有漏电,内部短路或击穿现象。
测量时,可选用万用表R×10k挡,用两表笔分别任意接电容的两个引脚,阻值应为无穷大。若测出阻值(指针向右摆动)为零,则说明电容漏电损坏或内部击穿。
2、检测10PF~001μF固定电容器:通过判断是否有充电现象,进而判断其好坏。万用表选用R×1k挡。两只三极管的β值均为100以上,且穿透电流要小。可选用3DG6等型号硅三极管组成复合管。
万用表的红和黑表笔分别与复合管的发射极e和集电极c相接。由于复合三极管的放大作用,把被测电容的充放电过程予以放大,使万用表指针摆幅度加大,从而便于观察。
应注意的是:在测试 *** 作时,特别是在测较小容量的电容时,要反复调换被测电容引脚接触A、B两点,才能明显地看到万用表指针的摆动。
对于001μF以上的固定电容,可用万用表的R×10k挡直接测试电容器有无充电过程以及有无内部短路或漏电,并可根据指针向右摆动的幅度大小估计出电容器的容量。
扩展资料:
故障处理:
1、检测10pF以下的小电容:因10pF以下的固定电容器容量太小,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只能定性的检查其是否有漏电,内部短路或击穿现象。
测量时,可选用万用表R×10k挡,用两表笔分别任意接电容的两个引脚,阻值应为无穷大。若测出阻值(指针向右摆动)为零,则说明电容漏电损坏或内部击穿。
2、检测10PF~001μF固定电容器:通过判断是否有充电现象,进而判断其好坏。万用表选用R×1k挡。两只三极管的β值均为100以上,且穿透电流要小。可选用3DG6等型号硅三极管组成复合管。
万用表的红和黑表笔分别与复合管的发射极e和集电极c相接。由于复合三极管的放大作用,把被测电容的充放电过程予以放大,使万用表指针摆幅度加大,从而便于观察。
应注意的是:在测试 *** 作时,特别是在测较小容量的电容时,要反复调换被测电容引脚接触A、B两点,才能明显地看到万用表指针的摆动。
对于001μF以上的固定电容,可用万用表的R×10k挡直接测试电容器有无充电过程以及有无内部短路或漏电1、电容器的常见故障。当发现电容器的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1)电容器外壳膨胀或漏油。
(2)套管破裂,发生闪络有火花。
(3)电容器内部声音异常。
(4)外壳温升高于55℃以上示温片脱落。
2、电容器的故障处理
(1)当电容器爆炸着火时,就立即断开电源,并用砂子和干式灭火器灭火。
(2)当电容器的保险熔断时,应向调度汇报,待取得同意后再拉开电容器的断路器。
切断电源对其进行放电,先进行外部检查,如套管的外部有无闪络痕迹,外壳是否变形,漏油及接地装置有无短路现象等,并摇测极间及极对地的绝缘电阻值,检查电容器组接线是否完整、牢固,是否有缺相现象,如未发现故障现象,可换好保险后投入。
如送电后保险仍熔断,则应退出故障电容器,而恢复对其余部分送电。如果在保险熔断的同时,断路器也跳闸,此时不可强送。须待上述检查完毕换好保险后再投入。
(3)电容器的断路器跳闸,而分路保险未断,应先对电容器放电三分钟后,再检查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力电缆及电容器外部等。
若未发现异常,则可能是由于外部故障母线电压波动所致。经检查后,可以试投;否则,应进一步对保护全面的通电试验。通过以上的检查、试验,若仍找不出原因,则需按制度办事,对电容器逐渐进行试验。未查明原因之前,不得试投。
3、处理故障电容器时的安全事项。由于电容器的两极具有剩留残余电荷的特点,所以,首先应设法将其电荷放尽,否则容易发生触电事故。处理故障电容器时,首先应拉开电容器组的断路器及其上下隔离开关,如采用熔断器保护,则应先取下熔丝管。
此时,电容器组虽已经过放电电阻自行放电,但仍会有部分残余电荷,因此,必须进行人工放电。放电时,要先将接地线的接地端与接地网固定好,再用接地棒多次对电容器放电,直至无火花和放电声为止,最后将接地线固定好。
同时,还应注意,电容器如果有内部断线、熔丝熔断或引线接触不良时,其两极间还可能会有残余电荷,而在自动放电或人工放电时,这些残余电荷是不会被放掉的。
故运行或检修人员在接触故障电容器前,还应戴好绝缘手套,并用短路线短接故障电容器的两极以使其放电。另外,对采用串联接线方式的电容器还应单独进行放电。,并可根据指针向右摆动的幅度大小估计出电容器的容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