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发出的消息超过两分钟怎么撤回?

微信发出的消息超过两分钟怎么撤回?,第1张

微信只支持撤回两分钟内的消息,超过两分钟的消息,是无法撤回的。这属于微信官方制定的产品逻辑,用户无法进行突破。因此,大家在发送微信消息前一定要注意。
具体来讲,若短于2分钟,则发布信息者本身可能都来不及意识到信息失误,就已经错过撤回的机会了。
若长于2分钟,则信息被接受者阅读的概率大大提升,发送者也就没有再撤回的必要了。此外,撤回长时间以前发送的信息也会破坏上下文连贯性,严重影响对话体验和效果。
如果无法撤回提供以下几个方法:
1、刷屏。如果微信发出的消息超过2分钟,可能对方还没发,可以不断刷一些表情,把需要撤回的消息覆盖的很后
面,最后就说小孩拿了手机乱发的表情。 2、修改微信名称。如果是在微信群里发错的消息无法撤回,可以马上把自己在微信群里的名称修改掉,同时也可
以修改掉微信头像。微信群友就不会一下知道是你发的消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慢慢都会淡忘掉。
3、发广告图。在对微信好友发错消息无法撤回,可以马上发几张广告图,在过几个小时就以群发消息口吻道歉,
就说微信号刚刚被盗了。
4、删除对方手机微信消息记录。如果你能拿到对方的手机,可以直接在对方手机把发错的消息记录删除掉即可

截至2019年1月,微信仅能撤回两分钟以内发送的消息、、视频、定位、链接、语音等信息。超过两分钟信息无法撤回。
微信聊天规则介绍:1、微信的聊天记录会一直保存在手机中,除非卸载微信APP。
2、用户可以在设置页面使用“聊天记录备份与迁移”功能,将聊天记录复制到其他设备。
3、发送信息后对方如果在10秒内回复,页面会显示“对方正在输入”,超过10秒则不会显示。
4、微信如果收到消息没有提示可能是因为没有开启“新消息提醒”功能,可以在“设置”——“新消息提醒”中开启。
5、微信消息记录会以5分钟为一个时间节点进行显示。
资料拓展:2018年8月7日,微信为保证平台的健康运营,公众号后台的文章阅读数据将剔除机器等非自然阅读带来的虚假数据。2018年11月30日起,微信暂时下线漂流瓶服务,专项清理色情内容。

1、微信超过2分钟就不能撤回了。

2、新版微信支持撤回两分钟内发出的最后一条信息。这一功能对于经常手误的用户比较实用,给他们提供了补救的办法。

3、参考邮箱的信息撤回功能,一般来说,相同系统内(比如网易邮箱、QQ 邮箱)的邮件撤回,只要对方没有打开,发出去的邮件都是可以撤回的,并没有时间限制,用户也能够依此判断发出的信息是否已被对方阅读。

超过两分钟的微信信息不能撤回,现版本的微信只支持撤回两分钟以内的微信信息。

微信撤回方法:

1打开手机中的微信。

2选择想要进行聊天的好友。

3进入聊天界面后,点击“文本框”

4输入想要发送的信息进行发送,输入完成后,选择“回车键”进行发送。

5发送完成后,即可看到信息成功已发送,下面开始进行撤回。

6长按住想要撤回的信息,在d框中,选择“撤回”

7提示可以撤回2分钟内的信息(部分旧版本不支持),点击“确定”

8确定后,即可成功撤回信息。

微信超过两分钟是无法撤回的。

如果发错的消息超过2分钟就无法主动撤回了,要是这个消息内容比较尴尬不想让对方知道,这里给大家推荐几个应对方法:

1、刷屏:

如果微信发出的消息超过2分钟,可能对方还没发,可以不断刷一些表情,把需要撤回的消息覆盖的很后面,最后就说小孩拿了手机乱发的表情。

2、修改微信名称:

如果是在微信群里发错的消息无法撤回,可以马上把自己在微信群里的名称修改掉,同时也可以修改掉微信头像。微信群友就不会一下知道是你发的消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慢慢都会淡忘掉。

3、发广告图:

在对微信好友发错消息无法撤回,可以马上发几张广告图,再过几个小时就以群发消息口吻道歉,就说微信号刚刚被盗了。

4、删除对方手机微信消息记录:

如果你能拿到对方的手机,可以直接在对方手机把发错的消息记录删除掉即可。

为什么设置2分钟内可以撤回:

对此,微信产品团队进行大数据分析后认为,从信息接收者的角度,2分钟是从接收到阅读一条信息的平均时长。而撤回时间在2分钟内,会最大程度保持上下文完整,给人一种稳重的用户体验。

具体来讲,若短于2分钟,则发布信息者本身可能都来不及意识到信息失误,就已经错过撤回的机会了。

若长于2分钟,则信息被接受者阅读的概率大大提升,发送者也就没有再撤回的必要了。此外,撤回长时间以前发送的信息也会破坏上下文连贯性,严重影响对话体验和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32730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 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