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条形码一般用于商品库存和交易,当商品录入后,就能查到相关信息,没有录入过就不能查到,不能查到相关信息的商品也不能说就是假的,因为现在的手机扫码软件,需要联网调取数据库信息,而数据库的信息更新不一定及时,所以扫码并不能作为判定商品真假的依据。如果扫码后查不到产品信息,也不能盲目判定其就是假货。
3,用手机软件扫码可以看到商品的名称、产地、厂家以及价格,但是有些产品信息更新很快,数据库可能没有相关信息,再加上软件没有及时升级等原因,会导致扫不出商品信息,但是不能作为辨别真假的依据。扫描条形码并不作为判定商品真假的依据,要跟据相关进货查验制度,来检验商品。
4,商品的条码是可以被复制,如果在假冒伪劣产品上喷涂正规商品的条形码或二维码,那么通过扫码来辨别真伪就不可信。
扫出商品信息不能证明该商品就是正品,二维码并不能作为判断真假的依据。
1一些简单并且没有加密的二维码,不仅可以复制,还能自己制作,生产假货的不法商家如果了正品商家的二维码,那么消费者扫描到的正品信息也有可能是冒牌货。
2扫码后查不到产品信息,也不能盲目判定其就是假货。商品的真假和查询的结果并没有必然联系。
3有些商品使用的二维码在软件数据库里可能暂时没有扫描的产品信息,因此会出现扫描某些正品商品时,也扫描不出任何信息。
4消费者不可单纯认为通过扫描条形码或者二维码就能分辨出商品真假,因此,在购买时商品的二维码扫描结果只能作为参考。
:二维码又称二维条码,是一个近几年来移动设备上超流行的一种编码方式,它比传统的条形码能存更多的信息,也能表示更多的数据类型。
国外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二维码符号表示技术研究方面已研制出多种码制,常见的有PDF417、QR Code、Code 49、Code 16K、Code One等。
中国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开始于1993年。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对几种常用的二维码PDF417、QRCCode、Data Matrix、Maxi Code、Code 49、Code 16K、Code One的技术规范进行了翻译和跟踪研究。
无限极产品扫二维码可以辨别真假。
如果扫码的结果只是商品的详情介绍那是不具备防伪功能的,如果您第二次扫码提示您这不是第一次查询,首次查询时间是xxx那说明这是有防伪功能能辨别真伪的码。
国家制定的防伪标识产品中规定,所有的防伪公司所制作的防伪标识必须让全国企业和消费者都能有效识别防伪产品的标识。
防伪认为产品在出厂时,应该遵循技术要求,身份唯一性:防伪技术产品防伪识别特征的唯一性和不可转移性。
条形码:在我国一般条形码已广泛用于超市。防伪条形码可用无色荧光防伪油墨印制,只能在紫外线照射下才能显出荧光图文暗记。一种极红荧光条形码可以用笔判读。用于证卡上的二维条形码信息容量大,可储存持有者的照片、个人信息、密码等。
扩展资料:
防伪标识是防伪技术产品之一(目前按国家标准分类共6种),防伪认为产品在出厂时,应该遵循防伪标签出厂时所遵循的八项技术要求:
1、身份唯一性:防伪技术产品防伪识别特征的唯一性和不可转移性。例如数码防伪,做到一件商品的防伪标识一个身份码,每一个防伪标识只能一次性使用,不能转移使用。
2、稳定期:在正常使用条件下,防伪技术产品的防伪识别特征可持续保持的最短时间。例如荧光油墨和温变油墨,有衰减期。
3、安全期:在正常使用条件下,防伪技术产品防伪识别特征被成功仿制的最短时间。这是客户最关心的,应由厂家提出承诺期。
4、防伪力度:识别真伪、防止假冒伪造功能的持久性与可靠程度。防伪力度由防伪识别特征的数量、防伪技术独占性的数量、仿制难度和仿制成本大小4要素构成。
5、使用适应性:防伪技术产品的防伪识别特征能与标的物或服务对象使用要求相适应的能力。
6、识别性能:防伪技术产品的防伪识别特征能通过感官或机器(仪器)在要求的识别时间内正确识别。一线识别强调防伪识别特征的大众共知性,通过感官即能识别;二线识别强调通过简单仪器(如放大镜、激光笔、紫外荧光鉴别器等)即能识别 ;
三线识别强调通过专用仪器(如DNA鉴定)由专家识别,作为司法判定的依据。二线识别与三线识别强调防伪识别特征的隐含性。
7、使用环境要求:防伪技术产品的防伪性能应能满足标的物的正常使用环境要求。
8、技术安全保密性:设计、制作防伪技术产品的技术应具有安全保密性。除此之外还应考虑经济成本适应性,即在满足防伪技术要求同时应尽可能降低使用成本
这些二维码背后都是广告,慎扫。
“扫码领红包”“扫码抽手机”“先别拆,你有一箱方便面待抽取”……正值“双11”快递旺季,很多包裹上会附带一个二维码,还配有引导扫码的标语。有人以为是商家赠送的红包或礼品,但扫码后却发现d出的是各类小广告。专家提醒,消费者要慎重扫码,以免产生额外消费。
扫码会怎样?
大多诱导办卡或消费
“最近送来的快递包裹上几乎都有个二维码,有的让扫码领红包,有的是可以抽手机,但扫了之后发现根本没有奖品可以领,就是各种促销广告。”市民冯女士向记者反映,网上购物后很多商家有好评返现,最初她以为快递包裹上的二维码是商家要回馈赠品,但扫码之后却发现,收到的多是引导办卡或是一些教育机构的广告页面,通常需要填写姓名、手机号等个人信息,冯女士担心,这有信息泄露的风险。
记者随机询问多个消费者发现,大部分人都收到过类似带有诱导扫描二维码的包裹。记者随机抽取一份快递面单,扫码后出现一个抽奖大转盘,抽奖后出现“免费领卡 包邮到家”字样,并让填写姓名、手机号、身份z号、地址,细看之下原来是中国移动的流量套餐,显示送“24个月视频会员”,页面下方还不断d出成交记录。但再往下翻,在页面最下方才看到资费详情,每个月有39元的费用。
广告来自哪儿?
菜鸟称统一负责且已筛选
“如果有人看到所谓的‘免费领卡’字样,填了信息,按照提示 *** 作,每个月还要被扣套餐费,这不是误导消费者吗?”冯女士认为,这样的广告宣传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记者通过扫描另一个快递面单上的二维码发现,页面显示“恭喜您优秀名额已锁定”,让用户输入手机号,并点击“确认支付”,领取的是100元话费包。还有的快递面单扫码后则是教育机构的推广页面,引导消费者填写姓名、邮箱、手机号等信息提交注册。
记者联系不同的快递企业了解后得知,快递面单上的广告由菜鸟统一负责,并非商家自己印制。菜鸟方面向记者表示,这属于正常 *** 作的广告位,投放广告的都是正规商家,已经经过了筛选,消费者可以选择不填信息。
专家说法:诱导扫码涉嫌侵权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快递包裹上类似“扫码领红包”行为,一般是诱导消费者购买产品或服务,或诱导消费者填写个人信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这种“扫码领红包”行为显然对消费者造成了误导,如果是诱导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如果是诱导消费者填写个人信息,同样涉嫌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受保护的权利。
陈音江表示,如果是发布广告行为,广告主和广告制作方、发布方同样要对发布广告的真实性负责,否则同样要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近日,内蒙古二连浩特、河北晋州等地,均发现部分商品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全国多省紧急追查涉疫快递,还有网友因接触涉疫包裹导致健康码变黄,甚至居家隔离一周。
收到这个快递
有人居家隔离、连做两次核酸
11月10日,山东济南的王新已经居家隔离6天,原因是此前收到来自河北晋州的一件快递。
据王新回忆,11月4日下午,她收到一条短信提醒↓
王新立刻翻看自己的购物订单,找到自己的从这家店购物记录。
11月4日晚上,王新收到社区的电话,要求当晚做核酸检测,并且立刻居家隔离七天。当晚,王新一家三口做完核酸检测,又于24小时后做了第二次核酸检测。三个人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和王新一样,济南的赵小松也收到这家公司发来的短信。目前,核酸检测阴性。据赵小松介绍,“我们的快递都放到楼下的超市,现在超市工作人员也居家隔离,快递小哥也去做核酸检测了。”
有人因接触涉疫包裹
健康码转为黄码
据报道,近日,湖南长沙的网友因拆了涉疫快递,健康码变成了**,并收到当地疾控中心的防疫提示,需居家隔离。
多地开展
对快递协查追踪工作
涉疫公司的快递流动,引起多地对快递收发的关注。
河北7地发布紧急通告,3地暂停快递业务
截至目前,河北已有7地发布关于对晋州市浩汇商贸有限公司邮寄包裹进行消杀管控的紧急通告。
辛集、晋州、深泽3地的多家快递公司和快递员均表示,目前所在区域的快递业务是暂停的状态,无论收发快递都是停滞状态。
陕西石泉县4个快递物流点暂停营业
据了解,10月23日以来,陕西石泉县圆通快递公司接收河北晋州市浩汇商贸公司11件货品,流向城关、池河、熨斗、两河镇境内。目前,当地居家隔离33人,健康监测20人,核酸检测79份(人员标本53份,环境标本26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环境消毒4个场所,4个快递物流点暂停营业。
浙江台州:29份相关产品流入
11月4日下午,浙江台州市椒江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接椒江邮政管理局通报椒江区有29份晋州市浩汇商贸有限公司相关产品网购流入(10月23日以来)。全区共采集物品及人员样本306份,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双十一快递怎么收才安全?
答案来了
◎ 双十一快递,怎么收才安全?
可以请快递小哥将包裹放在家门口、小区大门口指定地点,或者暂存在快递柜或驿站,再自行取回。快递柜取货尽量采用扫描二维码的无接触方式。
如果是货到付款类需要当面签收的包裹,市民需要提前佩戴好口罩和一次性手套(也可垫一层纸巾),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签收可自备签字笔。
◎ 国内低风险地区的包裹,怎么收?
取包裹前,要戴好口罩和手套。避开取件高峰,避免人群聚集。回家前就把包裹外包装拆开按生活垃圾分类丢弃,尽量不要将外包装带回家。
全过程避免用手触摸口、眼、鼻。脱去手套后,双手要在流动的清水下用洗手液(肥皂)清洗,或者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
◎ 境外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的包裹,怎么收?
要戴好口罩和手套,对包裹内外表面用75%的酒精或1:100的84消毒液进行消毒,也可以在阳台等室外空旷的地方放几天再打开,包裹内物品也需要消毒。
外包装消毒后要及时按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全过程避免用手触摸口、眼、鼻。脱去手套后,双手要在流动的清水下用洗手液(肥皂)清洗,或者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
来源:综合自新华社、北京晚报、中国青年报、齐鲁晚报、广东卫生在线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