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四大键盘生产厂商

全球四大键盘生产厂商,第1张

分别是群光、旭丽、美蓓亚和英群这四家厂商。

1群光

台湾群光是全球出货量最大的厂商,群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83年,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专业键盘、鼠标制造厂商,在美国、德国、英国以及泰国均设有分工厂。常见的群光键盘就是罗技标准键盘、强手键盘及微软灵巧键盘、精巧键盘。

2旭丽
旭丽公司于1978年在台北市北投区成立,是光宝集团旗下所属的关系企业,为全球前十大计算机及通讯厂商提供完整的专业设计及配套加工服务。

3美蓓亚

美蓓亚是一家日本企业,其在薄膜键盘和机械键盘领域都有相当高的水准。美蓓亚主要以代工为主,品牌旗下产品比较少,罗技、微软、戴尔等都会大量出现美蓓亚代工的键盘。

4英群

英群企业成立于1982年,以制造键盘起家,凭借着不断创新技术、追求卓越品质的经营宗旨,奠定企业基石,已成为全球前五大光驱与键盘制造商。

最起码要有3-4个熟悉键盘的技术人员 技术人员要有一定的键盘,电路板等技术尝试 工程师 : 熟悉键盘结构,电路板 管理人员 : 熟悉流水线员工 *** 作 业务,采购,品管, 机器: 流水线<必须的>插件线注塑机,丝印机烘干线,喷漆房,线材测试设备 刚开始建厂的时候你就先买一条流水线,胶料部分可以从外边买回来电路板可以外发插件 等有一定规模后在买一些其他设备,这样就可以自供自给了

最早的电脑键盘就是机械的,准备点是上世纪80年代吧,那时开始有独立的键盘了,因为键盘大打字机年代就是机械结构的,所以独立键盘最早也是机械结构的,由IBM生产。80年代末有了电磁键盘(非触点式机械键盘),不过就是昙花一现啊,到了90年代就有电容键盘,又过了几年就有现在用的薄膜键盘了,电脑键盘大概就是这么发展的吧。

键盘字母排列的由来 键盘字母排列顺是按照字母使用频率的高低来排序的。有心的读者也许会感到奇怪:为什么要把26个字母作这种无规则的排列呢既难记忆又难熟练。据说其原因是这样的: 在19世纪70年代,肖尔斯公司是当时最大的专门生产打字机的厂家。由于当时机械工艺不够完善,使得字键在击打之后的d回速度较慢,一旦打字员击键速度太快,就容易发生两个字键绞在一起的现象,必须用手很小心地把它们分开,从而严重影响了 打字速度。为此,公司时常收到客户的投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师和工程师伤透了脑筋。后来,有 一位聪明的工程师提议:打字机绞键的原因,一方面是字键d回速度慢,另一方面也是打字员速度太快了。既然我们无法提高d回速度,为什么不想办法降低打字速度呢 这无疑是一条新思路。降低打字员的速度有许多方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打乱26个字母的排列顺序,把较常用的字母摆在笨拙的手指下,比如,字母"O"、"S"、"A"是使用频率很高的,却放在最笨拙的右手无名指、左手无名指和左手小指来击打。使用频率较低的"V"、"J"、"U"等字母却由最灵活的食指负责。 结果,这种"QWERTY"式组合的键盘诞生了,并且逐渐定型。后来,由于材料工艺的发展,字键d回速度远大于打字员击键速度,但键盘字母顺序却无法改动。至今出现过许多种更合理的字母顺序设计方案,但都无法推广,可知社会的习惯势力是多么强大。 另外,键盘也指键盘类乐器,如电子琴、钢琴等。在乐队现场演出时,许多声效(如摇滚乐中的弦乐声)需要电子琴或电子钢琴来模拟,负责这一类乐器的乐手被称作“键盘手”。 键盘的历史 键盘非常悠久,早在1714年,就开始相继有英、美、法、意、瑞士等国家的人发明了各种形式的打字机,最早的键盘就是那个时候用在那些技术还不成熟的打字机上的。直到1868年,“打字机之父”--美国人克里斯托夫·拉森·肖尔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获打字机模型专利并取得经营权经营,又于几年后设计出现代打字机的实用形式和首次规范了键盘,即现在的“QWERTY”键盘。 为什么要将键盘规范成现在这样的“QWERTY”键盘按键布局呢这是因为最初,打字机的键盘是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的,而打字机是全机械结构的打字工具,因此如果打字速度过快,某些键的组合很容易出现卡键问题,于是克里斯托夫·拉森·肖尔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发明了QWERTY键盘布局,他将最常用的几个字母安置在相反方向,最大限度放慢敲键速度以避免卡键。肖尔斯在1868年申请专利,1873年使用此布局的第一台商用打字机成功投放市场。这就是为什么有今天键盘的排列方式。 QWERTY的键盘按键布局方式非常没效率。比如:大多数打字员惯用右手,但使用QWERTY键盘,左手却负担了57%的工作。两小指及左无名指是最没力气的指头,却频频要使用它们。排在中列的字母,其使用率仅占整个打字工作的30%左右,因此,为了打一个字,时常要上上下下移动指头。 1888年全美举行打字公开比赛,法院速记员马加林按照明确的指法分工展示了他的盲打技术,错误只有万分之三,使在场人惊讶不已,据记载马加林的奖金是500美元, 从这以后很多人效仿这种盲打,在美国也开始有了专门培养打字员的学校。 由于盲打技术的出现,使得击键速度足以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然而在60年后(1934年),华盛顿一个叫德沃拉克(Dvorak)的人为使左右手能交替击打更多的单词又发明了一种新的排列方法,这个键盘可缩短训练周期1/2时间,平均速度提高35%。DVORAK键盘布局原则是:1、尽量左右手交替击打,避免单手连击;2、越排击键平均移动距离最小;3、排在导键位置应是最常用的字母。 比DVORAK键盘更加合理、高效的是理连·莫尔特(Lillian Malt)发明的MALT键盘。它改变了原本交错的字键行列,并使拇指得到更多使用、使“后退键”(Backspace)及其他原本远离键盘中心的键更容易触到。但MALT键盘需要特别的硬件才能安装到电脑上,所以也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到了20世纪中期,键盘又多了一个用武之地--作为电脑的基本输入设备。另一方面,至今,“QWERTY”键盘仍然是使用的最多的键盘布局方式,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劣势产品战胜优势产品”的例子。

在键盘出现的早期就已经出现了机械键盘,曾经经历过一段繁荣时期,比如早期的服务器上曾配备的就是机械键盘。随后很快被物美价廉的薄膜键盘所替代,但是机械键盘并没有消失,一直作为高端产品的代表发展到今天,机械键盘本身的特性是无法被淹没的,所以当机械键盘经历了繁荣、没落之后,如今的现状是,越来越多电脑的使用者和游戏玩家,对使用电脑的舒适度、手感、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外设之一的键盘也出现了一些变化,机械键盘不再只是发烧友的最爱,而且开始被越来越多的追求品质和手感的朋友所认可。
近些年,机械键盘又一春到来,最具有代表性的如以品质优秀而著称的Cherry原厂键盘,以时尚、精美、简约外观取胜但又保持较高制作工艺的Filco,和在游戏玩家心目中有较高地位的SteelSeries等。
旭丽SILITEK、群光CHICONY、英群BTC、美蓓亚NMB,承接微软、罗技、IBM、HP等世界知名品牌的键盘OEM制造。但是这四大代工厂生产的机械键盘非常罕见。那么众多产自台湾的机械键盘是由哪家工厂生产呢?
那就是备受争议的并且已经倒闭的笙春,从来自丹麦的Steel 6G、6G2、台湾jazzykit到日本filco的产品等,就是由笙春代工的,都曾经出现过一定的问题,所以这些产品曾经饱受玩家争论。jAKi JD002就是jazzykit JD001的后续产品,虽然更换了代工厂,但仍然产自台湾。所以台湾是机械键盘的另一个盛产之地。此外现在流行的filco是由台湾立宝生产,SteelSeries的7G和6Gv2则是由台湾明哲生产。 提起日本,可能键盘发烧友最先想到的是Realforce101静电容式键盘,它有着与机械键盘寿命高、手感好等共同特点,很容易混淆被认为是机械键盘,虽然其原理与机械键盘完全不同,但是作为高端键盘的一类,特意在此提及。
除此之外,也曾经很流行ALPS轴机械键盘最早也是来自日本,但早已停产,后来经过台湾厂商的改进形成ALPS轴和简易ALPS轴,但其根源还是来自日本。 代表就是IBM的曲蹲式d簧的薄膜键盘,这种在286时代十分活跃的键盘全名是buckling spring 屈蹲d簧轴薄膜式机械键盘,(buckling spring意思是会弯曲的d簧)它和机械开关键盘是有很大的区别。 有人说用它打字就像在钢琴前d奏优美的乐曲感觉一样,它的坚固耐用,不易损坏,让它们即使正常年限已到,但依然能在市场上流通。
结构是双层键帽每层键帽都有d簧,5层薄膜薄片在金属盘上组成一个开关电路,上层的黑片是橡胶做的用来保护薄膜片,在黑色橡胶片之下,是一层炭素膜,上面的触点是印刷好。这还有另一层印刷电路和触点,但是如果两片直接放置,每个触点都会处于长期连通状态。
当你按下键帽将近3/4行程的时候,d簧达到压缩极限于是瞬间弯曲并撞击内壁发出喀哒的声音,同时由于角度的改变使下面的模块通过杠杆原理按下,接触到下面的薄膜开启开关电路。能够使这个巧妙设计实现的关键就是键帽内部结构的角度。
这种键盘由于造价不菲,为了控制PC的整体成本,已停产,但是由于其无法代替的手感,和出色的质量,所以在市场仍然十分活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32930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 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