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P协议的工作过程是怎样的?

STP协议的工作过程是怎样的?,第1张

1、Blocking(阻塞状态):此时,二层端口为非指定端口,也不会参与数据帧的转发。该端口通过接收BPDU来判断根交换机的位置和根ID,以及在STP拓扑收敛结束之后,各交换机端口应该处于什么状态,在默认情况下,端口会在这种状态下停留20秒钟时间

2、Listening(侦听状态):生成树此时已经根据交换机所接收到的BPDU而判断出了这个端口应该参与数据帧的转发。

于是交换机端口就将不再满足于接收BPDU,而同时也开始发送自己的BPDU,并以此通告邻接的交换机该端口会在活动拓扑中参与转发数据帧的工作。在默认情况下,该端口会在这种状态下停留15秒钟的时间。

3、Learning(学习状态):这个二层端口准备参与数据帧的转发,并开始填写MAC表。在默认情况下,端口会在这种状态下停留15秒钟时间。

4、Forwarding(转发状态):这个二层端口已经成为了活动拓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会转发数据帧,并同时收发BPDU。端口会在这种状态下停留15秒钟时间

5、Disabled(禁用状态):这个二层端口不会参与生成树,也不会转发数据帧。端口会在这种状态下停留10秒钟时间。

扩展资料:

STP的功能介绍:

生成树协议是IEEE 8021D中定议的数据链路层协议,用于解决在网络的核心层构建冗余链路里产生的网络环路问题,通过在交换机之间传递网桥协议数据单元,通过采用STA生成树算法选举根桥、根端口和指定端口的方式。

最终将网络形成一个树形结构的网络,其中,根端口、指定端口都处于转发状态,其他端口处于禁用状态。如果网络拓扑发生改变,将重新计算生成树拓扑。生成树协议的存在,既解决了核心层网络需要冗余链路的网络健壮性要求,又解决了因为冗余链路形成的物理环路导致“广播风暴”问题。

但是,由于协议机制本身的局限,STP保护速度慢(即使是1s的收敛速度也无法满足电信级的要求),如果在城域网内部运用STP技术,用户网络的动荡会引起运营商网络的动荡。

在MSTP 组成环网中,由于SDH保护倒换时间比STP协议收敛时间快的多,系统采用依然是SDH MS-SPRING或SNCP,一般倒换时间在50ms以内。

但测试时部分以太网业务的倒换时间为0或小于几个毫秒,原因是内部具有较大缓存。SDH保护倒换动作对MAC层是不可见的。这两个层次的保护可以协调工作,设置一定的“拖延时间”(hold-off),一般不会出现多次倒换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STP(生成树协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STP协议

1、首先打开浏览器,百度搜索并下载“局域网查看器”程序,如下图所示。

2、解压并运行该款软件,点击“搜索计算机”->"开始“按钮。

3、待扫描局域网中的电脑结束后,就会发现已被分配的IP地址了。接下来,就可以通过手工方式为局域网中其它电脑分配IP地址了。

4、还可以利用该软件实现有关局域网其它功能,比如”局域网聊天“等。

因为网络出现回路的话会引起一些麻烦:
 广播环路(Broadcast Loop)
当发出一个广播地址的数据帧时,该广播可能会被无休止的在环路中转发。
 MAC地址表震荡(Bridge Table Flapping)
即使是单播,也有可能导致异常。交换机可能在环路中的不同两个端口反复学习到同样的mac地址。这样就引起了MAC地址表的抖动(Flapping)。

最早的STP标准是IEEE。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为了提高网络的稳定性,避免回路的产生,工程师们开发了生成树协议STP,并由IEEE制定了相关的IEEE8021D标准,IEEE是最早的STP标准。

防止“广播风暴”; 防止信息丢失;防止网络中出现信息回路造成网络瘫痪;使网桥具备网络层功能 防止信息丢失。

由于SDH保护倒换时间比STP协议收敛时间快的多,系统采用依然是SDH MS-SPRING或SNCP,一般倒换时间在50ms以内。但测试时部分以太网业务的倒换时间为0或小于几个毫秒,原因是内部具有较大缓存。

SDH保护倒换动作对MAC层是不可见的。这两个层次的保护可以协调工作,设置一定的“拖延时间”,一般不会出现多次倒换问题。

扩展资料:

生成树协议运行生成树算法(STP)。生成树算法很复杂,但是其过程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部分。

(1)选择根网桥

(2)选择根端口

(3)选择指定端口(也有书籍称为转发端口)

选择根网桥的依据是交换机的网桥优先级,网桥优先级是用来衡量网桥在生成树算法中优先级的十进制数,取值范围是0~65535,默认值是32768。

网桥ID=网桥优先级+网桥MAC地址组成的,共有8个字节。由于交换机的网桥优先级都是默认,所以在根网桥的选举中比较的一般是网卡MAC地址的大小,选取MAC地址小的为根网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stp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33944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7
下一篇 2023-07-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