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永久性生效,重启后不会复原
开启: chkconfig iptables on
关闭: chkconfig iptables off
2) 即时生效,重启后复原
开启: service iptables start
关闭: service iptables stop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Linux下的其它服务都可以用以上命令执行开启和关闭 *** 作。
在当开启了防火墙时,做如下设置,开启相关端口,
修改/etc/sysconfig/iptables 文件,添加以下内容:
-A RH-Firewall-1-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80 -j ACCEPT
-A RH-Firewall-1-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22 -j ACCEPT
二UBuntu关闭防火墙
iptables -A INPUT -i ! PPP0 -j ACCEPT
三CentOS Linux 防火墙配置及关闭
执行”setup”命令启动文字模式配置实用程序,在”选择一种工具”中选择”防火墙配置”,然后选择”运行工具”按钮,出现防火墙配置界面,将”安全级别”设为”禁用”,然后选择”确定”即可
或者用命令:
#/sbin/iptables -I INPUT -p tcp –dport 80 -j ACCEPT
#/sbin/iptables -I INPUT -p tcp –dport 22 -j ACCEPT
#/etc/rcd/initd/iptables save
这样重启计算机后,防火墙默认已经开放了80和22端口
这里应该也可以不重启计算机:
#/etc/initd/iptables restart
关闭防火墙服务即可:
查看防火墙信息:
#/etc/initd/iptables status
关闭防火墙服务:
#/etc/initd/iptables stop
永久关闭?不知道怎么个永久法:
#chkconfig –level 35 iptables offubuntu 系统默认已安装ufw
1安装
sudo apt-get install ufw
2启用
sudo ufw enable
sudo ufw default deny
运行以上两条命令后,开启了防火墙,并在系统启动时自动开启。关闭所有外部对本机的访问,但本机访问外部正常。
3开启/禁用
sudo ufw allow|deny [service]
打开或关闭某个端口,例如:
sudo ufw allow smtp 允许所有的外部IP访问本机的25/tcp (smtp)端口
sudo ufw allow 22/tcp 允许所有的外部IP访问本机的22/tcp (ssh)端口
sudo ufw allow 53 允许外部访问53端口(tcp/udp)
sudo ufw allow from 1921681100 允许此IP访问所有的本机端口
sudo ufw allow proto udp 19216801 port 53 to 19216802 port 53
sudo ufw deny smtp 禁止外部访问smtp服务
sudo ufw delete allow smtp 删除上面建立的某条规则
4查看防火墙状态
sudo ufw status
一般用户,只需如下设置:
sudo apt-get install ufw
sudo ufw enable
sudo ufw default deny
以上三条命令已经足够安全了,如果你需要开放某些服务,再使用sudo ufw allow开启。
开启/关闭防火墙 (默认设置是’disable’)
sudo ufw enable|disable
转换日志状态
sudo ufw logging on|off 用cmd命令关闭防火墙方法一:
命令是net命令,使用方法如下:
1、打开开始,点击运行;
2、输入cmd,点击确定;
3、提示符后输入net stop mpssvc,回车即可关闭;
4、提示符后输入net start mpssvc,回车即可开启。
用cmd命令关闭防火墙方法二:
防火墙在Windows系统中是以服务的形式运行的。
以win7为例,防火墙服务的名称为MpsSvc。可以使用net命令将其关闭,但是需要管理员权限。执行如下命令可以关闭防火墙。
net stop MpsSvc
说明:使用 net start命令可以开启防火墙服务。
相关阅读:
cmd命令介绍大全
一般说的“命令行”是指linux命令,linux命令是对Linux系统进行管理的命令。对于Linux系统来说,无论是中央处理器、内存、磁盘驱动器、键盘、鼠标,还是用户等都是文件,Linux系统管理的命令是它正常运行的核心,与之前的DOS命令类似。linux命令在系统中有两种类型:内置Shell(外壳)命令和Linux命令。
命令信息
winver 检查windows版本
arch 显示机器的处理器架构(1)
uname -m 显示机器的处理器架构(2)
uname -r 显示正在使用的内核版本
dmidecode -q 显示硬件系统部件 - (SMBIOS / DMI)
hdparm -i /dev/hda 罗列一个磁盘的架构特性
hdparm -tT /dev/sda 在磁盘上执行测试性读取 *** 作
cat /proc/cpuinfo 显示CPU info的信息
cat /proc/interrupts 显示中断
cat /proc/meminfo 校验内存使用
cat /proc/swaps 显示哪些swap被使用
cat /proc/version 显示内核的版本
cat /proc/net/dev 显示网络适配器及统计
cat /proc/mounts 显示已加载的文件系统
lspci -tv 罗列 PCI 设备
lsusb -tv 显示 USB 设备
date 显示系统日期
cal 2007 显示2007年的日历表
date 04121700200700 设置日期和时间 - 月日时分年秒
clock -w 将时间修改保存到 BIOS
关机
shutdown -h now 关闭系统(1)
init 0 关闭系统(2)
telinit 0 关闭系统(3)
shutdown -h hours:minutes & 按预定时间关闭系统
shutdown -c 取消按预定时间关闭系统
shutdown -r now 重启(1)
reboot 重启(2)
logout 注销
文件目录
cd /home 进入 '/ home' 目录'
cd 返回上一级目录
cd / 返回上两级目录
cd 进入个人的主目录
cd ~user1 进入个人的主目录
cd - 返回上次所在的目录
pwd 显示工作路径
ls 查看目录中的文件
ls -F 查看目录中的文件
ls -l 显示文件和目录的详细资料
ls -a 显示隐藏文件
ls [0-9] 显示包含数字的文件名和目录名
tree 显示文件和目录由根目录开始的树形结构(1)
lstree 显示文件和目录由根目录开始的树形结构(2)
mkdir dir1 创建一个叫做 'dir1' 的目录'
mkdir dir1 dir2 同时创建两个目录
mkdir -p /tmp/dir1/dir2 创建一个目录树
rm -f file1 删除一个叫做 'file1' 的文件'
rmdir dir1 删除一个叫做 'dir1' 的目录'
rm -rf dir1 删除一个叫做 'dir1' 的目录并同时删除其内容
rm -rf dir1 dir2 同时删除两个目录及它们的内容
mv dir1 new_dir 重命名/移动 一个目录
cp file1 file2 复制一个文件
cp dir/ 复制一个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到当前工作目录
cp -a /tmp/dir1 复制一个目录到当前工作目录
cp -a dir1 dir2 复制一个目录
ln -s file1 lnk1 创建一个指向文件或目录的软链接
ln file1 lnk1 创建一个指向文件或目录的物理链接
touch -t 0712250000 file1 修改一个文件或目录的时间戳 - (YYMMDDhhmm)
文件搜索
find / -name file1 从 '/' 开始进入根文件系统搜索文件和目录
find / -user user1 搜索属于用户 'user1' 的文件和目录
find /home/user1 -name \bin 在目录 '/ home/user1' 中搜索带有'bin' 结尾的文件
find /usr/bin -type f -atime +100 搜索在过去100天内未被使用过的执行文件
find /usr/bin -type f -mtime -10 搜索在10天内被创建或者修改过的文件
find / -name \rpm -exec chmod 755 '{}' \; 搜索以 'rpm' 结尾的文件并定义其权限
find / -xdev -name \rpm 搜索以 'rpm' 结尾的文件,忽略光驱、捷盘等可移动设备
locate \ps 寻找以 'ps' 结尾的文件 - 先运行 'updatedb' 命令
whereis halt 显示一个二进制文件、源码或man的位置
which halt 显示一个二进制文件或可执行文件的完整路径
文件系统
mount /dev/hda2 /mnt/hda2 挂载一个叫做hda2的盘 - 确定目录 '/ mnt/hda2' 已经存在
umount /dev/hda2 卸载一个叫做hda2的盘 - 先从挂载点 '/ mnt/hda2' 退出
fuser -km /mnt/hda2 当设备繁忙时强制卸载
umount -n /mnt/hda2 运行卸载 *** 作而不写入 /etc/mtab 文件- 当文件为只读或当磁盘写满时非常有用
mount /dev/fd0 /mnt/floppy 挂载一个软盘
mount /dev/cdrom /mnt/cdrom 挂载一个cdrom或dvdrom
mount /dev/hdc /mnt/cdrecorder 挂载一个cdrw或dvdrom
mount -o loop fileiso /mnt/cdrom 挂载一个文件或ISO镜像文件
mount -t vfat /dev/hda5 /mnt/hda5 挂载一个Windows FAT32文件系统
mount /dev/sda1 /mnt/usbdisk 挂载一个usb 捷盘或闪存设备
mount -t smbfs -o username=user,password=pass //WinClient/share /mnt/share 挂载一个网络共享
磁盘空间
df -h 显示已经挂载的分区列表
ls -lSr |more 以尺寸大小排列文件和目录
du -sh dir1 估算目录 'dir1' 已经使用的磁盘空间'
du -sk | sort -rn 以容量大小为依据依次显示文件和目录的大小
rpm -q -a --qf '%10{SIZE}t%{NAME}n' | sort -k1,1n 以大小为依据依次显示已安装的rpm包所使用的空间 (fedora, redhat类系统)
dpkg-query -W -f='${Installed-Size;10}t${Package}n' | sort -k1,1n 以大小为依据显示已安装的deb包所使用的 空间 (ubuntu, debian类系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