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 Data store space exhausted
6220: Permanent data partition free space insufficient to allocate 36232 bytes of memory
解决的办法是加大permsize,tempsize,windows具体配置方法可以在odbc数据源配置(First Connection)中修改这两个参数,单位是MB,如附件中图片所示
也可以在注册表中直接修改,系统ODBC的注册表地址是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ODBC\ODBC.INI。
如果是linux,直接改sys.odbc.ini文件对应的参数即可。
在linux下安装mysql数据库并配置的流程比较繁琐,需要耐心调试,具体方法和步骤如下:1.查找以前是否安装有mysql,使用下面命令:
rpm -qa|grep -i mysql
如果显示有如下包则说明已安装mysql
mysql-4.1.12-3.RHEL4.1
mysqlclient10-3.23.58-4.RHEL4.1
2.如果已安装,则需要删除已安装的数据库,使用以下命令来删除数据库
删除命令:rpm -e --nodeps 包名
( rpm -ev mysql-4.1.12-3.RHEL4.1 )
删除老版本mysql的开发头文件和库
命令:rm -fr /usr/lib/mysql
rm -fr /usr/include/mysql
注意:卸载后/var/lib/mysql中的数据及/etc/my.cnf不会删除,如果确定没用后就手工删除
rm -f /etc/my.cnf
rm -fr /var/lib/mysql
3.下载mysql的rpm包
可以通过wget下载具体的地址因为不能用链接请大家去官网去找
(1)MySQL-server-5.6.10-1.rhel5.x86_64.rpm:MySQL服务器;
(2)MySQL-client-5.6.10-1.rhel5.x86_64.rpm:MySQL客户端;
(3)MySQL-devel-5.6.10-1.rhel5.x86_64.rpm:Mysql开发依赖包。
下载后放到Liunx服务器中。
4.安装MySQL Server的rpm包
rpm -ivh MySQL-server-5.6.21-1.linux_glibc2.5.x86_64.rpm
安装完成后会生成root用户的随机密码,请使用“cat /root/.mysql_secret”或类似命令进行查看。
5.安装MySQL客户端
rpm -ivh MySQL-client-5.6.21-1.linux_glibc2.5.x86_64.rpm
6.安装MySQL开发依赖包
rpm -ivh MySQL-devel-5.6.21-1.linux_glibc2.5.x86_64.rpm
7.启动msyql
安装完成后mysql是没有启动的,运行mysql命令会提示如下错误:
ERROR 2002 (HY000): Can't connect to local MySQL server through socket '/var/lib/mysql/mysql.sock' (2)
可使用如下命令启动MySQL:
service mysql start
或者使用如下命令:
/etc/init.d/mysql start
可使用SET PASSWORD命令修改root用户的密码,参考如下:SET PASSWORD = PASSWORD('root123456')
8.登录MySQL
使用mysql命令登录MySQL服务器,运行MySQL的命令时,会提示需要设置root用户密码。
9.设置开机自启动
/etc/init.d/mysql start
设置完成后重启系统,使用natstat –nat命令可看到MySQL的3306端口。
10.至此已经安装好了mysql数据库,当然现在我们的数据库还不支持远程连接,远程连接会出现以下代码:1130,ERROR 1130: Host 192.168.0.10 is not allowed to connect to this MySQL server,可以通过以下以下来解决。
11.改表法:在本机登入mysql后,更改“mysql”数据库里的“user”表里的“host”项,从”localhost”改为'%'。
mysql>
mysql>use mysql
mysql>select 'host' from user where user='root
12.到此为止,mysql数据库在linux中安装完毕。
1、创建域(Domain)的方式:
Domain简单定义为:是一个逻辑管理单元,Domain下面包含着weblogic应用服务器中的所有东西,weblogic应用服务器的启动,停止都是以domain为单位进行管理的
windows下面可以直接在开始菜单安装程序中创建domain,如图所示:
linux下面可以直接进入weblogic安装目录中创建domain,具体位置:
weblogic11/wlserver_10.3/common/bin/config.sh
当然config.cmd即是windows的创建domain的方式了。
2、创建domain:
默认选中“创建新的Weblogic域”,点击“下一步”
“扩展现有的Weblogic域”是指对已经存在的域进行额外配置
3、选择域源:
默认选中“Basic Weblogic Server Domain……”,即创建基本的域。点击“下一步”
其它几种domain类型是针对特定应用的,如sip、webservice。
4、指定域名和位置:
输入域的名称“example”,域的位置默认是:
weblogic11\user_projects\domains。点击下一步。
域创建完成之后,会在该位置下创建以域名称(如:example)命名的文件夹。
5、配置管理员用户名和口令:
意思是管理domain(修改配置、启动、停止等维护 *** 作)的 *** 作账号
上图所示,默认的账号为weblogic,口令长度有8位限制。输入口令后点击下一步。
6、配置服务器启动模式和JDK:
上图所示,weblogic提供两种启动模式(开发模式、生产模式)。这里会涉及到一些细节。
如果是开发模式,启动domain是不需要输入管理账号、密码的,并且轮训部署的应用程序,如果有文件更新,会自动更新(传说中的热部署)。
如果是生产模式,启动domain必须输入管理账号、密码。为了提高性能,不会对应用程序进行轮训,而且建议使用原先bea自带的jrockit jdk作为运行的jdk(不过自从被oracle收购之后,安装目录下未提供jrockit jdk了(需要自行下载)。
如果选择生产模式,后续再细讲。
这里选择默认的“开发模式”,选择JDK之后,点击下一步。
7、选择可选配置:
上图所示,这里的配置是可选的,如果涉及到集群,可在这里配置。
直接点击下一步。
8、配置概要:
至此,已经完成了基本的配置,上图显示配置的概要信息,如域名、域类型、管理服务器名称等。点击“创建”按钮,进行domain的创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