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装的arch只有一个root用户,使用root用户来进行日常系统管理是很危险的事情,说不定哪天手抖输了个rm -rf /*然后你就呵呵了。所以我们通常用普通用户来进行日常使用,有需要的时候就用sudo来获取root权限。
首先添加一个用户,并把它加到wheel组
然后为这个用户设置密码
最后设置wheel组的用户能用sudo获取root权限:
现在我们就可以使用这个新用户了。执行exit退出root用户登录,然后用新的用户重新登录系统。
arch采用pacman来管理软件,常用的命令有:
记住pacman前面要加sudo。
archlinux采用滚动更新,也就是说只要配置好系统,以后就只需要隔三差五地Syyu一下就行了。这样你的arch永远都是最新版,一劳永逸,所以用arch的人都比较懒。
作为pacman的应用我们来玩两个简单的例子
安装完成后重新登录,输命令的时候就可以感受到效果咯,Tab补全大法好。如果还觉得不够的话可以试试zsh。
现在我们来安装一个小玩意
至于它是干啥的,试试就知道了
单纯的命令行看着总会很无聊,大多数人都希望安装图形界面吧。这里以Gnome3桌面为例介绍一下,其他如KDE Xfce LXDE的安装大同小异。
首先安装xorg-server,这是图形界面的基础。
然后安装对应的驱动程序,比如安装nvidia的显卡驱动:
具体的驱动程序请看 archwiki 。
当然,如果你觉得麻烦也可以把软件组xorg中的软件一股脑安上。
另外如果是你的arch是在virtualbox中安装的,那么你可以安装virtualbox-guest-utils这个软件组:
现在可以安装Gnome3桌面了。这一步当然是直接安装gnome这个软件组啦
为了让我们开机时能够进入图形界面,还需要把显示管理器GDM设置为开机启动。
现在重启系统,进入GDM,然后是输密码登录,就可以看到Gnome桌面了,就像这样:
这时候的系统是英文界面,可以在gnome的设置(桌面右键——seetings——users——language)里面改成中文,同时还要安装中文字体:
为了后面的使用方便我们还要安装文本编辑器gedit
yaourt相当于一个加强版的pacman,在pacman的基础上添加了对AUR的支持,并提供诸如彩色输出、交互式搜索模式等一系列实用功能。
要安装yaourt,首先添加archlinuxcn源:
现在可以安装yaourt了
yaourt的用法和pacman相似,只是不要加sudo而已,例如
作为yaourt的一个应用,我们来看看如何用aur来安装sogoupinyin输入法的。
最后为了让sogoupinyin输入法生效,还需要在.xproflie文件(如果这个文件没有就自己创建)加入下面的内容:
并执行如下命令(因为命令太长一行输不下所以用 \ 分成多行):
gnome软件组中有一个epiphany浏览器,不过貌似并没有什么用,推荐用Chrome或者Firefox。
卸载epiphany浏览器
安装Chrome
安装Firefox
arch命令是linux下的一个命令,它主要有一个功能,具体介绍如下:arch命令一般是用来显示当前主机的硬件结构类型,此外,arch命令的输出的结果主要有i386、i486、mips、alpha等
Arch Linux是朝向轻量(lightweight)以及简单(simple)的Linux发行版。其中“简单”(Simplicity)被定义为“避免不必要或复杂的修改”,也就是说,是由开发者角度定义,而非用户角度思考。 因此,受到了许多开发者的喜爱。作为小白的我,本着对技术的好奇心。也学习一下它的简单玩法。本文纯小白文。欢迎阅读......
kernel:基于Arch——linux archlinux-2016.09.03-dual.iso
环境:VMware Workstation12
与其他发行版本的linux的分区不同,Arch的磁盘分区采用纯命令行的 *** 作(包括以后的安装过程)。参阅 Arch Wiki 里的相关内容。
这里我们以gdisk(GPT下的fdisk)来进行磁盘分区。
在VM里创建了虚拟机后,开启虚拟机,进入了命令行,此时可以查看当前的分区内容,命令:
此时,可以看到系统的主分区,一般为sda(sdx)。
开始进行分区: 命令:
进入交互模式:
此时输入n可以开始添加分区,逐次选择分区号,起始扇区,终止扇区和文件系统类型(hex code)。 以分区1:boot,分区2:swap,分区3:根分区,分区4:home。
eg:boot分区
(1).分区的分区号默认为1 (boot)
(2).起始扇区选择默认
(3).终止扇区设置为"+300M",表示大小为300M
(4).hex code选默认(8300)表示为"Linux File System",如果是swaq分区时则要设置为(8200)表示为swap分区
依次设置完毕后,在交互模式下键入 p 可以查看分区的详细信息,确认后可以键入 w 将分区信息写入磁盘。
设置完毕后 Ctrl+c 退出交互模式,回到命令行,首先我们要将boot分区的格式设置为EFI System, 可以使用命令:
分区完成之后,可以开始下一步
上一步我们完成了分区,sda1~4 分别对应boot,swap,/根目录,home。首先格式化一般的存储目录。 命令:
对于交换分区使用mkswqp命令设置格式
设置完毕之后,我们将分区挂载到文件系统上,命令:
其中挂载swap分区的命令有点不同,另外,在挂载之前应先创建好相关的目录,命令:
此时挂载完毕。
此时我们使用pacstrap命令从网上安装基础包和基础开发包,在这一步之前,由于软件源的原因,我们要想完成的速度快,需要更改源。
将其他地区的源删除,保留中国地区的,建议使用阿里云或者163的源在最前面。
好了开始安装,命令:
等待一段时间(30m)左右,即可安装完毕。
此时我们要首先设置硬件启动时自动挂载分区,否则进入系统。 命令:
fstab文件的作用就是,启动时自动挂载磁盘分区,并检测交换分区(swap)
系统安装完毕之后,会需要引导来进入 *** 作系统,常见的引导有grup和syslinux,此处我们选择Syslinux。它的相关配置可以查阅 Syslinux Wiki
首先安装syslinux, 命令:
自动配置syslinux, 命令:
安装完成后,键入命令:*****
进行配置语言、时区等,其中选择语言时需要修改文件 /etc/locale.gen 建议选择英文,避免命令行乱码。
然后需要修改syslinux的配置信息,在 /boot/syslinux/syslinux.cfg 文件中有一些xxx.c32模块,需要把对应的 /usr/lib/syslinux/bios/XXX.c32 复制到 /boot/syslinux/ 目录下。 主要应该有四个menu.c32、vesamenu.c32、 reboot.c32、 hdt.c32。
在运行命令:
此时bootloder安装完毕,此后需要增加一个启动系统的指令 即gptmbr.bin, 命令:
最后,初始化磁盘环境, 命令:
退出chroot, 命令: exit 。取消挂载,并重启,命令:
重启后就可以通过syslinux引导进入arch-linux的系统了,此时的用户为root,不需要密码。当前系统只有tty(即黑窗口),并无桌面环境。
好啦,第一次先进行这么多, 下一次再对我们的arch-linux进行进一步完善。呜啦啦啦未完待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