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环境下搭建NFS服务

Linux 环境下搭建NFS服务,第1张

NFS(Network File System),网络文件存储系统,它最早是由 Sun 公司开发的,也是 FreeBSD 支持的文件系统中的一个,它允许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通过TCP/IP 网络共享资源。通过 NFS 协议,我们本地 NFS 的客户端应用可以透明的读写位于服务端 NFS 服务器上的文件,就像访问本地文件一样方便。简单的理解,NFS 就是可以透过网络,让不同的主机,不同的 *** 作系统可以共享存储的服务。

NFS 在文件传送或信息传送过程中依赖 RPC(Remote Procedure Call)协议,即远程过程调用,NFS的各项功能都必须向 RPC 来注册,如此一来 RPC 才能了解 NFS 这服务的各项功能 Port,PID,NFS 在服务器所监听的 IP 等,而客户端才能透过 RPC 的询问找到正确对应的端口,所以 NFS 必须要有 RPC 存在是才能成功的提供服务,简单的理解二者关系:NFS 是一个文件存储系统,而 RPC 是负责信息的传输。

通过上面的简介,我们知道 NFS 服务需要依赖 RPC 服务,所以这里 NFS 服务端需要安装 rpcbind 和 nfs-utils ,客户端只需要安装 nfs-utils 即可,由于我们选用 CentOS 系统,所以可以使用 yum 快速的安装。

然后安装 NFS 服务

另:Ubuntu 16.04 安装命令

我们在服务端创建一个共享目录 /data/share ,作为客户端挂载在远端入口,然后设置权限

然后,修改 NFS 配置文件 /etx/exports

说明一下,这里配置后边有很多参数,每个参数有不同的含义,具体可以参考下边。此处,我配置了将 /data/share 文件目录设置为允许IP为 192.168.0.0/24 区间的客户端挂载。然后,如果客户端IP不在该区间也想要挂载的话,可以设置IP区间更大或者设置为 * 即允许所有客户端挂载,例如: /home *(ro, sync,insecure,no_root_squash) 设置 /home 目录允许所有客户端只读挂载。

接下来,我们先启动 RPC 服务

我们发现,启动了 NFS 服务后,RPC 注册的端口列表明显增多。现在服务端都启动起来了,在服务端看下是否正确加载了设置的 /etc/exports 配置

最后,在另一台Linux虚拟机上测试一下,是否能够正确挂载。首先,我们可以在客户端查看下NFS服务端设置可共享的目录信息

然后,在客户端创建挂载目录/share

最后,挂载远端目录到本地 /share 目录

可以看到,可以正确将远端 NFS 目录挂载到本地。注意:挂载点 /share 目录必须已经存在,而且目录中没有文件或子目录

最后,我们在 NFS 服务端 /data/share 目录下创建一个文件,看下客户端能否正确读取并修改

都可以了,这里因为上面设置了 NFS 远端目录权限为 rw 拥有读写权限,如果设置为 ro ,那么客户端只能读取,不能写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合理配置。

NFS 默认使用 UDP协议进行挂载,为了提供 NFS 的稳定性,可以使用 TCP 协议挂载,那么客户端挂载命令如下:

最后,卸载命令

学习Linux步骤:

1、先了解了解基础吧,找一本薄一点的,浅一点的书,了解一下什么是linux。有个基本了解即可。不建议马上看《鸟哥的Linux私房菜》,这本书很不错,如果你了解linux基础之后再看,对你可以说是不受益匪浅都不行。没基础看《鸟哥的Linux私房菜》比较痛苦,内容很多。

2、了解之后,在自己电脑上弄个虚拟机,装上linux系统(redhat或ubuntu都行)。专攻《鸟哥的Linux私房菜》。当你把这本书攻下来时,才知道原来命令行并不可怕,自己打着打着就很长啦。

学linux最主要靠实践,不实践,只看书对你没好处的哦。自己在虚拟机上慢慢玩吧,玩多了就知道咋回事啦。不懂的多找资料弄懂,弄懂之后再实践,这才会有收获。

NAS 的中文名称是网络附加存储,是基于硬盘的专业存储技术。它可以直接接入计算机网络,为各种 *** 作系统的客户端提供集中式的数据存取服务。

NAS支持NFS协议,Linux *** 作系统也是支持NFS协议的,可以直接在Linux里面挂载NAS共享出来的NFS目录,把数据直接拷贝到NAS上。

比如NAS服务器的地址是10.0.0.111,在Linux上:

# mount 10.0.0.111:/sharefolder /mnt

# cp -r /des /mnt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61530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6
下一篇 2023-03-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