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给你讲了软中断的基本原理,我们先来简单复习下。
中断是一种异步的事件处理机制,用来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中断事件发生,会触发执行中断处理程序,而中断处理程序被分为上半部和下半部这两个部分。
Linux 中的软中断包括网络收发、定时、调度、RCU 锁等各种类型,我们可以查看 proc 文件系统中的 /proc/softirqs ,观察软中断的运行情况。
在 Linux 中,每个 CPU 都对应一个软中断内核线程,名字是 ksoftirqd/CPU 编号。当软中断事件的频率过高时,内核线程也会因为 CPU 使用率过高而导致软中断处理不及时,进而引发网络收发延迟、调度缓慢等性能问题。
软中断 CPU 使用率过高也是一种最常见的性能问题。今天,我就用最常见的反向代理服务器 Nginx 的案例,教你学会分析这种情况。
接下来的案例基于 Ubuntu 18.04,也同样适用于其他的 Linux 系统。我使用的案例环境是这样的:
这里我又用到了三个新工具,sar、 hping3 和 tcpdump,先简单介绍一下:
本次案例用到两台虚拟机,我画了一张图来表示它们的关系。
你可以看到,其中一台虚拟机运行 Nginx ,用来模拟待分析的 Web 服务器;而另一台当作 Web 服务器的客户端,用来给 Nginx 增加压力请求。使用两台虚拟机的目的,是为了相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接下来,我们打开两个终端,分别 SSH 登录到两台机器上,并安装上面提到的这些工具。
同以前的案例一样,下面的所有命令都默认以 root 用户运行,如果你是用普通用户身份登陆系统,请运行 sudo su root 命令切换到 root 用户。
安装完成后,我们先在第一个终端,执行下面的命令运行案例,也就是一个最基本的 Nginx 应用:
然后,在第二个终端,使用 curl 访问 Nginx 监听的端口,确认 Nginx 正常启动。假设 192.168.58.99 是 Nginx 所在虚拟机的 IP 地址,运行 curl 命令后你应该会看到下面这个输出界面:
接着,还是在第二个终端,我们运行 hping3 命令,来模拟 Nginx 的客户端请求:
现在我们再回到第一个终端,你应该发现了异常。是不是感觉系统响应明显变慢了,即便只是在终端中敲几个回车,都得很久才能得到响应?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虽然在运行 hping3 命令时,我就已经告诉你,这是一个 SYN FLOOD 攻击,你肯定也会想到从网络方面入手,来分析这个问题。不过,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没人直接告诉你原因。
所以,我希望你把 hping3 模拟 SYN FLOOD 这个 *** 作暂时忘掉,然后重新从观察到的问题开始,分析系统的资源使用情况,逐步找出问题的根源。
那么,该从什么地方入手呢?刚才我们发现,简单的 SHELL 命令都明显变慢了,先看看系统的整体资源使用情况应该是个不错的注意,比如执行下 top 看看是不是出现了 CPU 的瓶颈。我们在第一个终端运行 top 命令,看一下系统整体的资源使用情况。
这里你有没有发现异常的现象?我们从第一行开始,逐个看一下:
那为什么系统的响应变慢了呢?既然每个指标的数值都不大,那我们就再来看看,这些指标对应的更具体的含义。毕竟,哪怕是同一个指标,用在系统的不同部位和场景上,都有可能对应着不同的性能问题。
仔细看 top 的输出,两个 CPU 的使用率虽然分别只有 3.3% 和 4.4%,但都用在了软中断上;而从进程列表上也可以看到,CPU 使用率最高的也是软中断进程 ksoftirqd。看起来,软中断有点可疑了。
根据上一期的内容,既然软中断可能有问题,那你先要知道,究竟是哪类软中断的问题。停下来想想,上一节我们用了什么方法,来判断软中断类型呢?没错,还是 proc 文件系统。观察 /proc/softirqs 文件的内容,你就能知道各种软中断类型的次数。
不过,这里的各类软中断次数,又是什么时间段里的次数呢?它是系统运行以来的累积中断次数。所以我们直接查看文件内容,得到的只是累积中断次数,对这里的问题并没有直接参考意义。因为,这些中断次数的变化速率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那什么工具可以观察命令输出的变化情况呢?我想你应该想起来了,在前面案例中用过的 watch 命令,就可以定期运行一个命令来查看输出;如果再加上 -d 参数,还可以高亮出变化的部分,从高亮部分我们就可以直观看出,哪些内容变化得更快。
比如,还是在第一个终端,我们运行下面的命令:
通过 /proc/softirqs 文件内容的变化情况,你可以发现, TIMER(定时中断)、NET_RX(网络接收)、SCHED(内核调度)、RCU(RCU 锁)等这几个软中断都在不停变化。
其中,NET_RX,也就是网络数据包接收软中断的变化速率最快。而其他几种类型的软中断,是保证 Linux 调度、时钟和临界区保护这些正常工作所必需的,所以它们有一定的变化倒是正常的。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从网络接收的软中断着手,继续分析。既然是网络接收的软中断,第一步应该就是观察系统的网络接收情况。这里你可能想起了很多网络工具,不过,我推荐今天的主人公工具 sar 。
sar 可以用来查看系统的网络收发情况,还有一个好处是,不仅可以观察网络收发的吞吐量(BPS,每秒收发的字节数),还可以观察网络收发的 PPS,即每秒收发的网络帧数。
我们在第一个终端中运行 sar 命令,并添加 -n DEV 参数显示网络收发的报告:
对于 sar 的输出界面,我先来简单介绍一下,从左往右依次是:
我们具体来看输出的内容,你可以发现:
从这些数据,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的地方?
既然怀疑是网络接收中断的问题,我们还是重点来看 eth0 :接收的 PPS 比较大,达到 12607,而接收的 BPS 却很小,只有 664 KB。直观来看网络帧应该都是比较小的,我们稍微计算一下,664*1024/12607 = 54 字节,说明平均每个网络帧只有 54 字节,这显然是很小的网络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小包问题。
那么,有没有办法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网络帧,以及从哪里发过来的呢?
使用 tcpdump 抓取 eth0 上的包就可以了。我们事先已经知道, Nginx 监听在 80 端口,它所提供的 HTTP 服务是基于 TCP 协议的,所以我们可以指定 TCP 协议和 80 端口精确抓包。
接下来,我们在第一个终端中运行 tcpdump 命令,通过 -i eth0 选项指定网卡 eth0,并通过 tcp port 80 选项指定 TCP 协议的 80 端口:
从 tcpdump 的输出中,你可以发现
再加上前面用 sar 发现的, PPS 超过 12000 的现象,现在我们可以确认,这就是从 192.168.0.2 这个地址发送过来的 SYN FLOOD 攻击。
到这里,我们已经做了全套的性能诊断和分析。从系统的软中断使用率高这个现象出发,通过观察 /proc/softirqs 文件的变化情况,判断出软中断类型是网络接收中断;再通过 sar 和 tcpdump ,确认这是一个 SYN FLOOD 问题。
SYN FLOOD 问题最简单的解决方法,就是从交换机或者硬件防火墙中封掉来源 IP,这样 SYN FLOOD 网络帧就不会发送到服务器中。
案例结束后,也不要忘了收尾,记得停止最开始启动的 Nginx 服务以及 hping3 命令。
在第一个终端中,运行下面的命令就可以停止 Nginx 了:
软中断 CPU 使用率(softirq)升高是一种很常见的性能问题。虽然软中断的类型很多,但实际生产中,我们遇到的性能瓶颈大多是网络收发类型的软中断,特别是网络接收的软中断。
在碰到这类问题时,你可以借用 sar、tcpdump 等工具,做进一步分析。
有同学说在查看软中断数据时会显示128个核的数据,我的也是,虽然只有一个核,但是会显示128个核的信息,用下面的命令可以提取有数据的核,我的1核,所以这个命令只能显示1核,多核需要做下修改
watch -d "/bin/cat /proc/softirqs | /usr/bin/awk 'NR == 1{printf "%13s %s\n"," ",$1}NR >1{printf "%13s %s\n",$1,$2}'"
中断是系统用来响应硬件设备请求的一种机制,它会打断进程的正常调度和执行,然后调用内核中的中断处理程序来响应设备的请求。
你可能要问了,为什么要有中断呢?我可以举个生活中的例子,让感受一下中断的魅力。
比如你订了一份外卖,但是不确定外卖什么时候送到,也没有别的方法了解外卖的进度,但是,配送员送外卖是不等人的,到了你这儿没人取的话,就直接走人了,所以你只能苦苦等着,时不时去门口看看外卖送到没,而不能干其他事情。
不过呢,如果在订外卖的时候,你就跟配送员约定好,让他送到后给你打个电话,那你就不用苦苦等待了,就可以去忙别的事情,直到电话一响,接电话、取外卖就可以了。
这里的“打电话”,其实就是一个中断。没接到电话的时候,你可以做其他的事情;只有接到了电话(也就是发生中断),你才要进行另一个动作:取外卖。
这个例子你就可以发现, 中断其实是一种异步的事件处理机制,可以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由于中断处理程序会打断其他进程的运行,所以, 为了减少对正常进程运行调度的影响,中断处理程序就需要尽可能快地运行。 如果中断本身要做的事情不多,那么处理起来也不会有太大问题;但如果中断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中断服务程序就有可能要运行很长时间。
特别是,中断处理程序在响应中断时,还会临时关闭中断。这就会导致上一次中断处理完成之前,其他中断都不能响应,也就是说中断有可能会丢失。
那么还是以取外卖为例。假如你订了 2 份外卖,一份主食和一份饮料,并且是由 2 个不同的配送员来配送。这次你不用时时等待着,两份外卖都约定了电话取外卖的方式。但是,问题又来了。
当第一份外卖送到时,配送员给你打了个长长的电话,商量发票的处理方式。与此同时,第二个配送员也到了,也想给你打电话。
但是很明显,因为电话占线(也就是关闭了中断响应),第二个配送员的电话是打不通的。所以,第二个配送员很可能试几次后就走掉了(也就是丢失了一次中断)。
如果你弄清楚了“取外卖”的模式,那对系统的中断机制就很容易理解了。事实上,为了解决中断处理程序执行过长和中断丢失的问题,Linux 将中断处理过程分成了两个阶段,也就是 上半部和下半部:
比如说前面取外卖的例子,上半部就是你接听电话,告诉配送员你已经知道了,其他事儿见面再说,然后电话就可以挂断了;下半部才是取外卖的动作,以及见面后商量发票处理的动作。
这样,第一个配送员不会占用你太多时间,当第二个配送员过来时,照样能正常打通你的电话。
除了取外卖,我再举个最常见的网卡接收数据包的例子,让你更好地理解。
网卡接收到数据包后,会通过 硬件中断 的方式,通知内核有新的数据到了。这时,内核就应该调用中断处理程序来响应它。你可以自己先想一下,这种情况下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分别负责什么工作呢?
对上半部来说,既然是快速处理,其实就是要把网卡的数据读到内存中,然后更新一下硬件寄存器的状态(表示数据已经读好了),最后再发送一个 软中断 信号,通知下半部做进一步的处理。
而下半部被软中断信号唤醒后,需要从内存中找到网络数据,再按照网络协议栈,对数据进行逐层解析和处理,直到把它送给应用程序。
所以,这两个阶段你也可以这样理解:
实际上,上半部会打断 CPU 正在执行的任务,然后立即执行中断处理程序。而下半部以内核线程的方式执行,并且每个 CPU 都对应一个软中断内核线程,名字为 “ksoftirqd/CPU 编号”,比如说, 0 号 CPU 对应的软中断内核线程的名字就是 ksoftirqd/0。
不过要注意的是,软中断不只包括了刚刚所讲的硬件设备中断处理程序的下半部,一些内核自定义的事件也属于软中断,比如内核调度和 RCU 锁(Read-Copy Update 的缩写,RCU 是 Linux 内核中最常用的锁之一)等。
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前面提到过的 proc 文件系统。它是一种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进行通信的机制,可以用来查看内核的数据结构,或者用来动态修改内核的配置。其中:
运行下面的命令,查看 /proc/softirqs 文件的内容,你就可以看到各种类型软中断在不同 CPU 上的累积运行次数:
在查看 /proc/softirqs 文件内容时,你要特别注意以下这两点。
第一,要注意软中断的类型,也就是这个界面中第一列的内容。从第一列你可以看到,软中断包括了 10 个类别,分别对应不同的工作类型。比如 NET_RX 表示网络接收中断,而 NET_TX 表示网络发送中断。
第二,要注意同一种软中断在不同 CPU 上的分布情况,也就是同一行的内容。正常情况下,同一种中断在不同 CPU 上的累积次数应该差不多。比如这个界面中,NET_RX 在 CPU0 和 CPU1 上的中断次数基本是同一个数量级,相差不大。
不过你可能发现,TASKLET 在不同 CPU 上的分布并不均匀。TASKLET 是最常用的软中断实现机制,每个 TASKLET 只运行一次就会结束 ,并且只在调用它的函数所在的 CPU 上运行。
因此,使用 TASKLET 特别简便,当然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由于只在一个 CPU 上运行导致的调度不均衡,再比如因为不能在多个 CPU 上并行运行带来了性能限制。
另外,刚刚提到过,软中断实际上是以内核线程的方式运行的,每个 CPU 都对应一个软中断内核线程,这个软中断内核线程就叫做 ksoftirqd/CPU 编号。那要怎么查看这些线程的运行状况呢?
其实用 ps 命令就可以做到,比如执行下面的指令:
注意,这些线程的名字外面都有中括号,这说明 ps 无法获取它们的命令行参数(cmline)。一般来说,ps 的输出中,名字括在中括号里的,一般都是内核线程。
Linux 中的中断处理程序分为上半部和下半部:
上半部对应硬件中断,用来快速处理中断。
下半部对应软中断,用来异步处理上半部未完成的工作。
Linux 中的软中断包括网络收发、定时、调度、RCU 锁等各种类型,可以通过查看 /proc/softirqs 来观察软中断的运行情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