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基本类型:所有的基本类型都有相应的对齐参数,编译器在编译时,会用全局的对齐参数和当前类型的对齐参数中较小的一个进行对齐。比如,编译时指定按8bytes对齐(用#pragma pack(8)实现之),可是由于一个char变量的大小为一个byte,所以最后还是按1byte对齐。
b. 复合类型:复合类型的对齐原则,就是取其成员变量数据类型的字节数的最大者和在编译时指定的对齐数两者之间较小的字节数进行对齐。如果没有用诸如#pragma pack指定全局对齐数,则该复合类型的对齐数就是其成员变量数据类型字节数之最大者。
VC和GCC默认的都是4字节对齐,编程中可以使用#pragma pack(n)指定对齐模数。出现以上差异的原因在于,VC和GCC中对于double类型的对齐方式不同。Win32平台下的微软VC编译器在默认情况下采用如下的对齐规则: 任何基本数据类型T的对齐模数就是T的大小,即sizeof(T)。比如对于double类型(8字节),就要求该类型数据的地址总是8的倍数,而char类型数据(1字节)则可以从任何一个地址开始。
Linux下的GCC奉行的是另外一套规则:任何2字节大小(包括单字节吗?)的数据类型(比如short)的对齐模数是2,而其它所有超过2字节的数据类型(比如long,double)都以4为对齐模数。
复杂类型(如结构)的默认对齐方式是它最长的成员的对齐方式,这样在成员是复杂类型时,可以最小化长度。
struct{char a;double b;}
在VC中,因为结构中存在double和char,按照最长数据类型对齐,char只占1B,但是加上后面的double所占空间超过8B,所以char独占8B;而double占8B,一共16Byte。
在GCC中,double长度超过4字节,按照4字节对齐,原理同上,不过char占4字节,double占两个4字节,一共12Byte。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