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rnel/panic.c:panic():
#ifdef CONFIG_DEBUG_BUGVERBOSE
/*
* Avoid nested stack-dumping if a panic occurs during oops processing
*/
if (!test_taint(TAINT_DIE) &&oops_in_progress <= 1)
dump_stack()
#endif
而dump_stack()调用关系如下:
dump_stack() -->__dump_stack() -->show_stack() -->dump_backtrace()
dump_backtrace()会打印整个回调,例如:
[<001360ac>] (unwind_backtrace+0x0/0xf8) from [<00147b7c>] (warn_slowpath_common+0x50/0x60)
[<00147b7c>] (warn_slowpath_common+0x50/0x60) from [<00147c40>] (warn_slowpath_null+0x1c/0x24)
[<00147c40>] (warn_slowpath_null+0x1c/0x24) from [<0014de44>] (local_bh_enable_ip+0xa0/0xac)
[<0014de44>] (local_bh_enable_ip+0xa0/0xac) from [<0019594c>] (bdi_register+0xec/0x150)
通常,上面的回调会打印出出错的地址。
解决方案
通过分析,要快速定位出错的代码行,其实就是快速查找到出错的地址对应的代码?
相应的工具有addr2line, gdb, objdump等,这几个工具在How to read a Linux kernel panic?都有介绍,我们将针对上面的实例做更具体的分析。
需要提到的是,代码的实际运行是不需要符号的,只需要地址就行。所以如果要调试代码,必须确保调试符号已经编译到内核中,不然,回调里头打印的是一堆地址,根本看不到符号,那么对于上面提到的情况二而言,将无法准确定位问题。
情况一
在代码编译连接时,每个函数都有起始地址和长度,这个地址是程序运行时的地址,而函数内部,每条指令相对于函数开始地址会有偏移。那么有了地址以后,就可以定位到该地址落在哪个函数的区间内,然后找到该函数,进而通过计算偏移,定位到代码行。
情况二
但是,如果拿到的日志文件所在的系统版本跟当前的代码版本不一致,那么编译后的地址就会有差异。那么简单地直接通过地址就可能找不到原来的位置,这个就可能需要回调里头的函数名信息。先通过函数名定位到所在函数,然后通过偏移定位到代码行。
Panic()函数(实际上是User::Panic())是当系统发现无法继续运行下去的故障时将调用它,会导致程序中止,然后由系统显示错误号。内核的panic 函数(即panic())的程序代码 就放在内核源码树里的kernel/panic.c 文件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