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读串口一直返回最后一包数据

linux读串口一直返回最后一包数据,第1张

如果 Linux 在读取串口数据时一直返回最后一个数据包,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数据没有被清空:在每次读取完数据之后,需要把读取到的数据清空,否则下次读取时就会读到上次未清空的数据。可以使用`memset`函数把缓冲区清空。

2. 缓冲区溢出:当读取速度比串口接收速率快时,会造成数据的积累,导致缓冲区溢出。可以考虑增加读取间隔时间,或者增加缓冲区大小来解决该问题。

3. 波特率设置错误:如果波特率设置不正确,会导致传输数据出错。可以在代码中检查波特率是否与硬件匹配。

4. 串口状态错误:如果串口状态不正确,也会导致数据读取失败。可以使用`tcgetattr`函数获取当前的串口属性,然后再设置正确的属性。

需要进一步调试和分析才能确定具体原因。建议使用调试器或打印调试信息来进行排查。

memset((void *)&(server_address.sin_zero), 0, sizeof(server_address.sin_zero))

参数不一致

姓名:冯成 学号:19020100164 学院:丁香二号书院

转自:https://feixiaoxing.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7229483

【嵌牛导读】本文将介绍linux下的C语言开发中的管道通信

【嵌牛鼻子】linux C语言 管道通信

【嵌牛提问】linux下的C语言开发中的管道通信是什么?

Linux系统本身为进程间通信提供了很多的方式,比如说管道、共享内存、socket通信等。管道的使用十分简单,在创建了匿名管道之后,我们只需要从一个管道发送数据,再从另外一个管道接受数据即可。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t pipe_default[2] 

int main()

{

    pid_t pid

    char buffer[32]

    memset(buffer, 0, 32)

    if(pipe(pipe_default) <0)

    {

        printf("Failed to create pipe!\n")

        return 0

    }

    if(0 == (pid = fork()))

    {

        close(pipe_default[1])

        sleep(5)

        if(read(pipe_default[0], buffer, 32) >0)

        {

            printf("Receive data from server, %s!\n", buffer)

        }

        close(pipe_default[0])

    }

    else

    {

        close(pipe_default[0])

        if(-1 != write(pipe_default[1], "hello", strlen("hello")))

        {

            printf("Send data to client, hello!\n")

        }

        close(pipe_default[1])

        waitpid(pid, NULL, 0)

    }

    return 1

}

    下面我们就可以开始编译运行了,老规矩分成两步骤进行:(1)输入gcc pipe.c -o pipe;(2)然后输入./pipe,过一会儿你就可以看到下面的打印了。

[test@localhost pipe]$ ./pipe

Send data to client, hello!

Receive data from server, hello!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72146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3
下一篇 2023-04-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