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iostat命令详解

Linux iostat命令详解,第1张

参数 -d 表示,显示设备(磁盘)使用状态;-k某些使用block为单位的列强制使用Kilobytes为单位;1 10表示,数据显示每隔1秒刷新一次,共显示10次。

%user:CPU处在用户模式下的时间百分比。

%nice:CPU处在带NICE值的用户模式下的时间百分比。

%system:CPU处在系统模式下的时间百分比。

%iowait:CPU等待输入输出完成时间的百分比。

%steal:管理程序维护另一个虚拟处理器时,虚拟CPU的无意识等待时间百分比。

%idle:CPU空闲时间百分比。

disk属性值说明:

rrqm/s: 每秒进行 merge 的读 *** 作数目。即 rmerge/s

wrqm/s: 每秒进行 merge 的写 *** 作数目。即 wmerge/s

r/s: 每秒完成的读 I/O 设备次数。即 rio/s

w/s: 每秒完成的写 I/O 设备次数。即 wio/s

rsec/s: 每秒读扇区数。即 rsect/s

wsec/s: 每秒写扇区数。即 wsect/s

rkB/s: 每秒读K字节数。是 rsect/s 的一半,因为每扇区大小为512字节。

wkB/s: 每秒写K字节数。是 wsect/s 的一半。

avgrq-sz: 平均每次设备I/O *** 作的数据大小 (扇区)。

avgqu-sz: 平均I/O队列长度。

await: 平均每次设备I/O *** 作的等待时间 (毫秒)。

svctm: 平均每次设备I/O *** 作的服务时间 (毫秒)。

%util: 一秒中有百分之多少的时间用于 I/O *** 作,即被io消耗的cpu百分比

上面看到,磁盘每秒传输次数平均约400;每秒磁盘读取约5MB,写入约1MB。

可以看到磁盘的平均响应时间<5ms,磁盘使用率>80。磁盘响应正常,但是已经很繁忙了(主要是看%util和svctm)。

        如果 %util 接近 100%,说明产生的I/O请求太多,I/O系统已经满负荷,该磁盘可能存在瓶颈。 idle小于70% IO压力就较大了,一般读取速度有较多的wait。

同时可以结合vmstat 查看查看b参数(等待资源的进程数)和wa参数(IO等待所占用的CPU时间的百分比,高过30%时IO压力高)。

        另外 await 的参数也要多和 svctm 来参考。差的过高就一定有 IO 的问题。avgqu-sz 也是个做 IO 调优时需要注意的地方,这个就是直接每次 *** 作的数据的大小,如果次数多,但数据拿的小的话,其实 IO 也会很小。如果数据拿的大,才IO 的数据会高。也可以通过 avgqu-sz × ( r/s or w/s ) = rsec/s or wsec/s。也就是讲,读定速度是这个来决定的。

svctm 一般要小于 await (因为同时等待的请求的等待时间被重复计算了),svctm 的大小一般和磁盘性能有关,CPU/内存的负荷也会对其有影响,请求过多也会间接导致 svctm 的增加。await 的大小一般取决于服务时间(svctm) 以及 I/O 队列的长度和 I/O 请求的发出模式。如果 svctm 比较接近 await,说明 I/O 几乎没有等待时间;如果 await 远大于 svctm,说明 I/O 队列太长,应用得到的响应时间变慢,如果响应时间超过了用户可以容许的范围,这时可以考虑更换更快的磁盘,调整内核 elevator 算法,优化应用,或者升级 CPU。

参考资料:

http://blog.csdn.net/gxiaop/article/details/55098842

http://www.orczhou.com/index.php/2010/03/iostat-detail/

Linux系统出现了性能问题,一般我们可以通过top.iostat,vmstat等命令来查看初步定位问题。其中iostat可以给我们提供丰富的IO状态数据。 www.jb51.net

iostat结果分析

[kefu@SZ-8 linux]$ iostat -x -k

Linux 2.6.18-128.el5_cyou_1.0 (SZ-8.30) 09/08/2011

avg-cpu: %user %nice %system %iowait %steal %idle

16.58 0.00 2.79 0.46 0.00 80.16

Device: rrqm/s wrqm/s r/s w/s rkB/s wkB/s avgrq-sz avgqu-sz await svctm %util

sda 0.06 29.28 0.22 37.14 10.21 265.68 14.77 0.02 0.51 0.15 0.55

sda1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0.79 0.00 2.66 2.43 0.00

sda2 0.01 0.78 0.10 0.36 0.81 4.58 23.51 0.00 1.21 0.84 0.04

sda3 0.03 15.17 0.09 35.39 8.98 202.24 11.91 0.01 0.26 0.12 0.44

sda4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2.00 0.00 33.33 33.33 0.00

sda5 0.01 1.59 0.03 0.51 0.34 8.40 32.20 0.00 1.19 0.58 0.03

sda6 0.00 0.00 0.00 0.12 0.00 0.48 8.18 0.00 5.02 4.53 0.05

sda7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45.00 0.00 5.52 3.04 0.00

sda8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40.88 0.00 7.62 6.03 0.00

sda9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39.71 0.00 7.37 5.83 0.00

sda1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37.57 0.00 5.70 3.54 0.00

sda11 0.00 11.74 0.01 0.76 0.08 49.97 131.48 0.01 10.74 0.57 0.04

sdb 0.01 3.91 20.24 20.21 1262.95 1853.94 154.09 0.52 12.84 1.97 7.95

rrqm/s:每秒进行merge的读 *** 作数目。即delta(rmerge)/s

wrqm/s:每秒进行merge的写 *** 作数目。即delta(wmerge)/s

r/s:每秒完成的读I/O设备次数。即delta(rio)/s

w/s:每秒完成的写I/0设备次数。即delta(wio)/s

rsec/s:每秒读扇区数。即delta(rsect)/s

wsec/s:每秒写扇区数。即delta(wsect)/s

rKB/s:每秒读K字节数。是rsec/s的一半,因为每扇区大小为512字节

wKB/s:每秒写K字节数。是wsec/s的一半

avgrq-sz:平均每次设备I/O *** 作的数据大小(扇区)。即delta(rsect+wsect)/delta(rio+wio)

avgqu-sz:平均I/O队列长度。即delta(aveq)/s/1000(因为aveq的单位为毫秒)

await:平均每次设备I/O *** 作的等待时间(毫秒)。即delta(ruse+wuse)/delta(rio+wio)

svctm:平均每次设备I/O *** 作的服务时间(毫秒)。即delta(use)/delta(rio+wio)

%util:一秒中有百分之多少的时间用于I/O *** 作,或者说一秒中有多少时间I/O队列是非空的。即delta(usr)/s/1000(因为use的单位为毫秒)

如果%util接近100%,说明产生的I/O请求太多,I/O系统已经满负载,该磁盘可能存在瓶颈。

比较重要的参数

%util:一秒中有百分之多少的时间用于I/O *** 作,或者说一秒中有多少时间I/O队列是非空的

svctm:平均每次设备I/O *** 作的服务时间

await:平均每次设备I/O *** 作的等待时间

avgqu-sz:平均I/O队列长度

如果%util接近100%,表明I/O请求太多,I/O系统已经满负荷,磁盘可能存在瓶颈,一般%util大于70%,I/O压力就比较大,读取速度有较多的wait。

同时可以结合vmstat查看查看b参数(等待资源的进程数)和wa参数(I/O等待所占用的CPU时间的百分比,高过30%时I/O压力高)

await的大小一般取决于服务时间(svctm)以及I/O队列的长度和I/O请求的发出模式。如果svctm比较接近await,说明I/O几乎没有等待时间如果

await远大于svctm,说明I/O队列太长,应用得到的响应时间变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72265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3
下一篇 2023-04-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