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以下命令修改CPU性能模式
安装CPU模式图形化切换器
安装CPU模式无图形化切换器
PS.图形化切换器主要用于转换CPU模式(省电模式和性能模式),无图形化切换器主要用于查看CPU当前频率
常用模式介绍:
balanced
它的目的是成为性能和功耗之间的折衷。它试图尽量使用自动调节。它有好的结果对于大多数负载。唯一的缺点是增加了延迟。在当前调释放它使CPU、磁盘、音频和视频插件和激活ondemand调控器。radeon_powersave设置为自动。
latency-performance
低延迟的性能模式。它禁用电能节约机制,使sysctl设置提高延迟。CPU调节器将性能低的CPU锁定C状态(通过PM QoS)。
throughput-performance
高吞吐量优化模式。它禁用电能节约机制,使sysctl设置提高吞吐量性能的磁盘、网络IO和转向最后期限的调度器。CPU调试器设置为性能模式。
virtual-guest
基于企业存储配置文件,在其他任务,增加虚拟内存swappiness和减少磁盘预读值。它没有禁用磁盘屏障。
oracle
基于throughput-performance模式,它另外禁用透明的巨大的页面和修改内核参数相关的一些其他性能。这个配置文件是由tuned-profiles-oracle包。在6.8及以后版本可用。
cpu上下文是指cpu在运行任何任务之前都要依赖的环境。cpu上下文包括两个部分,cpu寄存器和程序计数器。cpu上下文切换,指的就是把上一个任务寄存器和程序计数器的值保存起来(保存在内存特定的数据结构中)然后设置新任务cpu寄存器和程序计数器值的过程。
每次上下文切换需要几十纳秒到数微妙的cpu时间。
根据任务类型的不同,cpu上下文切换可以分为进程上下文切换,线程上下文切换,中断上下文切换。
还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系统调用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上下文切换,这种切换被称为特权模式切换。
一个进程从用户态到内核态的转变,需要通过系统调用来完成。
从用户态切换到内核态,cpu寄存器原来的用户态的指令位置需要保存起来,然后加载内核态的指令位置到cpu寄存器中。
系统调用结束后,cpu寄存器需要恢复原来保存的用户态,然后再切换到用户空间,继续运行。所以,一次系统调用的过程,其实是发生了两次cpu上下文切换。
进程的上下文切换比系统调用多了一步,在保存当前进程的内核状态和cpu寄存器之前,需要先把该进程的虚拟内存,栈等保存下来。而加载了下一个进程的内核态之后,还需要刷新进程的虚拟内存和用户栈。
线程与进程的最大区别在于,线程是调度的基本单位,而进程则是资源拥有的基本单位。内核中的任务调度,实际上调度的对象是线程。
当进程拥有多个线程时,这些线程会共享相同的虚拟内存和全局变量资源。这些资源在上下文切换时是不需要修改的。另外,线程也有自己的私有数据,比如栈和寄存器等。这些在上下文切换也是需要保存的。
线程的上下文切换分为两种情况:
1 ) 前后两个线程属于不同的进程。这时,切换线程就和切换进程一样。
2 ) 前后两个线程属于同一个进程。因为虚拟内存是共享的,所以在切换时,虚拟内存这些共享资源保存不动,只要切换线程的私有数据,寄存器等不共享的数据。
为了快速响应硬件的事件,中断处理会打断进程的正常调度和执行,转而执行中断处理程序。对于同一个cpu来说,中断处理比进程拥有更高的优先级。
跟进程上下文切换不同,内核的中断上下文切换并不涉及到进程的用户态。进程的用户态切换由cpu硬件来处理。所以即便中断过程打断了一个正处在用户态的进程,也不需要保存和恢复这个进程的虚拟内存,全局变量等用户态资源。这些由cpu硬件来保存和恢复。
参考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