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Linux文件备份

(十六)Linux文件备份,第1张

1.Linux系统需要备份数据

/root/目录

/home/目录:

/var/spool/mail/目录:

/etc/目录:

其他目录:

数据备份的原则: 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2.安装服务的数据

apache需要备份的数据

配置文件

网页主目录

日志文件

mysql需要备份的数据

源码包安装的mysql:/usr/local/mysqld/data/

RPM包安装的mysql:/var/lib/mysql/

3.备份策略

完全备份: 完全备份就是指把所有需要备份的数据全部备份,当然完全备份可以备份整块硬盘,整个分区或某个具体的记录(需要更大的硬盘空间和时间)

增量备份: 第一天完全备份,第二天备份当天新增数据,第三天备份当天数据,即每次都是备份新增数据,每次备份后数据要进行压缩(需要较小的硬盘空间恢复麻烦)

差异备份: 第一天完全备份,第二天备份当天新增数据,第三天备份相比原始备份新增数据,即每次都是备份与原始数据相比的新增数据(比完全备份需要的空间小一点,比增量备份恢复容易一点)

1.dump命令

dump [选项] 备份之后的文件名 原文件或目录

选项

-level                    就是我们说的0-9十个备份级别

-f 文件名              指定备份之后的文件名

-u                          备份成功之后,把备份时间记录在/etc/dumpdates文件

-v                          显示备份过程中更多的输出信息

-j                          调用bzib库压缩备份文件,其实就是把备份文件压缩为.bz2格式

-W                        显示允许被dump的分区的备份等级及备份时间

备份分区实例

dump -0uj -f /root/boot.bak.bz2 /boot/        备份命令,先执行一次完全备份,并压缩和更新备份时间

cat /etc/dumpdates                查看备份时间文件

cp install.log /boot/                复制日志文件到boot分区

dump -luj -f /root/boot.bak1.bz2              增量备份/boot分区,并压缩

dump -W                  查询分区的备份时间及备份级别的

备份文件或目录实例

dump -0j /root/etc.dump.bz2 /etc/        完全备份/etc/目录,只能使用0级别进行完全备份,而不再支持增量备份

注意: dump只能针对分区做增量备份,对文件或目录不能进行增量备份

2.restore命令

restore [模式选项] [选项]

模式选项:restore命令常用的模式有一下四种,这四个模式不能混用

-C            比较备份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变化

-i             进入交互模式,手工选择需要恢复的文件

-t             查看模式,用于查看备份文件中拥有哪些数据

-r             还原模式,用于数据还原

选项

-f            指定备份文件的文件名

比较备份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变化

mv /boot/vmlinuz-2.3.32--279.el6.i686 /boot/vmlinuz-2.6.32-279.el6.i686.bak

把boot目录中内核镜像文件改个名字

restore -C -f /root/boot.bak.bz2

restore发现内核镜像文件丢失

查看模式

restore -t -f boot.bak.bz2

还原模式

还原boot.bak.bz2分区备份

mkdir boot.test

cd boot.test/

先还原完全备份的数据

restore -r -f /root/boot.bak.bz2

再恢复增量备份的数据

restore -r -f /root/boot.bak1.bz2

还原/etc/目录的备份etc.dump.bz2

restore -r -f etc.dump.bz2

还原etc.dump.bz2备份

1、在保存备份文件的目录xxx下建立一个文件backup.sh,其内容是:

tar-zcfbin.tar.gz/bin

tar-zcfboot.tar.gz/boot

tar-zcfdev.tar.gz/dev

tar-zcfetc.tar.gz/etc

tar-zcflib32.tar.gz/lib32

tar-zcflib64.tar.gz/lib64

tar-zcflib.tar.gz/lib

tar-zcfopt.tar.gz/opt

tar-zcfsbin.tar.gz/sbin

tar-zcfselinux.tar.gz/selinux

tar-zcfsrv.tar.gz/srv

tar-zcfvar.tar.gz/var

tar-zcfusr.tar.gz/usr

2、在需要备份的时候进入到保存备份内容的目录执行一次命令:shbackup.sh

3、在保存备份文件的目录xxx下建立一个叫restore.sh的文件,其内容如下:

tar-zxf/mnt/xxx/bin.tar.gz

tar-zxf/mnt/xxx/boot.tar.gz

tar-zxf/mnt/xxx/dev.tar.gz

tar-zxf/mnt/xxx/etc.tar.gz

tar-zxf/mnt/xxx/lib32.tar.gz

tar-zxf/mnt/xxx/lib64.tar.gz

tar-zxf/mnt/xxx/lib.tar.gz

tar-zxf/mnt/xxx/opt.tar.gz

tar-zxf/mnt/xxx/sbin.tar.gz

tar-zxf/mnt/xxx/selinux.tar.gz

tar-zxf/mnt/xxx/srv.tar.gz

tar-zxf/mnt/xxx/var.tar.gz

tar-zxf/mnt/xxx/usr.tar.gz

4、如果需要系统恢复,我就用光盘启动,mount原来的根目录为yyy,接着mount保存备份文件的目录为xxx,接着进入到/mnt/yyy,并在此下达命令:sh/mnt/xxx/restore.sh

说明:

(1)、备份和恢复需要1个多小时,这个时间根据你电脑的CPU速度和硬盘转速会有所不同。

(2)、上面备份与恢复没有顾及/home目录和/root目录,因为我的系统主要是给学生做练习用的,那两个目录的内容没有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可能这两个目录才是最重要的,你可以模仿着别的目录添加到backup.sh和restore.sh文件中去,甚至别的目录都不备份(以便节约备份时间)就备份这两个目录。

对tomcat目录,每隔4个小时进行一次备份,以当前时间进行命名

1.创建备份目录:

mkdir:创建目录

rmdir:删除目录

2.编写运行脚本:

vi/touch:创建文件

vi/vim:编辑文件

打成zip包:

zip -r /usr/local/deploy/caseiBackups/$(date -d "today" +"%Y%m%d_%H%M%S").zip /usr/local/deploy/apache-tomcat-7.0.57

-r:递归处理,将指定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和子目录一并处理。

/user/local/deploy/caseiBackups/$(date -d "today" +"%Y%m%d_%H%M%S").zip: 要备份文件的保存路径。

$(date -d "today" +"%Y%m%d_%H%M%S"):获取系统当前时间。

/usr/local/deploy/apache-tomcat-7.0.57 :备份文件路径。

查找小于10天的备份文件,并删除:

find /usr/local/deploy/caseiBackups/ "*.zip" -type f -mtime +10 -exec rm {} \>/dev/null 2>&1

/usr/local/deploy/caseiBackups/ :备份的文件所在目录。

-type

f:表示查找普通类型的文件,f表示普通文件。

-mtime

+5 按照文件的更改时间来查找文件,+5表示文件更改时间距现在5天以前;如果是 -mmin +5 表示文件更改时间距现在5分钟以前。

-exec

rm {} \表示执行一段shell命令,exec选项后面跟随着所要执行的命令或脚本,然后是一对儿{ },一个空格和一个\,最后是一个分号。

/dev/null

2>&1 把标准出错重定向到标准输出,然后扔到/DEV/NULL下面去。通俗的说,就是把所有标准输出和标准出错都扔到垃圾桶里面;其中的&表示让该命令在后台执行。

3.为执行脚本添加可执行权限:

chmod -R 777 bcaktomcat.sh

4.修改/etc/crontab

可以在最后一行直接添加

0 */4 * * * root /usr/local/deploy/alidata/backtomcat.sh:

每隔4小时执行一次backtomcat.sh脚本

*****command

分 时 日 月 周 命令

第1列表示分钟1~59 每分钟用*或者 */1表示

第2列表示小时1~23(0表示0点)

第3列表示日期1~31

第4列表示月份1~12

第5列标识号星期0~6(0表示星期天)

第6列要运行的命令

5.重启crontab:

service crond restart

!!!!(*^__^*) 嘻嘻……!!!!到这里就完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73380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4
下一篇 2023-04-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