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的文件系统都是针对服务器,多用户设计的。文件系统会把文件分散的放在整个硬盘上,也就是说每个文件的前后都有空白空间。这样在频繁的写入之后,分区的容量使用保持平均放置的方式。
这样,磁盘上基本上每个文件都不存在碎片的问题。当然,前提是分区容量使用在某一个百分比之下。不过 Linux 分区又有一个功能是保留空闲分区的功能。在低于某个的空闲容量后,系统就会提示硬盘容量不足,来保证系统的稳定。
Windows 需要磁盘整理是因为他的文件存放设计是空间连续存放,这就导致你删除、修改几个文件后,再写入就会发生文件被拆开存放的现象。这会导致文件读取不能连续进行而需要整理“碎片”。
不过 NTFS 已经有防止碎片的设计了。现在一般只有 FAT 类型的分区才需要整理碎片。
NTFS 碎片一般主要考虑 MFT (主文件分配表)的碎片问题,Linux 的文件分配数据存储空间是预先设定好的,不需要后期使用时增加这个空间,但 NTFS 的 MFT 有可能会因为增加容量而导致 MFT 碎片。文件分配表因为记录了文件系统的一切信息,所以他会被频繁读写,他的碎片会导致文件查找时的性能损失。
Linux 如果出现了文件碎片,那么解决的办法只有一种:把整个分区数据以文件为标准进行压缩保存,格式化碎片分区,解压缩回来。
磁盘方式保存因为会记录文件位置,解压缩回来会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所以没有整理的效果。
首先我们开始菜单里面找到磁盘碎片整理工具打开软件,选择自己要整理的盘符
然后点击碎片整理
接着我们就可以看到开始碎片整理了,那些红色的就是碎片了。
整理好后,会d出提示的,我们可以看到红色没有或者在一起了。至此碎片整理结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