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博雅工道(北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水中摄影机器鱼横空出世,水中摄影机器鱼是一款能够真正面向大众的,人人都会玩的、玩得起的消费级水中机器人。该产品将于11月2日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召开北京大学创业项目推介会暨水中摄影机器鱼产品发布会。
水中摄影机器鱼是由一批来自北大的博硕学士团队历时一年多的时间研发设计而成,水中摄影机器鱼的创始人兼博雅工道CEO熊明磊自己本人在北大就读期间就是主攻水下机器人技术,有着丰富的国内、外机器人大赛经验,并参与过机器人教学项目的程序编写,意在打造出一款真正的水中摄影机器人,让普通用户也能够用的起,为广大水下摄影爱好者提供一个水下新视界。
据悉,水中摄影机器鱼,内置800万像素的摄像头,支持1440P 30帧动态影像记录。目前水中摄影机器鱼的最大的下潜深度是5米,基本可以满足室内用泳池、内陆大部分河流及海滨浅滩的使用。从参数来看,相对于市面上其他主打潜水拍摄的产品,水中摄影机器鱼更多的还是针对普通用户浅水拍摄的体验。
水下机器人不仅需要“视力好”,能否进行灵活运动也是其重要的指标之一。 熊明磊介绍,相较于传统的ROV(有缆控水下机器人),这款水中摄影机器鱼解除了缆控的限制。用户可以在陆地上通过App或者水下用遥控器来无线 *** 控机器鱼在水中灵活运动,于任意角度进行高清摄影。他还补充道,配套的App不但可以控制机器鱼运动,而且还可以直接预览、下载影像记录,并一键分享到朋友圈等社交媒体。而水下遥控器的使用就类似于在手上挂一个吊坠,主要利用的是水声通讯技术,通过按键让遥控器在水下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来控制BIKI,用户可在不影响游泳的情况下实现单手 *** 控。
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教授李铁风介绍,机器鱼以海水为低压端电极,体内的电源在人工肌肉内外两侧形成电势差,薄薄的鳍因此舒张、收缩形变。依靠预设好的程序,机器鱼就能悠然展开双鳍,在深海中行进游动。
李铁风介绍,狮子鱼的头部骨骼分散地嵌在软组织内,而仿生机器鱼一大设计亮点就是模仿狮子鱼分散的头部骨骼结构。而为了更接近狮子鱼的软组织质地,研究团队选择用硅胶打造机器鱼的骨架。这种透明的凝胶状材料密度接近水,质地软、韧性高,能将电池、控制电路等硬质器件“温柔”地包裹住。
“我们将功能性电子电路最大程度地分散在软硅胶中,通过参数调节和结构设计,实现机器鱼内部的应力水平平衡。”李国瑞解释说,尽可能分散排布元器件,能够减少它们彼此间的剪切应力。
如此一来,机器鱼即便没有刚性外壳保护,也能适应极高的静水压力。告别了沉重的金属壳,机器鱼身姿更轻盈,机动性也有所改善。如今人们见到的机器鱼成品长22厘米、翼展宽度28厘米,重量仅150克,接近2~3枚鸡蛋。
扩展资料:
机器鱼的研究成本与传统深海机器人相比更低
“这项工作会在很大程度上推进深海机器人的研究进步。”论文审稿人如是评价。因为创新性的设计理念、自主研发的特殊材料,机器鱼的成本也变得更低廉。
告别了传统设计思路,机器鱼不再需要用昂贵的钛合金做耐压壳,仅这一项便可省去不少成本。李国瑞告诉《中国科学报》,与传统深海机器人相比,新论文展示的机器鱼成本小得多,单台成本可控制在万元以内。
“这项研究能为深海探测作业、环境观察和深海生物科考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李铁风表示,未来,研究团队还将继续致力于提升深海装备和机器人的应用能力,让柔性智能设备适用于深海作业等更复杂的场景。
参考资料来源:光明网-软体机器鱼“打卡”万米深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