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矢距计算公式: L=T2/2R;
2、切线长计算公式:T=1/2*R*(I前-I后);
3、凹曲线任一点计算公式:H =E+Abs(Q-C)*I + L;
4、凸曲线任一点计算公式:H =E-Abs(Q-C)*I - L;
说明:
H=所求点高程;
E=竖曲线交点高程;
Q=起点桩号;
C=所求点桩号 ;
I=线路纵坡坡率。
扩展资料
竖曲线技术指标主要有竖曲线半径和竖曲线长度。凸形的竖曲线的视距条件较差,应选择适当的半径以保证安全行车的需要。凹形的竖曲线,视距一般能得到保证,但由于在离心力作用下汽车要产生增重,因此应选择适当的半径来控制离心力不要过大,以保证行车的平顺和舒适。
一般城市干路相邻坡段的坡度小于0.5%或外距小于5cm时,可以不设置竖曲线。竖曲线的最小半径与设计速度有关,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为100M,凸形竖曲线为100M。
竖曲线高程计算公式:
1、外矢距计算公式: L=T2/2R;
2、切线长计算公式:T=1/2*R*(I前-I后);
3、凹曲线任一点计算公式:H =E+Abs(Q-C)*I + L;
4、凸曲线任一点计算公式:H =E-Abs(Q-C)*I - L;
说明:
H=所求点高程;
E=竖曲线交点高程;
Q=起点桩号;
C=所求点桩号 ;
I=线路纵坡坡率。
拓展资料:
设置竖曲线有以下作用:
1) 起缓冲作用: 缓和纵向变坡处由于行车动量的变化而产生的冲击作用。
2) 保证公路纵向的行车视距: 主要解决凸形竖曲线处视距不良的问题。
3) 将竖曲线与平曲线恰当组合, 有利于路面排水和改善行车的视线诱导和舒适感。
竖曲线的线形
竖曲线可以采用二次抛物线或圆曲线,为了方便计算,圆曲线方程最后也可简化为二次抛物线方程,采用的是二次抛物线形作为竖曲线。采用的形式是抛物线的纵轴保持直立,且与两相邻纵坡线相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竖曲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