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连线控制器和微程序控制器的运行原理

硬连线控制器和微程序控制器的运行原理,第1张

微程序的控制器是通过微指令地址的衔接区分指令执行步骤,应提供的控制信号从控制存储器中读出,并经过一个微指令寄存器送到被控制部件。组合逻辑控制器是用节拍发生器指明指令执行步骤,用组合逻辑电路直接给出应提供的控制信号。

微程序的控制器的优点是设计与实现简单些,易用于实现系列计算机产品的控制器,理论上可实现动态微程序设计,缺点是运行速度要慢一些。组合逻辑控制器的优点是运行速度明显地快,缺点是设计与实现复杂些,但随着EDA工具的成熟,该缺点已得到很大缓解。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接线就相当于直接在设备上接线一样,两个接头中间的传输线没有任何东西,一端发信号设备另一端直接动作。就像交直流油泵的启动,真空破坏门的开关、远方打闸等等。软接线就是通过中间指令比方逻辑等等的功能实现动作,说通俗就是一个是直接一个间接的。

硬接线方式即传统的接线方式。硬接线系统具有可见的接线、接线端子、测试点。相对硬接线控制,也可采用先进的可编程控制器、计算机的软连接编程控制等就叫做软接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硬连线控制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微程序控制器

微程序控制的基本思想,就是仿照通常的解题程序的方法,把 *** 作控制信号编成所谓的“微指令”,存放到一个只读存储器里.当机器运行时,一条又一条地读出这些微指令,从而产生全机所需要的各种 *** 作控制信号,使相应部件执行所规定的 *** 作 .

采用微程序控制方式的控制器称为微程序控制器。所谓微程序控制方式是指微命令不是由组合逻辑电路产生的,而是由微指令译码产生。一条机器指令往往分成几步执行,将每一步 *** 作所需的若干位命令以代码形式编写在一条微指令中,若干条微指令组成一段微程序,对应一条机器指令。在设计CPU时,根据指令系统的需要,事先编制好各段微程序 ,且将它们存入一个专用存储器(称为控制存储器)中。微程序控制器由指令寄存器IR、程序计数器PC、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时序系统、控制存储器CM、微指令寄存器以及微地址形成电路、微地址寄存器等部件组成。执行指令时,从控制存储器中找到相应的微程序段,逐次取出微指令,送入微指令寄存器,译码后产生所需微命令,控制各步 *** 作完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77622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9
下一篇 2023-04-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