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C语言说课稿

求C语言说课稿,第1张

《C语言程序设计》说课教案

授课班级:07应用电子

授课课时:2课时

授课地点:计算机实验室

课题 制作数字电子时钟―――循环嵌套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课教学,学生能进一步理解顺序、分支和循环三种基本结构,特别是While、Do-While、for三种循环循环语句的使用;

2、掌握循环嵌套概念;

3、掌握多种循环程序设计方法并根据任务要求 “制作数字电子时钟”;

4、通过本次任务,了解gotoxy()和Clrscr()函数的作用,并掌握这两个函数在实际应用程序中的使用方法。

5、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材分析

选用教材为李志球、刘昊编著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第二版),该教材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教材特点如下:

1、在内容上体现科学性、时代性、实用性,编排上面向应用,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2、采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教学手段,全书围绕项目“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作为案例,贯穿整个课程进行难点讲解,以实际应用作为突破口,使学生能够真实体验到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兴趣,促进理解;教学与项目开发融为一体,浅显易懂,符合高职学生认知规律。

3、实验实训环节结合教学内容,实验项目丰富。课程设计中案例学生熟悉。

本节课教学内容参考教材第4章的4.4节:循环嵌套。

三、学生分析

07应用电子是普招类(高中毕业生)学生,它们高中期间文化基础较扎实,但计算机专业知识薄弱,C语言程序设计是他们学习的第一门计算机语言类课程,开始学习时较困难,但入门提高较快。本次课的教学内容中循环嵌套概念他们很容易理解,简单的多重循环编程对他们不难,但循环嵌套在实际应用中的编程较为困难,如本次课的任务“制作数字电子时钟”牵涉许多知识,如屏幕定位、输入初始时间等。

另外,高职学生对于上机实际 *** 作要比学习理论知识更为有兴趣;简单的实验项目都能完成,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也较差。因此,在教学中通过演示让学生有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议一议,主动思考如何解决;通过一个教学任务让学生动手做一做。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本次课教学重点

1)循环嵌套概念;

2)gotoxy()和Clrscr()函数使用方法;

3)循环嵌套结构程序设计方法及实际应用。

在教学过程的叙述中,要抓住教学的重点、最能体现教学理念的内容和最能展示教学艺术的环节,作较为详细的叙述。

2、本次课教学难点

1)循环嵌套编程

2)算法分析及程序结构

3)编程完成“制作数字电子时钟”

3、难点解决办法

1)通过演示让学生有感性认识,并从for语句基本语法入手,逐步引入循环嵌套概念,弱化实用性不强的细节;

2)围绕任务“制作数字电子时钟”程进行难点讲解,以实际应用作为突破口,使学生能理解循环嵌套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学习兴趣;

3)针对难点设置上机实际 *** 作内容,进一步掌握循环嵌套程序设计方法。

4)在实验实训过程中布置任务项目,通过实践环节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重点难点,达到学习目的。

五、教学理念、方法及手段

本次课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理念通过任务驱动(项目教学)、讲练结合等教学手段。

1、任务驱动:通过“制作数字电子时钟”这一任务,掌握循环嵌套程序设计认方法。并掌握相应知识点,突出重点,分解难点。

2、讲练结合:授课地点为计算机实验室,采用边讲边练的教学互动形式。教学过程中,适当安排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进行实际程序设计,通过运行调试自己设计的程序,让学生亲自观察和体验程序设计的成功感受,加深知识的理解。

六、教学设计(时间分配)

1、任务提出,演示成果程序,明确目标,提出要求。(2分钟)

(1)演示成果程序,在屏幕固定位置显示“制作数字电子时钟”。

(2)任务分析:完成本次课的任务所需知识―――三种基本程序设计结构。

2、知识回顾(2分钟)

循环结构概念、三种循环语句(while、do-while、for)、当型和直到型循环、重点语句for语句应用、注意事项。

3、上机实训1(2分钟)

简单程序:用for语句编程,实现在屏幕上显示0、1、2……59。

(上机技能训练的 *** 作、指导、辅导过程,以学生实际 *** 作动手为主,教师进行辅导指导、师生共同探讨完成,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思考提问:如何让0-59重复变化,以接近实际生活中秒的变化情况。

4、导入新课(6分钟)

(1)通过练习1,分析在屏幕上显示秒的变化程序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数字“0-59”以滚动卷屏方式显示;二是每个数字显示速度太快,如何实现以实际一秒时间显示一个数。

第一个问题使用gotoxy()函数或clrscr()函数解决;第二个问题在程序中每显示一秒后都设置一个时间延迟,时间延迟用方法空循环结构实现,它的位置在循环内屏幕每显示一个数值后。通过讲解解决第二个问题的程序结构,引入本次课新知识―――循环嵌套概念。

for(s=0s<=59s++)

{printf("\%2d",s)

for (i=1i<=200000000i++)}

(2)循环嵌套概念、结构和程序设计时注意事项。

5、上机实训2(5分钟)

使用循环嵌套结构编程,在屏幕固定位置能以分秒变化的时钟:

10:11

编程和上机 *** 作时要理解两点:一是gotoxy()函数的使用,二是空循环实现延时循环终值的调试,以接近实际生活中时间变化。

本部分内容所用到知识是本次课的核心,是基本的能力目标,所以教学时要以重点内容处理。

6、程序设计讲解(4分钟)

编程完成本次课任务,制作一个带有时、分、秒变化的数字电子时钟。(四重循环)。

(1)算法分析

(2)定义变量及类型

(3)程序结构设计

(3)源程序核心结构编程

7、上机实训3(5分钟)

(1)调试程序时要注意观察程序运行情况,调整空循环变量i的终值,尽量与实际运转时间一致。计算机运行速度越快,则这个数值越大。

(2)本程序需运行24小时才能结束,如果要停止程序运行,可以按Ctrl-C或连续按两次Ctrl-Break强制中断程序运行。

(3)修改变量i类型,将它定义为整形后再次运行程序,观察运行结果,分析程序出错原因,提醒以后编程时注意。

8、提出问题,任务完善―――源程序提高与扩展 之一(4分钟)

前面的程序每次运行都从0点0分0秒开始,不能从当前实际时间开始运行。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在程序第一次循环开始时输入一次当前实际时间。为了只在开始运行时设置一次初始时间,可以引入一个逻辑变量first,其初始值为0 ,输入初始时间后,将其值置为非0。在后面程序运行中,通过if语句控制不再需要输入初始时间。

9、上机实训4(5分钟)

上机修改程序,使数字电子钟能从指定时间(输入初始时间)开始运转。

10、思考和作业(5分钟)

(1)源程序提高与扩展 之二:本程序只能运行24小时,请同学们将程序进一步改进,使它能显示年、月、日、星期、时、分、秒等数据的电子钟。

(2)“九九乘法表”。

10、课堂小结及作业(5分钟)

11、Question &Answer(1-2分钟)

七、学法指导

1、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地从事观察、分析、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对计算机语言知识有效的学习策略。

2、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去选择合适的策略,丰富自己的思维方式,获得成功的体验和不同的发展。

3、引导学生将所学计算机知识应用到其他学科中去,使学生觉得计算机有很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入门级的程序设计课程,针对没有或很少具有编程经验的在职人员。课程通过学习C语言编程的基础语法,对程序设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为后续计算机专业课程以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课程主要内容:C语言程序基本结构及相关概念、变量、函数、语句、if条件语句、switch条件语句、for循环语句、while循环语句、数组、指针、字符串、结构体。

c程序设计方法包括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二分析问题.

第二步画出程序的基本轮廓.

第三步:实现该程序.(1)编写程序(2)测试和调试程序(3)提供数据打印结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77906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9
下一篇 2023-04-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