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ux的最佳实践 就是不用redux
全文共 1730 字,预计学习时长 5 分钟
对于王小波这个名字,你必然不会陌生。
你可能被他“你好哇,李银河”、“一想到你我这张丑脸上就会泛起微笑”的真挚 情感 所打动,也可能被他《黄金时代》、《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所展现出的才华所吸引,但很少有人知道,王小波其实也是中国最早一代的程序员。
是的你没听错,而且是水平不低的那种,绝对不逊于雷军、马化腾等一众大佬。
情书大佬王小波大家都熟,准备好认识他另外一个身份——编程大佬了嘛?
1978年,王小波进入了中国人民大学,开始攻读贸易经济相关专业,后来又去美国匹兹堡大学读了经济研究生,接着又回到人大做统计学专业的讲师。
求学期间,他涉猎广泛,辗转经济系、化学系与数学系,对计算机也产生了浓厚兴趣,先后学了Fortran、汇编语言和C语言,还自学了数据结构、算法和编译原理的相关知识。
自学计算机的王小波,为北京煤气工程公司开发了管理软件,获得了北京市 科技 进步三等奖。
他在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篇文章《科学的美好》里就提到了这一点:
“我现在既不是化学家、也不是数学家,更不是物理学家。我靠写文章为生,与 科技 绝缘——知识有时弄弄计算机。这个行当我会的不少,从最低等的汇编语言到最新潮的C++全会写,硬件知识也有一些。”
作为热爱写作的文艺青年,王小波的创作之路自有他的硬核之处。
在那个中国互联网尚未起步、智能软件匮乏如荒漠的时代,国内连打字软件都很稀缺,王小波为了能更便捷地在电脑上写小说,自己做了一套中文编辑器和输入法。
他用C++写出了中文输入法、编辑器和多媒体系统。他的输入法参考严氏拼音,还带有自定义拼音字库、输入后再修改这样的“高级功能”。他还开发了类似于Word的软件用于日常写作,用这套软件,王小波敲出了《黄金时代》和《红拂夜奔》。
王小波在1991年与友人的书信中写到:
“闲着没事搞了个发明。原有中文软件是用线扫描方式出汉字。我做了一个用调整字模发生器方法出汉字的系统,自以为很优越,可惜还未找到用户。用此法可以很容易地在西文软件上出中文窗口,还在SPSS上加了几句骂娘的话。”
后来,王小波也在家人的建议之下开始开发电子书软件,把文章加上封面、过渡页、插图和音乐,一本电子书籍就出现在电脑上了。
凭借着计算机方面的天赋,王小波靠卖软件也赚了一些钱。如果他能抓住当时兴起的互联网创业潮,或者接受一些中关村创业者的邀请,可能现在就是张朝阳、雷军、马化腾等人齐名了,成为中国互联网的开拓者之一。
但不愧是“特立独行”的王小波,对于前来招揽的中关村老板,他的回答是这样的:“不过现在我对微机已无兴趣,因为发现写小说也可赚到钱。”
从此,一个计算机天才销声匿迹了,与此同时,一代文学巨星就此冉冉升起。
他的属性和作品里时不时流露出掩盖不住的geek之魂,如果那时互联网就已经普及,他一定是最早写“ 科技 博客”的人。
从1992年开始,“连更”两年。他可能是最早的“苹果黑粉”,也是最早的IBM“死忠粉”;他早早语言了VR技术的发展,对计算机的大趋势看得异常准确;他也曾热心回答提问的纯技术问题,为别人讲解递归算法。
《未来世界》里的王二是整天向着研制永动机的工程师,《红拂夜奔》里的李靖发明了开根号机器,用根号和敌人战斗,《盖茨的紧身衣》描绘了通过25万个触点模拟人类全身触感的VR紧身衣……
他的同学形容王小波“解数学题就像杀猪一样,可能像打CS拿人头一样爽”;王小波的外甥姚勇在其影响下做了程序员,开发了著名的腾讯 游戏 “QQ炫舞”,或许你更熟悉他另外一个身份:热爱摇滚乐的姚勇组过乐队发过唱片,乐队名叫“水木年华”。
文可著书扬名,理可编码改BUG,这样的文理两开花的天才王小波,实在叫人不得不爱。
极客,又译为技客、奇客、怪胎、技术宅,是英文单词geek的音译。原本的俚语是指反常的人,畸形人,野人。这个词在“美国俚语”中意指智力超群,善于钻研但不懂与人交往的学者或知识分子,含有贬义,因为极客常常醉心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可以牺牲个人卫生,社交技巧或社会地位(但并不是所有的geek都会这么做)。 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文化兴起,其贬义的成分正慢慢减少。但这个词仍保留了拥有超群的智力和努力的本意,又通常被用于形容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有狂热兴趣并投入大量时间钻研的人。所以俗称发烧友或怪杰。如电脑怪杰(Computer Geek),技术/科技怪杰(Techno-geek ),玩家怪杰(gamer geek)等。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