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公式:
主要计算公式有: 有功功率: P30 = Pe·Kd 无功功率: Q30 = P30 ·tanφ
视在功率: S3O = P30/Cosφ
计算电流: I30 = S30/√3UN
其中:Pe为设备容量,Kd为需要系数,即用电设备组的需要系数,为用电设备组的半小时最大负荷与其设备容量的比值。cosφ为用电设备组的平均功率因数 ,Un为用电设备组的额定电压。
计算方法:
负荷计算的方法有需要系数法、利用系数法、单位指标法等几种。
1、需要系数法。用设备功率乘以需要系数和同时系数,直接求出计算负荷。这种方法比较简便,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配、变电所的负荷计算。
2、利用系数法。采用利用系数求出最大负荷班的平均负荷,再考虑设备台数和功率差异的影响,乘以与有效台数有关的最大系数得出计算负荷。这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因而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实际。适用于各种范围的负荷计算,但计算过程稍繁。
3、单位面积功率法、单位指标法、单位产品耗电量法。前两者多用于民用建筑,后者用于某些工业建筑。在用电设备功率和台数无法确定时,或者设计前期,这些方法是确定设备负荷的主要方法。
4、除采用以上的方法外,还有二项式法以及近年国内出现的abc法、变值需要系数法等。这些方法有的已被其他方法代替,有的是利用系数法的简化,还有的实用数据不多,未能推广。
单位面积功率法、单位指标法和单位产品耗电量法多用于设计的前期计算,如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设计阶段;需要系数法、利用系数法多用于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拓展资料:
计算负荷计算负荷也称需要负荷或最大负荷。计算负荷是一个假想的持续负荷,其热效应与同一时间内实际变动负荷所产生的最大热效应相等。在配电设计中,通常采用30分钟的最大平均作为按发热条件选择电器或导体的依据。
首先,你的概念是错误的,不是配电变压器的负荷。而是对所有涉及用电的设备逐套进行负荷计算,根据周边环境是否有能提供满足你的计算负荷的电源(基于0.38KV)进行评价,实在满足不了再做配置变压器的评价(基于10KV),逐级评价直至满足为止。不是先有变压器,再有变压器的负荷。比如,大型工厂,往往有二级变配电变压器,甚至更多。再来说说,负荷计算公式与计算程序:1、计算负荷的公式简单,单套设备:
Pjs=K×Pt;Qjs=Pjs×tg a ;Sjs=√((Pjs×pjs)+(Qjs×Qjs));
其中:K为需要系数,tg a 正切值,不同的行业、专业的专用设备K值、tg a 不同,过去各个工业部公布过本行业、专业专用设备的K值、tg a 表。Pt为单套设备统计用电功率。
2、将所有的设备的Pt、Pjs、Qjs、Sjs逐个相加,求出总的Ptz、Pjsz、Qjsz、Sjsz。再求计算余弦数值:cos A=arctg(Qjsz/Pjsz)。确定0.38KV低压计算负荷电容器补偿量,补偿计算为:
Qjsb=Qjsz-(Pjsz×tg(arccos(0.96))
最后确定修正后的计算负荷:Pjsz、Qjsb、Sjsz'=√((Pjsz×pjsz)+(Qjsb×Qjsb))
3、确定,是否需要设置变压器。如果需要,则再确定是否留有将来扩大用电设备的余量、确定变压器运行的负载率。通常按照经验,取Sjsz'/0.70为最后变压器计算容量。根据变压器的标准规格系列,选择最接近Sjsz'的规格值最为变压器容量值。最后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变压器的型号。
4、负荷率为(Sjsz'/变压器容量值)×100(%)
计算三层公寓楼的配电主线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用电设备的类型和数量,包括家用电器、照明设备等。
2.用电设备的功率,也就是用电系统的总负荷大小。
3.用电设备的安装位置,以及每个楼层的电路布线的复杂程度。
4.电源电压的等级,以及供电系统的架构。
根据以上几个因素,配电主线的计算流程如下:
(1)确定供电系统电压等级,并确定配电柜的位置,以及主线的进线、出线等信息。
(2)确定各楼层的用电设备类型和数量,计算各楼层的用电负荷。
(3)根据每层的用电负荷,以及每层的布线复杂程度,确定每层的配电线路的线径、进线总数量和出线的总数量。
(4)根据每层的进线和出线的数量,确定每层的配电箱的数量及位置。
(5)将各楼层的配电箱连接成一个整体,并将电缆联接起来,完成三层公寓楼的配电系统的设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