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心理学中怎么样用stroop范式来证明无察觉知觉的存在?要设计实验的,怎样设计,主要是了解怎样设计!

在实验心理学中怎么样用stroop范式来证明无察觉知觉的存在?要设计实验的,怎样设计,主要是了解怎样设计!,第1张

无意识知觉研究中的三种范式

1.Stroop效应

2.错误再认

3.EXCLUSION测验

1.Stroop效应

(1) Stroop效应

(2)意识知觉条件下的Stroop效应反转

(3)无意识知觉条件下的典型Stroop效应

Merikle和Joordensd 研究

目的:比较改变刺激特性(呈现时间)和改变注意方向所引起的类似的Stroop启动的质的差异。

2.错误再认

所谓错误再认是指,在进行再认测验的时候,那些实际没有学过的项目被给出“学过”的反应。

方法:通过 *** 纵背景刺激的特性和注意的方向,导致错误再认率的变化。

研究实例

Jacoby和Whitehouse(1989)的实验( *** 纵背景刺激的特性)(527页)

Merikle(1997)的实验( *** 纵背景刺激的特性和注意的方向) (527页)

3.EXCLUSION测验

Exclusion测验的方法最早是由Jacoby(1991)提出的,他在其过程分离程序中,将Exclusion测验和Inclusion测验相结合,对意识影响和无意识影响的绝对量加以分离和计算。

EXCLUSION测验基本实验模式

每轮实验首先呈现一个5个字母的单词(如,spice),然后加以掩蔽,紧接着呈现这个单词的头3个字母的词干(如,spi__),让被试用除了刚才呈现过的单词(又称“靶词”)之外的任意词进行补笔。

Debner和Jacoby(1994)的实验结果

当靶词呈现500ms(实验一)的时候,被试能够按照指导语的要求在补笔中将靶词排除掉,表现为用靶字补笔的比率低于基线值;而当靶词呈现50ms时,被试较难遵从指导语的要求,他们在补笔中用了很多靶词、尽管指导语强调不要用靶词。实验结果表现为用靶字补笔的比率高于基线值。

Merikle(1995)的研究

方法: *** 纵刺激特性(时间)和注意方向

三种实验范式的讨论

通过St roop效应、错误再认和排除测验3种实验范式得到的实验结果非常一致,Merikle和Joordens得出结论:

刺激特性的改变和注意水平的改变影响的是同样的内部过程,即激活(activation)和知觉。

意识知觉vs无意识知觉和注意知觉vs无注意知觉其实是描述了同一个内部过程的分离。

几个重要观点

注意是从无到有、从低到高连续变化的;

知觉是一个多水平、连续的过程;

意识也可能是一个多水平的连续变化体;

刺激特性(知觉特性)、注意、意识这3个概念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飞秒分为半飞秒和全飞秒

手术原理都是相同的:通过激光去除一部分角膜组织,打出一个凹透镜,改变角膜曲率,达到矫正视力的作用,目前比较主流的激光有半飞和全飞

手术步骤:

半飞: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用准分子激光进行激光治疗,角膜瓣复位,整个手术过程完成

全飞:用全飞秒激光上下扫出一个透镜,在角膜上切一个小口,用器械做透镜分离,取出,整个过程完成

具体适合哪种,需要根据您综合检查数据,摘镜需求,个人预算等情况来确定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79728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2
下一篇 2023-04-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