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程序员都开始学习和掌握关于web前端开发的相关技术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web前端开发都有哪些常见框架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的。
一,socket通信
说起web,肯定离不开tcp协议和http协议(https协议较为复杂,暂时不在本章讨论范围之内)。http协议在后面,那什么是tcp协议,cp协议就是网络的传输层面的东西,就是用来传输数据的,tcp协议相对安全可靠,主要连接过程如下图,客户端先发送一个SYN请求,包含一个随机数seq,假设这个随机数的值等于i。服务器就会发送一个ACK请求,并且对这个随机数加1,同时发给客户端,客户端收到服务端的ack之后也会向服务端发送一个ack(这里只是大概描述了一下tcp三次握手,如果想详细了解的话可以去看tcp/ip协议卷)
http是应用层的协议,它的传输层是tcp协议。可以说sock通信是web服务的底层通信,没有socket也就没有http协议,跟谈不上web服务了
二,体系架构
主要有c/s架构和b/s架构,c/s主要由一般需要在客户端安装的应用程序和远程服务器组成的。它的优点是通信双方的通信量较少,因为大部分信息存储在本地,缺点是客户端的维护和升级较为麻烦,一般适用于大型的系统。
b/s架构是由浏览器和服务器组成的,优点是方便,随时可以上网,缺点是通信量较大,相对于c/s不是特别的稳定
c/s架构
b/s架构
三,web应用程序的工作原理
web应用程序大致上分为两种,即动态网站和静态网站。静态网站就是用HTML写的静态页面,动态网站是根据用户不同的请求动态的生成动态的不同的页面发送给客户端,通常使用HTML语言和动态脚本语言(ASP,PHP,JSP)等语言编写。下面的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开发Web应用程序时,通常需要应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方面的技术。其中,IT培训认为客户端应用的技术主要用于展现信息内容,而服务器端应用的技术,则主要用于进行业务逻辑的处理和与数据库的交互等。
四,HTTP协议
为了使互联网的web服务茁壮的发展,让客户端和服务端共同的遵守一些协议,http就出现了。http协议可以说是伟大的协议之一,主要有1.0版本,1.1版本和2.0版本。
随着我们对web前端编程开发技术的掌握,越来越多的框架语言和架构方式被我们所熟知。下面回龙观北大青鸟就一起来了解一下,web前端开发的一些常见框架结构。
1.全包型
这类框架大的特点就是从底层的渲染引擎、布局引擎,到中层的DSL,再到上层的框架全部由自己开发,代表框架是Qt和Flutter。这类框架优点非常明显:性能(的上限)高各平台渲染结果一致。缺点也非常明显:需要完全重新学习DSL(QML/Dart),以及难以适配中国特色的端:小程序。
这类框架是原始也是纯正的的多端开发框架,由于底层到上层每个环节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也能大可能地去保证开发和跨端体验一致。但它们的框架研发成本巨大,渲染引擎、布局引擎、DSL、上层框架每个部分都需要大量人力开发维护。
2.Web技术型
这类框架把Web技术(JavaScript,CSS)带到移动开发中,自研布局引擎处理CSS,使用JavaScript写业务逻辑,使用流行的前端框架作为DSL,各端分别使用各自的原生组件渲染。代表框架是ReactNative和Weex,这样做的优点有:
开发迅速
复用前端生态
易于学习上手,不管前端后端移动端,多多少少都会一点JS、CSS。
缺点有:
1.交互复杂时难以写出高性能的代码,这类框架的设计就必然导致JS和Native之间需要通信,类似于手势 *** 作这样频繁地触发通信就很可能使得UI无法在16ms内及时绘制。ReactNative有一些声明式的组件可以避免这个问题,但声明式的写法很难满足复杂交互的需求。
2.由于没有渲染引擎,使用各端的原生组件渲染,相同代码渲染的一致性没有一种高。
3.JavaScript编译型
这类框架就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主角们:Taro、WePY、uni-app、mpvue、chameleon,它们的原理也都大同小异:先以JavaScript作为基础选定一个DSL框架,以这个DSL框架为标准在各端分别编译为不同的代码,各端分别有一个运行时框架或兼容组件库保证代码正确运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