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编程实现平面杆单元分析
首先,明确Matlab程序要实现的5个重要模块分别为:单元刚度矩阵的求解、单元组装、节点位移的求解、单元应力的求解、节点力的求解.下面给出这5个模块的实现.
1.\x09单元刚度矩阵求解
定义函数Bar2D2Node_Stiffness,该函数计算单元的刚度矩阵,输入d性模量E,横截面积A,两个节点坐标输出单元刚度矩阵k(4X4).具体代码如下:
function k=Bar2D2Node_Stiffness(E,A,x1,y1,x2,y2)
L=sqrt((x2-x1)*(x2-x1)+(y2-y1)*(y2-y1))
x=acos((x2-x1)/L)
C=cos(x)
S=sin(x)
k=E*A/L*[C*C C*S -C*C -C*SC*S S*S -C*S -S*S
-C*C -C*S C*C C*S-C*S -S*S C*S S*S]
2.\x09单元组装
定义函数Bar2D2Node_Assembly,该函数进行单元刚度矩阵的组装,输入单元刚度矩阵k,单元的节点编号i、j.输出整体刚度矩阵KK,具体代码如下:
function z = Bar2D2Node_Assembly(KK,k,i,j)
DOF(1)=2*i-1
DOF(2)=2*i
DOF(3)=2*j-1
DOF(4)=2*j
for n1=1:4
for n2=1:4
KK(DOF(n1),DOF(n2))= KK(DOF(n1),DOF(n2))+k(n1,n2)
end
end
z=KK
3.\x09节点位移的求解
定义函数Bar2D2Node_Disp(KK,num,p),该函数输入KK为总体刚度矩阵;num为活动自由度编号数组;p为活动自由度方向上的节点力;输出节点位移列阵.具体代码如下:
function u = Bar2D2Node_Disp(KK,num,p)
k=KK(num,num)
u=k\p
4.\x09单元应力的求解
定义函数函数Bar2D2Node_Stress(E,x1,y1,x2,y2,u),该函数计算单元的应力输入d性模量E,第一个节点坐标(x1,y1),第二个节点坐标(x2,y2)单元节点位移矢量u,返回单元应力标量stress .具体代码如下:
L=sqrt((x2-x1)*(x2-x1)+(y2-y1)*(y2-y1))
x=acos((x2-x1)/L)
C=cos(x)
S=sin(x)
stress=E/L*[-C -S C S]*u
5.\x09计算节点力
定义函数Bar2D2Node_Forces(KK,q),该函数用于计算节点力,KK为刚度矩阵,q为节点位移阵列
function P= Bar2D2Node_Forces(KK,q)
q=zeros(8,1)
q(num)=u
P=KK*q
至此,基于Matlab的杆单元有限元分析的程序设计已经完成,遇到实际问题时可以直接调用这些函数就可以解决问.
经典算例
如图所示的结构,各个杆的d性模量和横截面积都为 , .试基于MATLAB平台求解该结构的节点位移、单元应力以及支反力.
四杆桁架结构
对该问题进行有限元分析的过程如下
(1) 结构的离散化与编号
\x09对该结构进行自然离散,节点编号和单元编号如上图所示
(2)计算各单元的刚度矩阵(基于国际标准单位)
\x09\x09输入d性模量E、横截面积A,各点坐标.然后分别针对单元1,2,3和4,调用4次Bar2D2Node_Stiffness,就可以得到单元的刚度矩阵.
对应的主程序中代码:
E=2.95e11A=0.0001x1=0y1=0x2=0.4y2=0x3=0.4y3=0.3x4=0y4=0.3
k1=Bar2D2Node_Stiffness (E,A,x1,y1,x2,y2)
k2=Bar2D2Node_Stiffness (E,A,x2,y2,x3,y3)
k3=Bar2D2Node_Stiffness (E,A,x1,y1,x3,y3)
k4=Bar2D2Node_Stiffness (E,A,x4,y4,x3,y3)
(3) 建立整体刚度方程
由于该结构共有4个节点,因此,设置结构总的刚度矩阵为KK(8×8),先对KK清零,然后四次调用函数Bar2D2Node _Assembly进行刚度矩阵的组装.相关主程序代码为:
KK=zeros(8,8)
KK=Bar2D2Node_Assembly (KK,k1,1,2)
KK=Bar2D2Node_Assembly (KK,k2,2,3)
KK=Bar2D2Node_Assembly (KK,k3,1,3)
KK=Bar2D2Node_Assembly (KK,k4,4,3)
(4)边界条件的处理及刚度方程的求解
由图可以看出,被约束的自由度有:节点1的x,y方向自由度,节点2的y方向自由度,4节点的x、y方向两个自由度.则活动自由度编号为3,5,6.活动自由度对应的节点载荷F3=20000N,F5=0N,F6=25000N,采用高斯消去法进行求解,对应的代码为:
num=[3,5,6]%可活动的自由度编号
p=[200000-25000]
u=Bar2D2Node_Disp(KK,num,p)
(5)支反力的计算
在得到整个结构的节点位移后,由原整体刚度方程就可以计算出对应的支反力.这部分对应的主程序的代码如下:
q=zeros(8,1)
q(num)=u%节点位移阵列
P=Bar2D2Node_Forces(KK,q)
(6)单元应力的计算
先从整体位移列阵q中提取出单元的位移列阵,然后,调用计算单元应力的函数Bar2D2Node_ElementStress,就可以得到各个单元的应力分量.
u1=[q(1)q(2)q(3)q(4)]
stress1=Bar2D2Node_Stress(E,x1,y1,x2,y2,u1)
u2=[q(3)q(4)q(5)q(6)]
stress2=Bar2D2Node_Stress(E,x2,y2,x3,y3,u2)
u3=[q(1)q(2)q(5)q(6)]
stress3=Bar2D2Node_Stress(E,x1,y1,x3,y3,u3)
u4=[q(7)q(8)q(5)q(6)]
stress4=Bar2D2Node_Stress(E,x4,y4,x3,y3,u4)
(7)计算结果的整理
通过主程序的运行得计算结果.
主程序
%计算各单元的刚度矩阵(以国际标准单位)
E=2.95e11
A=0.0001
x1=0
y1=0
x2=0.4
y2=0
x3=0.4
y3=0.3
x4=0
y4=0.3
k1=Bar2D2Node_Stiffness (E,A,x1,y1,x2,y2)
k2=Bar2D2Node_Stiffness (E,A,x2,y2,x3,y3)
k3=Bar2D2Node_Stiffness (E,A,x1,y1,x3,y3)
k4=Bar2D2Node_Stiffness (E,A,x4,y4,x3,y3)
%建立整体刚度方程
%由于该结构共有4个节点,因此,结构总的刚度矩阵为KK(8×8),先对K清零,然后四次调用函数Bar2D2Node _Assembly进行刚度矩阵的组装.
KK=zeros(8,8)
KK=Bar2D2Node_Assembly (KK,k1,1,2)
KK=Bar2D2Node_Assembly (KK,k2,2,3)
KK=Bar2D2Node_Assembly (KK,k3,1,3)
KK=Bar2D2Node_Assembly (KK,k4,4,3)
%边界条件的处理及刚度方程求解
num=[3,5,6]%可活动的自由度编号
p=[200000-25000]
u=Bar2D2Node_Disp(KK,num,p)
%支反力的计算
q=zeros(8,1)
q(num)=u%节点位移阵列
P=Bar2D2Node_Forces(KK,q)
%各单元的应力计算
u1=[q(1)q(2)q(3)q(4)]
stress1=Bar2D2Node_Stress(E,x1,y1,x2,y2,u1)
u2=[q(3)q(4)q(5)q(6)]
stress2=Bar2D2Node_Stress(E,x2,y2,x3,y3,u2)
u3=[q(1)q(2)q(5)q(6)]
stress3=Bar2D2Node_Stress(E,x1,y1,x3,y3,u3)
u4=[q(7)q(8)q(5)q(6)]
stress4=Bar2D2Node_Stress(E,x4,y4,x3,y3,u4)
说的可能有些罗嗦,注意其中有5个function,和最后一个主程序,计算的时候直接运行主程序就可以了.希望能帮助到你.
两拉杆系统的刚度矩阵怎么求具体步骤如下:1、弄清应力-应变关系以及刚度矩阵、柔度矩阵。
2、对于两拉杆系统材料,刚度矩阵可写为Qij。
3、Qij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Q11、Q12、Q22、Q23、Q66、∧计算可以得出。
4、复合材料工程常数之间的关系由麦克斯韦定理给出Vij。
5、刚度矩阵坐标转换公式为{CGij}。
6、应力张量转换矩阵即为刚度转换矩阵,与应变张量转换矩阵不同。
7、m,n,l为夹角余弦。(坐标轴1、2、3与坐标轴x、y、z夹角余弦分别为(li、mi、ni))。刚度矩阵就是节点载荷与节点位移之间的关系单元刚度矩阵xi单元e是在节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
机械振动刚度矩阵怎么求:在 机械振动理论(3)-解析实模态分析 中,详细介绍了解析实模态分析方法,并以两自由度振动系统为例,给出了解析模态分析的一般步骤:
根据结构的几何形状、边界条件和材料属性构建质量矩阵、刚度矩阵、阻尼矩阵,进而得到系统的运动方程;
如果是比例阻尼,忽略阻尼项,得到系统特征多项式;
根据系统的特征多项式,求解系统的特征向量,并将各个特征向量代入得到各自对应的特征向量;
将特征向量以特征值的大小顺序按列排布,得到系统的特征向量矩阵(即,模态振型矩阵);
通过坐标变换,使得质量矩阵、刚度矩阵、阻尼矩阵完全解耦,再运用单自由度的理论结果,结合转换到模态坐标下的初始条件,得到模态坐标下的位移解,再经过一次坐标变换,将模态坐标下的位移转变为物理坐标系下的解,也就是我们需要的时域振动解。
实验模态分析的一般步骤:
通过实验测量系统的频响函数;
从测得的频响函数来估计这些模态参数。
频响函数(Frequency Response Function,FRF)描述了频域中输出(通常采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与输入(激励)之间的关系,在进行测量时,通常会用到两种激振(输入)方法,一种是力锤激励,另一种是激振器激励。但从理论角度讲,通过力锤激励法测试和激振器激励法测试所采集到的数据完全相同。
对称矩阵,这意味着 传递函数矩阵也是对称矩阵,满足Maxwell互易定理。
把这个时间域的矩阵变换到拉氏域(复变量为),并且假设初始位移和初始速度都为零(在描述受迫振动时,往往不太关心初始瞬态响应,在阻尼存在的情况下,瞬态响应会逐渐消失,所以直接令初始条件为零),则有:
或者式中 称为
动刚度矩阵。
由此也可以得到传递函数的定义:按照线性代数知识,一个矩阵的逆矩阵可以由其伴随矩阵计算出来:
根据 机械振动理论(2)-多自由度系统 中的一系列推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