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方式与大量生产方在产品开发工作程序有哪些不同呢?

精益生产方式与大量生产方在产品开发工作程序有哪些不同呢?,第1张

1、大量生产方式企业在产品开发的各阶段,采用的是串联式工作程序

每一个阶段都要等其前一个阶段完成后才开始。即产品定型后才开始生产准备,生产准备完毕后,才正式投入大量生产。在设计试制和生产准备阶段,又可以细分为若干环节。每个阶段和环节都按照半封闭的独立方式工作。设计过程很少考虑工艺制造,生产准备遇到设计问题,由于产品已经定型而难以更改。这就造成产品开发周期长,制造成本高,产品设计方案和工艺方案无法实现最佳匹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采取了许多改进办法,比如在制出油泥模型和绘制出试制图纸以后组织工艺等有关人员进行工艺性审查,使工艺准备工作提前介入,合理交叉。但这种做法常常由于工艺人员在参加工艺性审查之前,不能充分研究设计方案,其效果受到一定的限制,甚至流于形式。

2、精益生产方式企业的产品开发,采用并联式工作程序

并联式工作程序又称之为同时工程或同步工程。产品开发从一开始设计,工艺质量、成本销售等部门就联手参加有关工作。产品设计和生产准备人员之间不是简单的协作,而是不讲条件地对即将开发的新产品取得共同的认识,采取一致的行动,以便开发出更好的产品。同时工程这种新的工作方法改变了以往接力棒式的由前往后传递推动工作的作法。而是从确定产品最终目标开始,由后面向前面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在产品设计过程就要确定制造工艺、用工艺保证达到质量标准、保证达到生产效率、目标成本和各项指标。这种同时工程的做法可以使产品设计人员利用工艺人员所进行的实质性工艺成果来决定汽车零件的最佳设计,实现产品设计和工艺方案的最佳匹配。

在并联式的开发程序中,开发各个阶段的时间是叠加的。即使是每个阶段时间与大量生产方式相同,叠加的总周期也要比串联式开发程序的总周期短得多。以生产准备周期最长的车身复盖件冲模开发为例,大量生产方式是由产品设计师提供冲压件准确尺寸后才开始模具订货;精益生产方式是在车身设计开始就着手模具的设计制造。模具设计人员与车身设计人员面对面接触,知道产品的大致尺寸和复盖件的概略参数。所以提前订购模坯,并在模坯上粗加工。当复盖件的图纸一经画出立即投入精加工。这样做可以使整套模具的准备周期从大量生产方式的两年减少到一年,意味着生产准备周期可以减少一年。当然这要取决模具设计师的水平,了解产品的设计过程,并应具备一定的产品设计知识,还要冒有一定的风险。公司应当承担模具设计预测失误带来的损失。这种损失即使在大量生产方式中也是不可避免的。据有关资料介绍,在美国大量生产方式厂家,由于产品设计更换带来的模具损失约占模具总成本的30-50%,日本精益生产厂家只有10-20%,相比之下,要少得多。

并联式开发程序的一个较为鲜明的特点就是充分的信息交流。在串联式开发程序条件下,部门之间按工作程序接力棒式传递信息,使部门之间不能及时交流信息,延缓了解决问题的进程。由于产品开发组织的松散性,小组成员常常不愿直接面对面争论,许多开发项目的问题不到为之已晚的后期不能解决,甚至投产以后还遗留大量涉及设计更改的质量攻关工作。所以在开发过程中开始参与人数很少,以后参与人数逐渐增多,甚至在投产以后成百上千的其它部门的人员被吸收进来以解决一开始就应解决的问题。在并联式开发程序条件下,由于产品开发人员集中在一个小组进行控制和管理,信息可以及时交流,发生问题能够及早的予以解决,因而产品开发质量高,新产品投产后几乎不需要作任何修改。参与开发的人员要比大量生产方式厂家减少1/3。

工作原理:

串联型稳压电路,除了变压、整流、滤波外,稳压部分一般有四个环节:调整环节、基准电压、比较放大器和取样电路。

当电网电压或负载变动引起输出电压V0变化时,取样电路将输出电压V0的一部分馈送回比较放大器和基准电压进行比较。

其产生的误差电压经放大后去控制调整管的基极电流,自动地改变调整管集—射极间的电压,补偿V0的变化,从而维持输出电压基本不变。

扩展资料

串联型稳压电路属直流稳压电源中的一种,在实际应用电路中应用非常广泛。如平常常用的78或79系列三端稳压器也是属于它的一种。

直流稳压电源引可广泛应用于国防、科研、大专院校、实验室、工矿企业、电解、电镀、直流电机、充电设备等。

(1)可用于各种电子设备老化,如PCB板老化,家电老化,各类IT产品老化,CCFL老化,灯管老化;

(2)适用于需要自动定时通、断电,自动记周期数的电子元件的老化、测试;

(3)电解电容器脉冲老练;

(4)电阻器,继电器,马达等测试老练;

(5)整机老练;电子元器件性能测试,例行试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串联型稳压电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串联型稳压电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80930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3
下一篇 2023-04-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