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算命”测“今生前世”,为何会被盗走个人信息?

微信“算命”测“今生前世”,为何会被盗走个人信息?,第1张

因为人们在算命的时候将自己的身份信息全部都报给了他们,像是姓名和出生年月手机号码等。所以他们的信息才会被多方人员知道,而且才暴露了自己的信息。玩过手机的小程序的人都知道微信里面有一种小程序,他声称可以测你的前世今生,或者是说你像什么人。其实这些都是他们想骗取你信息的小套路,看起来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但其实在一定的程度上,她通过你的个人信息了解到你的信息之后,就立马把他们这些信息卖给别人,从而进行诈骗。

所以这些小程序都是不靠谱的。有的人甚至将自己测到了,结果分享到他的朋友。他们的朋友也纷纷进行测试,但其实你抱着好玩的心里,进行测试的同时也丢失了你的个人信息。其实这个东西并没有什么好测的,因为它仅仅是几种结果无非是这样罢了。你再改变一个答案,他的结果就不一样了,所以这些东西都是不可信的。

不能因为一时觉得好玩,就把它们全部都变成别人想骗取你的个人信息的一种手段了。这样的测试不仅会暴露你的个人信息,而且会让你一直遭到骚扰。而且如果他卖给不法分子的话,你还有可能会受到诈骗的行为。

有很多人都会说,那既然是微信出品的,那涉及安全问题,是不是有微信处理呢?其实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个小程序其实是第三方应用,他虽然是有微信开始给人们使用的,但是游戏是你自己注册的。

一旦你输入信息,或者是输入自己的个人记录的话,就会暴露你的个人信息,所以还是有一定不安全的。在玩这类小程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如果他让你注册什么手机号的那些东西,也不要进行注册。不然的话,有可能你的手机就会一直收到很多骚扰电话。

像微博和微信这样的平台的发展,使得以新形式向网民展示了诸如算子,占星,紫微斗数和塔罗牌之类的算命方法,甚至一些微型企业也以此为手段吸引流量。然而,在最近的采访中,记者发现“互联网算命”的要价很高,而且还有一些有价值的所谓的救灾物资。网民要当心割韭菜。

记者发现,在算命应用咨询模型中,在线算命先生按照从上到下的等级分别命名为侯,江,项和史。排名最低的“老师”收费90分钟1200元,排名最高的“侯先生” 90分钟收费10000元。“还有另一种 *** 作方式,即免费算命和销售转运产品,其中一些也已整合到朋友裂变营销的圈子中,可以免费计算与朋友圈子的分享。但是,这并不是免费的。计算自己的主人,但计算机会安排桌子并生成模板字。李明说,只要您数一数,就可以找出一些问题,例如事业不佳和情绪沮丧。“如果有问题,就必须解决。人们总是愿意花很多钱在消除灾难上。”李明说,卖几百元的护身符只能算是小生意。一些大师可以使用桃木剑来抵御邪恶。这把青铜剑卖了几万元。此外,有些公司还出售诸如项链和手镯之类的饰品。这些与外界无法区分的饰品有特殊的名称,例如“幸福菩提”,“太极运物语”等,但如果更改名称,它们可能会很昂贵。倍甚至十倍。在最近一段时间内,随着小型程序的发展,一些具有AI外观的小型程序也大量出现。经过记者调查,微信中的AI算命小程序不过是一些模板程序,其中很多甚至来自同一系统。

这意味着AI算命与常用网站CMS相同。开发人员可以在开发后直接打包出售它们以获得第一笔收入。用户支付所谓的详细人脸报告时,便可以从用户那里获利。业内人士承认,当前的AI相机产品本质上是简单的面部识别算法+书面测量内容的组合。为了让用户“放心付款”,AI将让用户查看程序上传的自拍的面部特征,包括面部特征的位置和关键点,然后根据所谓的面部识别结果。

记者用演员的照片测试了AI的拍照小程序,结果均为积极的模糊评价。经过测试,发现相当一部分AI照片查看程序对同一张照片具有不同的识别结果,并且大多数测得的答案是排列和组合。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所谓的AI算命只是一种消遣韭菜的娱乐方式。对于一些要钱的网络算命方式,不要信。还不如去小摊算一下,便宜划算。就不会因为什么风水问题担心受怕。

AI相面骗局被央视曝光

AI相面骗局被央视曝光,随着互联网以及AI技术的飞速发展,占卜算命也逐渐从线下走到了线上,甚至打起了AI的旗号。“AI算命”不过是披着科技的外衣来“吸金”。AI相面骗局被央视曝光。

AI相面骗局被央视曝光1

最近,占卜,相面又开始火了起来,不过不是传统的那种方式,而是蹭上了高科技,大数据,AI的热度,再次火了起来,不过被央视批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只是传统骗局加上了现代科技。

近日,有市民举报有些占卜场所欺骗消费者,原因是他和朋友分别去占卜,最后得到的数据结果是一模一样的。

经过多方调查,很多占卜,算命,都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他们只会对你说一些,在所有人身上都适用的话,一些笼统摸不着边的话,看似什么也没说,却又像说了很多,也就是现在的废话文学。利用每个人对事物理解的切入点不同,所以看出的结果也不一样。

而且,大部分店里面有一些转运商品,手链,水晶等等。他们会告诉你,你有哪里不好的运,可以通过买他们的转运商品,三四天内就可以转运。实际上,这都是无稽之谈,他们只是在牟取暴利,这些商品卖得都非常的贵,实际成本就几元到十几元,利润都在80%以上,而你买回去只是寻求心理安慰,实际上没有任何用处。

除了这些,最近网上还兴起了AI面相,只要通过摄像头扫描一下就可以分析出你的面相,实际上只不过通过数据,和面相对比,把这些废话文学又给你说了一遍。这里面还有收费项目,鼻相分析,情感分析,财运分析等,一个公众号就可以从中谋利600多万元。

这种AI相面极为不靠谱,有人上传了一张狗的照片,面相分高达98分,分析这只狗财运很好,热爱读书,善于思考等等。

通过央视报道,这些都是一些骗人的手段,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希望大家千万不要上当受骗。

有很多人只是为了寻求一种心理安慰,而交了昂贵的智商税,这些人从中获取了暴利,而且这些帮你算命的人可能根本就不懂得算命,只是在利用你人性的弱点。

AI相面骗局被央视曝光2

“本来想算算今年运势,没想到花了几十元钱交了智商税。”新的一年,不少人对自己的“运势”感到好奇,“95后”陈梦瑶也不例外。她近日关注了一个AI测面相的公众号算命,然而,最后的分析结果却让她大失所望,直呼上当。

“花30多元买了一份运势分析报告,爱情运势上‘指点’我多出席一些社交场合,去结识一些志趣相同的朋友。事业上建议我多和自己的上司、同事进行互动,有利于在职场上更加顺利地进行工作。想想这些话放到每个人身上都适用!”陈梦瑶吐槽说。

随着互联网以及AI技术的飞速发展,占卜算命也逐渐从线下走到了线上,甚至打起了AI的旗号。记者关注某些相关公众号亲测后发现,“AI算命”不过是披着科技的外衣来“吸金”。

亲测

一张照片算出两种人生

以前,算命先生一般是摆个地摊,如今,人工智能技术与算命相遇,被“AI算命”之类的微信公众号、小程序跨界融合。

记者在微信公众号搜索“AI算命”“人工智能面相测算”等关键词,会出现很多相关公众号,譬如人工智能面相解析、AI面相测算大师、智能面相手相测算、AI智能面相大数据解析等等。

记者打开一个人工智能解析面相的微信公众号,平台简介为:AI人工智能测面相,是由高级计算机工程师和传统面相大师共同研发,准确率99%。

记者看到,平台有测面相和测手相两种服务,页面数据显示已有6万多人获取了面相报告。那么,AI算命到底准不准呢?记者点开“测面相”一栏进行测试。

根据页面提示,需上传一张照片。记者试着将一张明星照片上传到平台,四五秒钟后,图片通过“智能解码”显示报告已生成。为了免费领取报告,记者关注了该公众号。

随后,记者打开报告看到,里面有面相概述、五官评分、眼相解析、嘴相解析等。测算结果显示该明星的五官评分为92分,面相概述里声称“事业算不上非常理想,但比较讲义气,见多识广,性格随和,不喜欢斤斤计较,执行力强,但做事不够细心”。

接下来,记者又上传这个明星的另一张照片。之后的五官评分为88分,测评结果从“讲义气”“执行力强”变为了“遇到需要帮忙的时候不太热心”“做事比较懒散,行动力不足”,运势也与之前有所出入。

同一个人,因为照片不同,测评的结论也不同,甚至有的说法自相矛盾。一位从事面部扫描开发的业内人士表示,面部扫描主要是通过读取脸上的特征点,用于身份识别,这是当前的主流方向。通过肤色和其他细节特征辅助判断疾病有一定可能,但用于看相并不具备科学依据,娱乐性质更多一点。

收费

40元为你“剧透”运势

记者发现,不少“AI算命”都以免费来吸引用户,但实际上并非完全免费,往往需要付费购买增值服务,或“邀请好友”等方式才能查看完整的报告。此外,用户在算命时授权个人信息、上传照片以及分享指定动作的要求,也存在隐私泄露风险。

在一个公众号的测评中,记者了解到面相概述、五官评分、眼相解析、嘴相解析属于免费,而鼻相解析则需要花费5元才能“解锁”。对于很多网友最想知道的“事业运程报告”和“情感运程报告”,还要再次掏腰包,各需额外支付19.8元或邀请3个好友才能“解锁”。这样一来,如果想要一份完整的运势报告,共需花费40多元,而且这份报告还不知道准不准。

陈梦瑶坦言,与传统形式的迷信算命相比,起初觉得“大数据”“人工智能”更“科学”,但最后发现“这种网络占卜更具有欺骗性、迷惑性”。其实,很多年轻人和陈梦瑶一样,或多或少使用过这类网络占卜,大同小异的模糊化描述,放在每个人身上都有类似的效果。

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90后”市民,有6位市民表示曾做过网络免费占卜,有2位市民曾为此付费,大都认为“不太准,算着玩”。一位受访者说:“觉得有的分析太‘大众’了,就当是花钱买个教训吧,以后再也不上当了。”

提醒

别再为“命运”交智商税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一些人明知网络占卜不可信,却对其趋之若鹜,以求心理安慰。

其实,网络占卜只不过是利用APP、AI等小程序设计几套模板,然后根据“求算命者”提供的资料、诉求等信息进行排列组合,最终生成“模板话术”,以达到骗人的目的。

从表面上看,以“AI算命”为代表的网络迷信,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进行图像统计分析,看似“算的很准”的评价背后,实在经不起仔细推究,其内核依然是迷信,本质仍是依靠笼统的、一般性的描述来让人信服。

据了解,这样的程序开发门槛并不高,在网购平台花几百元到几千元购买外包服务就能很快开发出来。一些信奉命理术的人相对来说更容易上当受骗。

有关专家提醒道,看面相、手相来推测运势,本就不具备科学依据。且使用此类APP时,需要用户上传头像或手相,极有可能泄露自己的面部信息或指纹信息。目前,很多身份识别、付款软件等采用的是面部识别或指纹解锁,若泄露的信息被不怀好意的.人利用,可能会对个人造成一定的风险。

专家建议,用户应注意个人隐私的保护,并以娱乐的心态对待测算结果。此外,相关部门也应加强这方面的监管,对不断改头换面的网络迷信要坚决惩治,从根源上铲除封建迷信的土壤。

AI相面骗局被央视曝光3

央视曝光AI相面骗局上了热搜。上传一张宠物狗照片的结果显示:宠物狗的面相能打96分,且“读书运很好”“一生财运也好”“做事有能力有主意”。这样一项相面报告,测试者需要付费几十元才能看。

有网民表示,“AI相面”这种事还需要被揭穿吗?但事实就是如此吊诡,明摆的不靠谱,还是有大市场。上网随便一搜,竟有“AI人工智能相面项目总结”。占卜、算命用高科技伪装后,“随风潜入夜”般渗透在网络世界的角角落落。

AI类算命,其实是通过有限的面部特征点采集,与有限的数据库特征值进行比对,根据现成的话术编撰出一套似是而非的结果。一些听起来很有道理的分析、笼统的安慰,其实都是可能发生在所有人身上的模糊描述,好像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也没说。这其实与曾经流行的摆摊算命没有本质区别,只是从线下搬到线上,用户市场更大,敛财更容易,敛财成本更低。

需要警惕的是,线上算命比线下算命危害性更大。一方面,互联网上传个人信息,特别是面部信息,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以敛财为目的的商家,如果把收集的个人信息打包贩卖,又是一笔可观收入。对个人而言,网络算命存在钱财损失和个人信息泄漏风险的双重危害。

另一方面,在网络环境和高科技的“助攻”下,占卜、算命有了更好的隐蔽性和迷惑性。迷信活动换了个“马甲”,就有很多人不认识了,因此社会危害性更大。怪力乱神之风吹进互联网,将大大阻碍科学精神的传播和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

互联网乱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监管部门严厉打击网络占卜乱象、依法依规严惩不法商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每个用户、每个网民要警惕迷信活动的高科技伪装,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全社会形成合力来抵制网络迷信层出不穷的套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81125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3
下一篇 2023-04-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