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张拉的计算公式?

预应力张拉的计算公式?,第1张

应力张拉的理论伸长量计算按规范要求进行,采用平均张拉应力法。具体公式如下:

△L=Fp*L/Ap*Es

Fp—平均张拉力(kN)

张拉时发现以下情况,应立即放松千斤顶,查明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后再恢复张拉:

①断丝、滑丝或锚具碎裂;

②混凝土破碎,垫板陷入混凝土;

③有异常声响;

④达到张拉力后,伸长值不足,或张拉力不到,而伸长值超出范围;

工具锚的夹片,应注意保持清洁和良好的润滑状态。锚板的锥行孔内及夹片应涂上润滑剂。

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mm。

张拉端外露预应力筋应在灌浆后再切割。

张拉原理

1 预应力采用两端对称同时张拉、张拉力和伸长量双控法,两端千斤顶升降压、画线、测伸长、插垫等工作一起进行。

2 千斤顶就位后,先将主油缸少许充油,使之蹬紧,让预应力钢绞线绷直,在钢绞线拉至规定的初应力σ0时,停机量测原始空隙并画线作标记。

3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力程序:0→初应力σ0→控制应力σk(持荷2分钟锚固)。σk为张拉时的控制应力(包括预应力损失在内)。

4 张拉施工的工作顺序:穿束→安装锚具→安装千斤顶及张拉设备→张拉、锚固→拆除千斤顶及张拉设备→压浆→存梁。

扩展资料:

预应力张拉施工事故的主要类型

(1)台座倾覆或滑移。

(2)预应力筋断落或滑脱

(3)张拉设备故障。

(4)不当 *** 作事故(闪失、碰撞等)。

(5)施工机具伤人。

(6)现场火灾与触电。

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

(1)预应力筋与锚具(或夹具)组装件的锚固性能差。

(2)预应力筋的质量不合格。

(3)张拉机具失效。

(4)在不安全的天气条件(雷雨、雪天)下继续施工。

(5)作业面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没有保持安全 *** 作距离。

(6)机具使用前没有进行检修,或 *** 作不当。

张拉前注意事项:

1、预应力筋的张拉根据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达到90%以后才能进行,应以实验室出具的同条件混凝土试块强度报告为准。

2、张拉前只应将梁的侧模拆除,以减少张拉时的牵制,底模在预应力张拉前是千万不可拆除。

3、张拉前要检验模板有无下沉现象,构件(梁等)有无裂缝等质量问题和混凝土疵病。如问题严重应研究处理,不应轻率从事张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预应力张拉

先计算张拉油表读数,再现场安装锚具,千斤顶,限位板,油泵等,安装完成后开启油泵,开始张拉,一般都是左右同步进行,也有单侧张拉的。先张拉到初始应力值,一般10%,20%也行,量取千斤顶外露量和夹片外露量,再张拉到100%,量取千斤顶外露量和夹片外露量,锚固5分钟,计算实际伸长量和理论的做对比。看张拉是否合格。

预应力筋张拉时采用超张拉是因为在张拉的过程中,经过油泵和千斤顶的传力,有应力损失,为了使设计给出的力传到锚下还能得到保证,预应力筋张拉时采用超张拉。

计算公式的含义:

100%-20%+20%*理论伸长量,如果是两端对称张拉,将理论伸长量除2,两端的伸长量再相加。

通常工程建设中就是用这种计算方法了 ,至于你说的相关依据现在还不敢确定,但是这种计算方法只是比较合理的计算方式。

如果你长束的钢绞线张拉你不妨使用20%→40%→100%把初应力加大使其钢绞线能接近绷紧状态。

扩展资料:

测量时注意事项:

1、锚具夹片必须室内存放,并采取防潮防锈措施,防止夹片锈蚀造成滑丝。

2、夹片安装时检查锚环夹片孔内应洁净无杂物,同时夹片无锈蚀,严禁夹片被土、砂污染。

3、开始张拉时(张拉至张拉力15%前),观察锚环应与锚垫板密贴,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4、张拉完成及时对伸长量进行校核,超出±6%暂停张拉,查明原因并调整后方可重新施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预应力张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81526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3
下一篇 2023-04-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