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动自如(能走)的伤病员为轻伤患者,标绿标。
(2)不能行走的患者检查第二步。
2、第二步:呼吸检查
(1)无呼吸者,标黑标。
(2)呼吸频率>30次/分或<6次/分,为危重患者,标红标。
(3)每分钟呼吸6~30次者,检查第三步。
3、第三步:循环检查
(1)桡动脉搏动不存在,或甲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2秒者,或脉搏>120次/分,为危重患者,标红标。
(2)甲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2秒者,或脉搏<120次/分,检查第四步。
4、第四步:清醒程度检查
(1)不能回答问题或执行指令者,标红标。
(2)能够正确回答问题和执行指令,标黄标或绿标。
start分类法的陈述:分类指标为呼吸、循环和意识;分为红、黄、绿、黑四色;呼吸的判断指标为有无呼吸和呼吸频率。
简明检伤分类法(simple triage and rapid treatment,START)适用于大规模伤亡事件(masscasualty incident,MC),现场短时间内大批伤员的初步检伤,由最先到达的急救人员对伤病员进行快速地辨别及分类“检伤分类”源于法语单词“trier”,意思是分离、分类或归类,指的是根据病人和受伤者对治疗的迫切需要程度对他们进行分类、归类和优先排序。
伤员分类的过程允许不给予受灾个体足够的救治资源服务,以便确保最大数量伤员接受到医疗服务,这本质上是在灾难和大规模伤亡事件中进行伤员分类的理念。其用于医疗目的的历史可追溯到拿破仑时代,当时对大批伤员进行分类显得非常必要。
分诊通常分三个阶段:
一级检伤分类:是由急救技术人员在事故现场进行的初步分诊旨在迅速评估受伤人员并迅速转移到治疗中心。
二级伤检分类:用于因事故规模大、院前资源不足,导致受伤人员在现场停滞时间延长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伤员一到达医院,急诊医生或外科医生就会进行二次分流。
三级检伤分类:通常是为了确定优先顺序并决定接受救护服务,包括转到手术室或重症监护室。这一步将由外科医生或重症监护专家完成。分诊系统由医务人员使用,用于根据伤员的临床状态、疾病预后和可用资源来确定哪些伤员群体应该接受治疗和护理服务。
现代简明检伤分类法发源于1983年的美国,该方法于1983年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霍格纪念医院医护人员及纽波特海滩的消防部门的员工为具有基本急救技能的救援人员开发的。而后在美国被广泛使用,并逐渐成为国际通用的一种快速、简单的检伤分类方法。
关于start分类法的陈述,错误的是:循环的判断指标为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简明检伤分类法(START)适用于大规模伤亡事件,现场短时间内大批伤员的初步检伤,由最先到达的急救人员对伤病员进行快速地辨别及分类。
分诊分类
1、一级检伤分类:是由急救技术人员在事故现场进行的初步分诊旨在迅速评估受伤人员并迅速转移到治疗中心。
2、二级伤检分类:用于因事故规模大、院前资源不足,导致受伤人员在现场停滞时间延长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伤员一到达医院,急诊医生或外科医生就会进行二次分流。
3、三级检伤分类:通常是为了确定优先顺序并决定接受救护服务,包括转到手术室或重症监护室。这一步将由外科医生或重症监护专家完成。
检伤分类法步骤
1、行动检查:行动自如的伤病员为轻伤患者,标绿标。不能行走的患者检查第二步。
2、呼吸检查:无呼吸者,标黑标。呼吸频率>30次/分或<6次/分,标红标。每分钟呼吸6~30次者,检查第三步。
3、循环检查:桡动脉搏动不存在,或甲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按压指甲)>2秒者,或脉搏>120次/分,危重患者,标红标。甲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2秒者,或脉搏<120次/分,检查第四步。
4、清醒程度:不能回答问题或执行指令者,标红标。能够正确回答问题和执行指令,标黄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