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WAS安装程序上传到服务器,并解压
# tar -zxvf WAS Network Deployment V6.1 for Linux on x86-64, 64-bit.tar.gz
解压后在WAS文件夹下有个responsefile.nd.txt文件,这个文件是WAS静默安装的配置文件,编辑该文件,并修改如下内容:
-OPT silentInstallLicenseAcceptance="true" 接受License
-OPT allowNonRootSilentInstall="true" 是否允许非root用户安装
-OPT disableOSPrereqChecking="true" 取消对系统的检测
-OPT installType="installNew" 是否全新安装
-OPT feature="noFeature"不安装示例
-OPT installLocation="/opt/IBM/WebSphere/AppServer" 安装路径
-OPT profileType="none" 不生成概要
-OPT PROF_enableAdminSecurity="false" 不设置管理员安全
注:也可以按照上面内容自行编辑文件,当静默安装时指明该文件即可
文件编辑完成后,执行install命令开始安装。格式如下:
# ./install -options responsefile.nd.txt -silent
由于是静默安装,并且编辑好了配置脚本,因此安装时程序没有什么提示,耐心等待一会,直到安装完成。
如果没有安装成功,如何检查。
由于静默安装没有提示,我们不知道有没有安装成功,尤其是刚执行安装命令后,程序什么提示都没有,就很快结束。这通常都是没有安装成功。这里提供一个检查问题的方法。在用户文件夹下有个waslogs文件夹,这是执行静默安装时自动生成的日志文件,记录了没有安装成功的事件,可以通过日志来判断系统或配置文件哪方面出现了问题。我这里采用root用户安装的,因此在/root文件夹下有waslogs文件夹。
检查日志文件发现是由于配置文件中的安装路径问题,如下图:
安装完成后,如何判断是否安装成功。
安装完成后,会生成一个隐含的文件夹.ibm。
AIX系统改文件存在于/usr路径下。
linux等系统存在于/opt路径下。
# ls -alF
通过创建profiles来验证是否安装成功。
# /opt/IBM/WebSphere/AppServer/bin/manageprofiles.sh -create -profileName testpro -profilePath /opt/IBM/WebSphere/AppServer/profiles/testpro/ -templatePath /opt/IBM/WebSphere/AppServer/profileTemplates/default
启动profiles 并检查监听是否运行:
进入新创建的概要testpro/bin文件夹执行下面命令
# sh startServer.sh server1
# netstat -an |grep 906
windows下Linux环境搭建相信绝大部分CFD方向的研究者都需要通过自己编程来解决问题。所编写的程序有大有小,小的只是一个脚本,用于数据的后处理;而大的则需要调用若干CPU进行并行计算。然而据我所知,国内大多数CFD研究者的电脑都搭载了Windows,有部分为Linux与Windows双系统并存。若是双系统并存,则经常需要重启系统,弄的自己无比麻烦;若只为了研究保留一个Linux系统,则写论文看文献或进行其他娱乐时就又有这样那样的问题(Linux的国内环境相当不成熟)。为方便日常生活,我们需要Windows;为了编程,我们需要Linux。为了解决频繁重启的问题,我自身摸索出了一些解决办法,供大家参考。
解决办法一:windows下安装Cygwin
Cygwin无疑是windows下非常优秀的一个类Linux系统,它的存在与windows并不冲突,所有的执行程序以及脚本都以链接库的形式封装。启动速度快,占用资源少,可以说是windows下的一个非常轻量级的Linux客户端。安装也非常简单,在Cygwin官网下下载安装客户端,通过手动添加源(或者使用163的源,强烈推荐,校园网速度还不错),基本可以满足一般需求,常用的编辑器(gcc,gfortran等等)、调试器(gdb等)以及辅助工具(cmake,automake等)在源里都有,直接选中安装就可。Cygwin没有什么特别的设置,基本配置方法还是按照普通Linux的方法来,并且可以读取硬盘上的一切文件。这对于Linux不是很熟练的朋友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然而,Cygwin毕竟是一个模拟环境,链接库的封存方式也让它有了一定的限制,它不能高度自由的编译安装第三方库,比如并行用的mpich2,比如线性求解器hypre,比如chemkin。
总结
优点:轻量级,速度快,能直接访问硬盘上的一切文件
缺点:安装第三方运行库不一定成功
解决办法二:windows+virtualbox安装Linux虚拟机
virtualbox是甲骨文旗下一款相当优秀开源的虚拟机软件,当然跟著名的VM比功能上还是有差别,不过其实已经够强大了。轻量级,占用资源少。通过在windows下安装virtualbox,再在virtualbox下安装linux,就可以实现双系统在线。采用这种办法可以获得完整的Linux环境,可以自由编译安装需要的程序库,两个系统之间也可以自由的实时切换,不过虚拟机这种是需要共享内存的,采用这种办法实现最好是电脑自身内存较大,以便获得良好的体验。如果电脑配置没那么好,那最好就是让Linux虚拟机console启动,然后通过更改本机端口映射的方法实现ssh链接到虚拟机。
总结
优点:完整的Linux体验,不管对于学习linux还是应用linux来说都是相当适合的,可以自由编译安装运行库
缺点:机子配置低内存小不太适合
就目前而言,本人采用的是方法二,在虚拟机中调试运行程序,输出文件到共享文件夹,在windows下可视化查看。当然,其实实现的方法还有其他,这两种方法只是本人较为推荐而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