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在 硬盘中 预先 划分出一定的空间,然后把内存中 暂时不用 的数据临时存放到硬盘中,以便 腾出物理内存空间来让更加活跃的程序服务来使用。
目的:解决物理内存不足的问题。
但是交换分区是通过硬盘设备读写数据的,速度要比物理内存慢,所以只有当真实的物理内存耗尽后才会调用交换分区的资源。
一、创建分区
1、进入分区:fdisk /dev/sdb
2、创建分区: 输入n
3、创建分区类型:默认主分区。输入p
4、指定分区序号:默认。输入3
5、输出当前磁盘分区信息:输入p
6、保存后退出:输入w
先关闭交换分区,然后重新格式化,再次挂载到系统
1、boot分区
在Linux中,boot是存储内核及在引导过程中使用文件的分区,是启动Linux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在boot中包括了系统kernel的配置文件、启动管理程序GRUB的目录、启动时的模块供应的主要来源Initrd文件和vmlinuz文件。
/boot分区就是 *** 作系统的内核及在引导过程中使用的文件,一般是几年前的版本要求划分的一个区,大小为100MB左右,但现在的新版本都不需要对这个分区进行单独划分,也就是说你完全可以不分/boot。
安装Linux只要求两个基本分区,即根分区及交换分区,如果你的磁盘空间足够大,可以多划分空间给根分区,你也可以把常用的目录新建到桌面,如下载的软件包,放到桌面不影响你进入Linux系统的速度,当然这要求你有足够大的根分区。
2、swap分区
swap就是Linux下的虚拟内存分区,它的作用是在物理内存使用完之后,将磁盘空间虚拟成内存来使用。
它和Windows系统的交换文件作用类似,但是它是一段连续的磁盘空间,并且对用户不可见。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个swap分区能够作为虚拟的内存,但它的速度比物理内存可是慢多了,因此如果需要更快的速度的话,并不能寄厚望于SWAP,最好的办法仍然是极大物理内存。SWAP分区只是临时的解决办法。
交换分区的合理值一般在内存的2倍左右?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安装Linux系统时,交换分区swap的大小应该是内存的两倍。也就是说,如果内存是2G,那么就应该分出4G的硬盘空间作为交换空间。其实这是严重的浪费。真实的情况是:可以根据你系统内存的大小,以及所使用的程序,自行决定交换分区的大小,甚至可以完全不用交换分区。
3、根分区
所谓根分区,说白了就是系统分区,是root分区,所有的东西都放在这里面。
Linux是一个树形文件系统,根分区就是它的root节点,任何的目录文件都会挂在根节点以下。Linux只有一个根。你可以给你的硬盘进行分区,但是,分区设备一定挂载到Linux根目录下的指定位置,如/usr、/var、/home等。如果要对分区进行 *** 作的话,只能到分区所挂载的目录中进行 *** 作。所以,不管对硬盘分多少个区,都要将这些分区挂载到根目录底下才可以使用。
目录是分区后文件的名称。在分区之前没有目录的概念。
安装Linux系统时需要分区,在分区中可以使用许多挂载点,如“/”、“boot”、“usr”、“var”等。
分区“/”、“boot”、“usr”、“var”作为分区,即可以分成四个区域,分别挂载在上面的挂载点上,当然还有一个交换分区,这是必要的。启动、usr、var都是分区。
另外,只能分为一个“/”根分区,和一个交换分区,这样就可以安装Linux系统了,但是安装后在根目录下100以内还可以看到“usr”、“var”等名称,此时“usr”、var名称就是目录。
对比Windows可以加深对分区的理解,如Windows的c:d:e:等驱动执行器,有主分区、逻辑分区。
目录的概念也类似于Windows。与具有/根分区的Linux不同,所有的文件(设备也作为文件工作)都在/下,并且“分区”也可以在/下找到。Linux中没有分区。
完整的文件管理。/是根目录。/必须安装。/home、/usr、/boot是/下的所有目录,它们独立于分区,可以挂载在不同的分区中,也可以挂载在相同的分区(/)下。
扩展资料:
挂载raid分区
1.创建所需的分区,如下图所示。
2.使用mdadm创建raid,如下所示。
3.raid的可用磁盘源容量,如下图所示。
4.在实践中,100袭击,一个磁盘,容量很大,和磁盘阵列的建立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最好是等待几分钟后实现:mdadm——细节/dev/md0查询磁盘阵列的细节。
5.格式化RAID,如下图所示。
6.使用RAID挂载,就完成了,如下图所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