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提到有@http://huawei.com后缀的账号,所提交的补丁只是清理一些OOM错误信息,或者修复拼写错误,有刷KPI的嫌疑。Qu指责这些提交者大言不惭地狡辩,想要合并这些补丁。
据了解,此前华为宣传其对Linux的贡献全球第一。
特别注释,以正视听。
一看就明白怎么回事。
当年,我还是一个刚进华为的萌新。我所在四级部门被分为了七个LM团队。
我所在的LM团队,开发任务非常紧。白天提交了代码以后,可能要晚上9点才有时间组织代码review。另外,有一个LM团队开发任务就没那么紧了,有大量的时间空闲出来,然后就开始了骚 *** 作,搞了一个活动pk谁提的代码检视意见多。
奇葩的事情就来了。我白天提的pr,晚上九点的时候会收到40+以上的检视意见。我点进去看,这意见也不是我们团队的人提的啊,他能看懂代码吗???
再细看一下,就明白了。所有的检视意见都是建议把tab缩进改为四个空格,if判断的时候把数字写左边,花括号没有换行等等和程序逻辑无关的意见。后来,我们组内检视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把之前的pr关闭再重新提交。也就是,另一个部门的瞎JB *** 作给公司造成了内耗。
后来。我还收到了群发邮件,他们那个活动的第一名,平均一天要提200+个意见。。。。。
这事类比到linux社区,大家也就明白了吧。
补充一下。看有人说华为内部没有明确规定提交的pr数可用于kpi考评。你们还是太年轻了,虽然pr数不考评。但是,你要是在述职报告上写参加某某活动/比赛获得第一名,那可是妥妥的kpi啊。
上周五,华为如期在上海东方 体育 中心举办了Mate40的国内发布会。
场馆内,现场观众贡献了比以往更多的掌声,几乎在余承东讲话的每个间隙都有人欢呼。所有人都明白这场发布会的意义——台积电断供后,Mate40搭载的麒麟9000已成绝唱。如果美国不对几大关键供应商下发供货许可,华为整个手机业务的命运都将成谜。
比起外界此起彼伏的猜测,华为内部似乎还很平静。所有的研发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与手机相关的芯片、HMS、鸿蒙,EMUI乃至一张小小的手机壁纸,都仍在更新升级中。在周日举办的一场小型沟通会上,有用户问起一个期盼已久的手机功能,华为相关负责人回答:“下一代,下一代我们就能做到。”
下一代华为旗舰手机能如期发布吗?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答案。几个月前,华为在内外紧急调动芯片资源,全力为Mate40的发布保驾护航。但传闻中,麒麟9000的芯片余粮仅能支持到明年年初,而华为至今还未宣告有可解的替代方案。
最理想的结果是,在芯片余粮用尽之前,几家关键厂商就能拿到对华为的供货许可。但坐以待毙从来都不是一个好主意,华为当然想自己握紧命运的那根绳。
当现金牛业务遇阻,华为需要做最坏的打算。如果手机走到了绝境,华为将靠什么续血?谁来挑大梁?谁又有能力挑大梁?
最坏的打算
禁令期间,华为的节奏变得比从前更快。
一切都被提前了,包括鸿蒙。多位接近华为的人士向界面新闻透露,按照计划,鸿蒙系统本不会出现在2019年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至少还要打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但当时外界的压力,将被质疑为PPT的鸿蒙系统推到了台前。
在最近一年多时间里,这种加速在华为变得越来越普遍。
为了打磨替代谷歌服务的HMS,华为刚刚结束有史以来规格最高、参与人数最多、最具有挑战性的松湖会战。连续数个夜晚的赶工也让团队逼近压力极限,华为消费者业务云服务总裁张平安回忆:“参与会战的人一听到松湖会战眼泪就快下来了。”
如今,鸿蒙不再是躺在PPT上的概念,而将在明年全面用于华为手机。对华为而言,软件层面的漏洞虽难,但可解,至少能在短期内呈现出一个可替代方案。
连续三轮制裁下,这家公司受到最大的打击还是芯片。只要禁令不放松,台积电、联发科等关键芯片供应商的供应仍遥遥无期。
麒麟代工之路已经无法走通,最有效的解决方式就是直接购买高通或联发科的芯片。尽管华为曾多次表示愿意购买高通芯片,多家芯片厂商也在积极向美国递交供货申请,但绝大部分申请都迟迟未得到批复。
芯片短缺的影响是极大的。不仅仅是华为手机业务,5G基站、智能车联、IoT设备、云计算种种业务的维持皆需要芯片持续补给。不过,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回应芯片余粮问题时表示,“to B”芯片用量较少,目前储备仍然充足。
但手机芯片已是燃眉之急。根据中国台湾芯片调研机构Isaiah Research的预估,麒麟9000的芯片库存在1500万至2000万颗之间,仅能勉强维持至2021年。最坏的情况是,华为手机无法搭载制程最先进的芯片,从而失去在高端手机市场的竞争力。
盘活“死局”
站在悬崖边,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华为必须找到新的增长极。
据证券时报报道,华为已启动意在规避使用美国技术制造终端产品的“南泥湾”项目,笔记本电脑、智慧屏以及一系列IoT(物联网)智能产品受美国影响较小产品均包括在内。
虽然华为并未正面承认过南泥湾计划的存在,但IoT系列产品的研发进展的确在加速。
华为消费者业务平板与PC产品线总裁王银锋也在一次采访中向界面新闻透露,除了笔记本和商用台式机之外,华为自有品牌的消费级台式机、显示器等产品也在计划当中。
好消息是,Intel、AMD这两家笔记本电脑CPU的主要供应商已经宣布拿到了向华为供货的许可,这也为华为PC业务留下追赶的空间。
华为很早就开始布局IoT系列业务。目前,华为消费者业务的核心战略是“1+8+N”,手机是“1”,智慧屏、PC、可穿戴设备等产品均属于华为“1+8+N”战略中的“8”,即华为在手机之外的自研终端。就消费者业务而言,“8”代表的IoT产品很大概率将在未来扛起增长大旗。
综合Gartner的调研数据,华为可穿戴设备销量在国内厂商中占据绝对优势,背后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华为手机市场份额的带动,因为同一个生态体系下的使用体验更友好。因此也有声音担忧,一旦失去了手机这个“1”的底盘优势,华为IoT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也将下降。
但看好华为的人也不少。华为研究专家周锡冰对界面新闻表示,IoT会是华为未来较丰厚的利润地。他认为,华为鸿蒙的技术实力正是其IoT业务的优势之一。一位家电产业观察家也表示,鸿蒙的分布式 *** 作系统使得智能家居的系统级智能成为可能,家电企业有较积极的合作态度,鸿蒙连接的终端会更加广泛。
一位阿里云软件专家认为,华为的业务正由纯硬件产品线向软硬件结合转型。一个重要信号是,华为目前对于linux内核代码的贡献度已经赶上Intel,排名世界前二。
“安卓、Mac等主流 *** 作系统都是基于linux内核开发的,这个排名可以侧面说明华为在软件上的实力提升。但只有尽快建立像苹果、安卓那样的生态,鸿蒙才有强大的生命力。”上述专家表示。
谁是下一个造富之王?
“我们公司至今只是领先世界1-2年,没有什么特别的产品,没有什么不可替代的‘尖刀’产品,没有任何战略威胁的产品。两年人家就追上来了。”在一次名为“军团作战”的誓师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说道。
在一些员工看来,这正是华为的软肋。尽管华为手机占据绝对份额优势,但它仍不是像微软Windows、谷歌Android、亚马逊云那样不可替代的拳头产品。鸿蒙究竟能为IoT系列产品带来怎样的商业收益,至今还没有定数。
最接近的答案是5G,任正非曾在多个场合强调其技术的领先性。一位通信行业专家表示,华为的5G专利数量仍然大幅领先,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其在这项技术上的绝对领先优势。但受到禁令影响,竞争对手爱立信在订单数量上穷追猛打,也华为营收造成冲击。
去年5月,任正非在一次内部讲话中指出华为未来三大突破点:车联网、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长远来看,华为还是将宝押在了未来技术上,云与人工智能(Cloud&AI)BG毫无疑问扛起了大旗。但就该BG的营收贡献来看,目前尚难以成为华为营收的顶梁柱。
这场讲话后不久,华为就对外宣布成立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事业部,并首次将自己定位为提供智能 汽车 ICT(信息与通信技术)部件和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华为多次阐明自己的业务理念:“不造车,而是帮助车厂造好车”。但除了造车本身之外,华为几乎揽下了所有 汽车 行业的赚钱业务。
2019年5月,华为成立了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BU,并且将业务梳理为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电动和智能车云五大板块。目前,华为已经发布了基于鸿蒙系统的HiCar,以及智能 汽车 全栈解决方案”HI“,进攻速度超过以往任何一家车厂。
“不造车,胜似造车”,一位与华为密切接触的车厂交互设计师这样评价华为在 汽车 行业的表现。在他看来,华为新发布的“HI”品牌俨然是一个车标,“你几乎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 汽车 品牌,未来 汽车 的关键环节都要做,就像 汽车 行业的博世。”
博世是一家从事 汽车 与智能交通技术的企业。在产业链中,这家公司掌握着燃油车时代ESP、ADAS等核心零部件和系统的生产,可以说行业离开了博世便不能运转。在上述设计师看来,华为的系列部署,正是意在做智能 汽车 时代的博世。
在这名设计师看来,华为做了一个“聪明”的选择。 汽车 是重资产行业,制造 汽车 投入极重,而软件、零部件恰恰是未来 汽车 行业附加值最高的部分。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也曾表示, 汽车 产业正在把ICT技术定位为新的主导性 汽车 技术,未来行业70%的价值来自增量业务。
当车机终端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华为显然不会错过这个造富机会。
汽车 业务只是华为的其中一步棋。难关之下,华为已经做好了持久战斗的准备。任正非在近日透露,2021-2022年是华为求生存、谋发展战略攻关最艰难的两年。在公司聚焦的业务领域,华为要用“足够的钱”、“足够的空间”来容纳人才,全力打赢“歼灭战”。
外部压力之下,华为正在竭尽全力解难。“永远不要浪费一场危机”,这也许是现下华为最好的写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