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实现断点续传的原理介绍
断点续传的原理
其实断点续传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在 Http 的请求上和一般的下载有所不同而已。
打个比方,浏览器请求服务器上的一个文时,所发出的请求如下:
假设服务器域名为 ,文件名为 down.zip。
GET /down.zip HTTP/1.1
Accept: image/gif, image/x-xbitmap, image/jpeg, image/pjpeg, application/vnd.ms-
excel, application/msword, application/vnd.ms-powerpoint, */*
Accept-Language: zh-cn
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
User-Agent: Mozilla/4.0 (compatibleMSIE 5.01Windows NT 5.0)
Connection: Keep-Alive
服务器收到请求后,按要求寻找请求的文件,提取文件的信息,然后返回给浏览器,返回信息如下:
200
Content-Length=106786028
Accept-Ranges=bytes
Date=Mon, 30 Apr 2001 12:56:11 GMT
ETag=W/“02ca57e173c11:95b”
Content-Type=application/octet-stream
Server=Microsoft-IIS/5.0
Last-Modified=Mon, 30 Apr 2001 12:56:11 GMT
所谓断点续传,也就是要从文件已经下载的地方开始继续下载。所以在客户端浏览器传给 Web 服务器的时候要多加一条信息 -- 从哪里开始。
下面是用自己编的一个“浏览器”来传递请求信息给 Web 服务器,要求从 2000070 字节开始。
GET /down.zip HTTP/1.0
User-Agent: NetFox
RANGE: bytes=2000070-
Accept: text/html, image/gif, image/jpeg, *q=.2, */*q=.2
仔细看一下就会发现多了一行 RANGE: bytes=2000070-
这一行的意思就是告诉服务器 down.zip 这个文件从 2000070 字节开始传,前面的字节不用传了。
服务器收到这个请求以后,返回的信息如下:
206
Content-Length=106786028
Content-Range=bytes 2000070-106786027/106786028
Date=Mon, 30 Apr 2001 12:55:20 GMT
ETag=W/“02ca57e173c11:95b”
Content-Type=application/octet-stream
Server=Microsoft-IIS/5.0
Last-Modified=Mon, 30 Apr 2001 12:55:20 GMT
和前面服务器返回的信息比较一下,就会发现增加了一行:
Content-Range=bytes 2000070-106786027/106786028
返回的`代码也改为 206 了,而不再是 200 了。
知道了以上原理,就可以进行断点续传的编程了。
Java 实现断点续传的关键几点
(1) 用什么方法实现提交 RANGE: bytes=2000070-。
当然用最原始的 Socket 是肯定能完成的,不过那样太费事了,其实 Java 的 net 包中提供了这种功能。代码如下:
URL url = new URL(“/down.zip”)
HttpURLConnection httpConnection = (HttpURLConnection)url.openConnection()
// 设置 User-Agent
httpConnection.setRequestProperty(“User-Agent”,“NetFox”)
// 设置断点续传的开始位置
http Connection.setRequestProperty(“RANGE”,“bytes=2000070”)
// 获得输入流
InputStream input = httpConnection.getInputStream()
从输入流中取出的字节流就是 down.zip 文件从 2000070 开始的字节流。 大家看,其实断点续传用 Java 实现起来还是很简单的吧。 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怎么保存获得的流到文件中去了。
保存文件采用的方法。
我采用的是 IO 包中的 RandAccessFile 类。
*** 作相当简单,假设从 2000070 处开始保存文件,代码如下:
RandomAccess oSavedFile = new RandomAccessFile(“down.zip”,“rw”)
long nPos = 2000070
// 定位文件指针到 nPos 位置
oSavedFile.seek(nPos)
byte[] b = new byte[1024]
int nRead
// 从输入流中读入字节流,然后写到文件中
while((nRead=input.read(b,0,1024)) 》 0)
{
oSavedFile.write(b,0,nRead)
}
以上就是断点续传的原理,知道这些原理,相信大家都能够进行编程了吧,这个技术在现在的电脑技术上也算不得什么,打家应该都注意到我们下载时都是断点续传吧
scp和rsync 均可实现文件的复制,但相比较,scp占用系统资源较小,rsync速度较快。当小文件众多时,rsync会导致硬盘I/O非常高,而scp基本不影响系统正常使用。可根据需要这俩选其一实现文件复制。
scp 是secure copy的缩写,scp是Linux系统下基于ssh登录进行安全的远程文件拷贝命令。
可以实现本地文件复制到远程服务器,也可以将远程文件复制到本地。
rsync 是remote sync的缩写。使用rsync备份数据时,不会直接覆盖以前的数据(如果数据已经存在),而是先判断已存在的数据和新数据的差异(默认规则是文件大小或修改时间有差异),只有数据不相同时才会把不相同的部分覆盖。在仅作增量数据的copy时比scp灵活。
一般CentOS默认安装rsync,若使用 rsync -v 提示找不到命令,可使用 yum install -y rsync 安装。
单个冒号和双冒号的区别 :使用rsync在远程传输数据前,是需要进行登陆认证的,这个过程可使用ssh协议也可以使用rsync协议完成。单冒号(:)使用的是ssh协议;双冒号(::)使用的是rsync协议。
默认情况下,rsync只确保源文件的所有内容(明确排除的文件除外)都复制到目标目录。它不会使两个目录保持不同,并且不会删除文件。如果要使目标目录成为源目录的镜像副本,则使用--delete选项。可删除只存在目标目录,不存在于源目录的文件。
增量备份算是一个经常使用的场景了。两台服务器之间进行文件定期备份,无需所有文件都copy一遍,仅复制有变动的文件。
具体做法是,第一次同步是全量备份,所有文件在基准目录里面同步一份。以后每一次同步都是增量备份,只同步源目录与基准目录之间有变动的部分,将这部分保存在一个新的目标目录。这个新的目标目录之中,也是包含所有文件,但实际上,只有那些变动过的文件是存在于该目录,其他没有变动的文件都是指向基准目录文件的硬链接。
--link-dest 参数用来指定同步时的基准目录。
上面命令中, --link-dest 参数指定基准目录 /compare/path ,然后源目录 /source/path 跟基准目录进行比较,找出变动的文件,将它们拷贝到目标目录 /target/path 。那些没变动的文件则会生成硬链接。这个命令的第一次备份时是全量备份,后面就都是增量备份了。
一般服务器之间复制文件都比较大,为防止误 *** 作,最好在后台运行。但因为需要和远程服务器之间的ssh通讯多是需要密码的,所以不能直接使用nohup 放置于后台。无论是scp还是rsync都可 *** 作如下:
后台和前台任务的切换
scp不支持断点续传,挂起scp进程可能导致数据缺失。倾向于使用rsync。
如果有其他任务需要使用nohup后台运行,但执行时却忘记了使用nohup,也可参照此方法进行设置。
参考:1. Linux之scp命令及后台运行scp
这次想说说「SCP和SFTP」。
不管SCP还是SFTP,都是SSH的功能之一。都是使用SSH协议来传输文件的。
不用说文件内容,就是登录时的用户信息都是经过SSH加密后才传输的,所以说SCP和SFTP实现了安全的文件传输。
SCP和CP命令相似,SFTP和FTP的使用方法也类似。SCP和SFTP的共同之处在于「使用SSH将文件加密才传输的」
使用「WinSCP」或者「FileZilla」之类的客户端,还可以和Windows之间进行文件传输。
SCP和SFTP的不同之处,首先就是之前提到的,SCP使用「SCP命令」,SFTP则类似「FTP处理文件」的使用方式。
它们的不同之处还不止如此,还有「SCP比较简单,是轻量级的,SFTP的功能则比较多」。
详细说的话,虽然还有很多不同之处,但两者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SFTP在文件传输过程中中断的话,连接后还可以继续传输,但SCP不行」。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文件传输中断是经常讨论的话题,所以这个区别(这里的区别指SFTP能断点续传,SCP则不能)被认为是最大的区别。
无论何时,传输文件时如果不想文件内容被人知道的话,请考虑使用SCP或者SFTP来代替FTP,这样安全性上会更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