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多网卡外网访问策略路由设置

Linux多网卡外网访问策略路由设置,第1张

如果一个linux服务器有三个口接三个不同的网络,对应的网络信息是如下

传统情况下,如果是为了从内向外访问获得更好的速度,让访问电信走电信,访问网通走网通,那么配置是网关只能够配置一个。

比如以电信为主的,那么网关就只设置电信的1.1.1.254,而针对网通和教育网设置不同的路由,路由下一跳指向网通和教育网对应的 网关。

如果这样做的目的只是实现内部访问外面,那么是没问题了,但是如果是为了让外面的用户能够正常访问到服务器上的服务就会出问题。比如电信用户会无法访问网通和教育网的ip,网通用户会无法访问电信和教育网的ip。而且只有设置了默认路由的那个网络能被跨网络访问,其它两个网络只能被本子网的设备访问。

要解决这个问题,思路就是由哪个网口进来的流量希望全部就由哪个回去。用lartc里面提到的方法就是来源的口不同,走不同的路由表。在默认的路由表基础上再建立三个路由表。

用 ip route show 可以看到默认有local,main,default三个路由表,这三个路由表的名称命名来自 /etc/iproute2/rt_tables ,这里先在这个配置文件里面添加三个不同的路由表表名,

之后建立这三个路由表的内容,因为这三个路由表的只是用来响应来自不同接口的,而不是用来相应从哪个接口出去的,所以只需要每个路由表里面建立默认网关即可。

之后再加上三条规则,使来自不同的口的走不同的路由表

至此无论是电信还是网通还是教育网用户,访问三个ip的任意一个地址都能够连通了。即便是服务器上本身的默认路由都没有设置,也能够让外面的用户正常访问。三个网络的IP都能被跨网络访问了。

命令汇总:

浅谈Linux网络故障的解决办法

Linux继承了Unix以网络为核心的设计思想,是一个性能稳定的多用户网络 *** 作系统。我告诉大家,Linux网络故障排除应当遵循先硬件后软件的方法。因为硬件如果出现物理损坏那么如何设定网络都不能解决故障。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从自身Linux计算机的网卡查起,然后到服务器、集线器、路由器等硬件。如果确定硬件没有问题了,再来考虑软件的设定。

1、检查网卡工作状况

(1)使用cat /proc/modules查看网卡的模块是否已被加载,驱动硬件是 *** 作系统最基本的功能, *** 作系统通过各种驱动程序来驾驭硬件设备,和Windows系统不同Linux内核目前采用可加载的模块化设计(LKMs Loadable Kernel Modules),就是将最基本的核心代码编译在内核中,而我们常见的驱动程序就是作为内核模块动态加载的,比如网卡驱动。Windows系统中我们一般“控制面板”的“设备管理器”查看硬件列表,在Linux中可以在命令行下输入:cat /proc/modules 即可显示Linux系统检测到的所有硬件设备。运行cat /proc/modules需要超级用户的权限,你可以使用su命令实现。

我Linux计算机中两块网卡模块:NE2000和8139已经加载。如果没有检测到硬件,用硬件检测程序Kuduz检测网卡,它和Windows中添加新硬件差不多。kudzu程序是通过查看/usr/share/hwdata/目录下的文件识别各种硬件设备的。如果核心支持该硬件,并且有该驱动程序就可自动装载。首先说明的是Linux下对网卡的支持往往是只对芯片的,所以对某些不是很著名的网卡,往往需要知道它的芯片型号以配置Linux.比如我的Top link网卡,就不存在Linux的驱动,但是因为它是NE2000兼容,所以把它当NE2000就可以在Linux下用了.所以当你有一块网卡不能用,在找Linux的驱动程序之前一定搞清楚这个网卡用的什么芯片,跟谁兼容,比如3c509,ne2000,etherexpress等等.这样的型号一般都在网卡上最大的一快芯片上印着,抄下来就是了。对于ISA接口的NE2000卡,先要作的一件事情,是将网卡设定为Jumpless模式.很多现在的网卡缺省都是PnP模式,这在Windows下的确能减少很多麻烦,但是Linux不支持,所以Linux下必须是Jumpless模式.一般所有网卡都有带的驱动盘和DOS下可执行的一个设定程序,用该程序将网卡设为 Jumpless。对于PCI网卡,可以使用如下命令来查看:less/proc/pci。在显示的列表中找到“Ethernet Controller”,记下厂商和型号。然后使用modprobe尝试加载正确的模块,比如modprobe 3c509。如果出现错误,说明该模块不存在。这时候你应该找到正确的模块并且重新编译。如果显示说该设备不存在,那也是因为没有正确的模块。找到正确的模块,并且编译,问题一般即可解决。

(2)使用Ifconfig-a命令检查网卡接口

如果已经检测到网卡,网卡硬件就没有问题,接下来检查网卡的软件设定。使用ifconfig -a命令:

第二块网卡没有分配IP地址,我们现在可以添加IP地址。以Redhat Linux 9.0为例。以root权限运行命令:neat出现图形化配置界面,然后添加IP地址后保存设置,从新启动网络和网络服务或计算机.

(4)编译网卡

如果Linux内核没有检测到网卡通常要重新安装网卡的驱动程序,网卡驱动程序安装方法步骤如下:

a、 编译并安装模块

b、 修改/etc/conf.module 文件

c、 修改/etc/sysconfig/network文件

d、 修改/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文件

e、 给网卡添加IP地址:打开网卡IP地址配置文件/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ifcfg-eh0.

e、然后用命令启动网络服务。

说明网卡问题:使用ifconfig来进行配置。如果运行ifconfig,将会给出所有已经安装了的网卡。如果没有显示可用的网卡,那么很有可能是以下原因之一:1. 网卡没有被Linux检测到2. 没有与之相应的内核模块3. 该模块没有被加载4. Linux系统不支持你的网卡。就现在来说,出现问题4的可能性很小,一般来说都是问题2和3,也可能是1。

Linux下无线网卡的安装:

目前经过认证的PCMCIA网卡有两大类。使用基于朗讯(Lucent)芯片组的PCIMCIA无线网卡和使用基于intersil PRISM2-based cards 芯片组的PCMCIA的无线网卡见表-1。不过由于基于intersil PRISM2-based cards 芯片组的PCMCIA的无线网卡价格比较便宜(相当于朗讯(Lucent)芯片组的PCIMCIA无线网卡的三分之一),所以国内的PCMCIA的无线网卡以后者居多。

发现工作中可能会用到Linux下网卡绑定相关的知识。找了些文章看,然后一通混剪,各家所长为我所用。

网卡bond,即网卡绑定,也称作网卡捆绑。网卡绑定有多种称谓:Port Trunking, Channel Bonding, Link Aggregation, NIC teaming等等,其实说的是一回事。就是将两个或者更多的物理网卡绑定成一个虚拟网卡。通过绑定可以达到链路冗余、带宽倍增、负载均衡等目的。是生产场景中提高性能和可靠性的一种常用技术。

Linux内置了网卡绑定的驱动程序,可以将多个物理网卡分别捆绑成多个不同的逻辑网卡(例如把eth0、eth1捆绑成bond0,把eth2、eth3捆绑成bond1)。对于每一个bond接口来说,可以分别定义不同的绑定模式和链路监视选项。

对应于不同的负载均衡和容错特性需求,Linux网卡bond的模式共有bond0-bond6共7种。

表示负载分担round-robin,并且是轮询的方式,比如第一个包走eth0,第二个包走eth1,直到数据包发送完毕。

表示主备模式,即同一时间时只有1块网卡在工作。

表示使用MAC地址的XOR Hash负载分担,网络上特定的通信双方会始终经由某一个网卡的链路通信,和交换机的聚合强制不协商方式配合。(需要xmit_hash_policy [1] ,需要交换机配置port channel)

表示所有包从所有绑定的网络接口发出,不考虑均衡流量的分担,只有冗余机制,但过于浪费资源。此模式适用于金融行业,因为他们需要高可靠性的网络,不允许出现任何问题。需要和交换机的聚合强制不协商方式配合。

表示支持802.3ad协议,和交换机的聚合LACP方式配合(需要xmit_hash_policy).标准要求所有设备在聚合 *** 作时,要在同样的速率和双工模式。

是根据每个slave的负载情况选择slave进行发送,接收时使用当前轮到的slave。该模式要求slave接口的网络设备驱动有某种ethtool支持;而且ARP监控不可用。

在5的tlb基础上增加了rlb(接收负载均衡receiveload balance).不需要任何switch(交换机)的支持。接收负载均衡是通过ARP协商实现的.

模式1、模式5和模式6不需要交换机端的设置,网卡能自动聚合。模式4需要支持802.3ad。模式0,模式2和模式3理论上需要静态聚合方式。 (据说实测中模式0可以通过mac地址欺骗的方式在交换机不设置的情况下不太均衡地进行接收。)

创建ifcfg-bond0文件,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参数。

修改eth0、eth1、eth2的配置文件,注释或删除IP地址、掩码、网关和MAC地址的配置,添加关于MASTER和SLAVE的设置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bonding模式,为bond0设置bonding kernel module。

在 /etc/modprobe.conf 中添加以下内容

确认模块是否加载成功

重启网络(或重启主机):

查看bond0的状态:

另外还可以使用 ifconfig -a | grep HWaddr 查看bond0接口是否处于活动状态,以及各网卡MAC地址情况。

从上面的确认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到3个重要信息:

1.现在的bonding模式是active-backup

2.现在Active状态的网口是eth2

3.bond0,eth0、eth1、的物理地址和处于active状态下的eth2的物理地址相同,这样是为了避免上位交换机发生混乱。

可以ping一个远程地址,然后断开Active状态的eth2口网线,验证主备模式是否能正常切换,业务是否受到影响。

将网口添加到bond中:ifenslave bond eth0 eth1【bond要先up】

将bond中删除网口:ifenslave -d bond eth0

bond中网口主备倒换:ifenslave -c bond eth1

前面只是3个网口绑定成一个bond1的情况,如果我们要设置多个bond口,比如物理网口eth0和eth1组成bond0,eth2和eth3组成bond1应该如何设置呢?

网口设置文件的设置方法和上面第1步讲的方法相同,只是/etc/modprobe.d/bonding.conf的设定就不能像下面这样简单的叠加了:

正确的设置方法有2种:

第一种: 你可以看到,这种方式的话,多个bond口的模式就只能设成相同的了:

第二种: 这种方式,不同的bond口的mode可以设成不一样:

按照上面这2种设置方法,现在如果是要设置3个,4个,甚至更多的bond口,可是可以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84735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6
下一篇 2023-04-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