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Linux上实现文件系统的自动检查和修复

如何在Linux上实现文件系统的自动检查和修复,第1张

我在本教程中将介绍如何借助fsck工具,实现文件系统的自动检查

系统一启动,就触发文件系统自动检查机制

如果你希望系统一启动,就自动触发fsck,那么有一些方法可以设置在启动过程中实现无人值守的fschk,这些方法具体取决于特定的Linux发行版。

在Debian、Ubuntu或Linux Mint上,编辑/etc/default/rcS,如下所示。

$ sudo vi /etc/default/rcS

# 启动过程中,自动修复出现不一致性的文件系统

FSCKFIX=yes

在CentOS上,使用下列内容,编辑/etc/sysconfig/autofsck(要是它没有,就创建)。

$ sudo vi /etc/sysconfig/autofsck

AUTOFSCK_DEF_CHECK=yes

强制定期检查文件系统

如果文件系统很庞大,你可以强制定期检查文件系统,而不是每次系统启动时检查文件系统。为了实现这个 *** 作,先要借助tune2fs命令,找到文件系统配置。下面这个命令行显示了文件系统相关参数的当前值。请注意:/dev/sda1是文件系统超级块所在的分区。

$ sudo tune2fs -l /dev/sda1

从tune2fs的输出结果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文件系统的状态(干净与否),还可以看到与文件系统检查有关的一些参数。"Maximum mount count"(最大挂载次数)这个参数是指文件系统检查被触发后的挂载次数。"Check interval"(检查时间间隔)这个参数显示了两次文件系统检查之间的最长时间。在大多数Linux发行版上,这些参数并不是默认情况下被设置的,这意味着并不进行任何定期的文件系统检查。

如果想强制每隔30次挂载就检查文件系统,请运行下面这个命令。

$ sudo tune2fs -c 30 /dev/sda1

如果想强制每隔3个月就检查文件系统,请使用下面这个命令。

$ sudo tune2fs -i 3m /dev/sda1

现在确认刚添加上去的文件系统检查条件已正确设置。

$ sudo tune2fs -l /dev/sda1

. . .

Last mount time: n/a

Last write time: Fri Mar 14 22:29:24 2014

Mount count: 20

Maximum mount count: 30

Last checked: Mon Mar 3 20:55:08 2014

Check interval: 7776000 (3 months)

Next check after: Sun Jun 1 21:55:08 2014

强制下一次系统重启时,进行一次性的文件系统检查

如果你想在下一次系统重启时触发一次性的文件系统检查,可以使用这个命令。

$ sudo touch /forcefsck

一旦你在类似上面的顶层目录(/)中创建了一个名为forcefsck的空文件,它就会在你下一次重启时,强制进行文件系统检查。系统成功启动后,/forcefsck则会自动被清除。

一.简介:调整/查看ext2/ext3文件系统的文件系统参数,Windows下面如果出现意外断电死机情况,下次开机一般都会出现系统自检。Linux系统下面也有文件系统自检,而且是可以通过tune2fs命令,自行定义自检周期及方式。二.用法:tune2fs [ -l ] [ -c max-mount-counts ] [ -e errors-behavior ] [ -f ] [ -i interval-between-checks ] [ -j ] [ -J journal-options ] [ -m

reserved-blocks-percentage ] [ -o [^]mount-options[,...] ] [ -r reserved-blocks-count ] [ -s sparse-super-flag ] [ -u user ] [ -g

group ] [ -C mount-count ] [ -L volume-name ] [ -M last-mounted-directory ] [ -O [^]feature[,...] ] [ -T time-last-checked ] [ -U

UUID ] device常用选项说明:

-l 查看文件系统信息

-c max-mount-counts 设置强制自检的挂载次数,如果开启,每挂载一次mount conut就会加1,超过次数就会强制自检

-i interval-between-checks[d|m|w] 设置强制自检的时间间隔[d天m月w周]

-m reserved-blocks-percentage 保留块的百分比

-j 将ext2文件系统转换为ext3类型的文件系统

-L volume-label 类似e2label的功能,可以修改文件系统的标签

-r reserved-blocks-count 调整系统保留空间

-o [^]mount-option[,...] Set or clear the indicated default mount options in the filesystem. 设置或清除默认挂载的文件系统选项三.示例:tune2fs -c 30 /dev/hda1 设置强制检查前文件系统可以挂载的次数

tune2fs -c -l /dev/hda1 关闭强制检查挂载次数限制。

tune2fs -i 10 /dev/hda1 10天后检查

tune2fs -i 1d /dev/hda1 1天后检查

tune2fs -i 3w /dev/hda1 3周后检查

tune2fs -i 6m /dev/hda1 半年后检查

tune2fs -i 0 /dev/hda1 禁用时间检查tune2fs -j /dev/hda1 添加日志功能,将ext2转换成ext3文件系统tune2fs -r 40000 /dev/hda1 调整/dev/hda1分区的保留空间为40000个磁盘块tune2fs -o acl,user_xattr /dev/hda1 设置/dev/hda1挂载选项,启用Posix Access Control Lists和用户指定的扩展属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84800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6
下一篇 2023-04-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