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打开电脑的虚拟机,再打开物理机的虚拟网卡。
2、然后选择虚拟机的连接方式为nat,再开启两台Linux虚拟机,然后检查ip地址。
3、然后更改两台虚拟机的ip地址,在设置ip地址为手动。
4、然后配置ip地址,再重新启动网卡服务。
5、然后查看ip地址的更改情况,再用ping命令进行检查连通性。
Linux新手,个人认为首先就应该了解一下top命令各项的含义.不用有事就问什么搜索引擎,先看看man top.
top - 16:12:56 up 1 day, 22 min, 4 users, load average: 0.02, 0.04, 0.05
Tasks: 158 total, 1 running, 156 sleeping, 0 stopped, 1 zombie
%Cpu(s): 0.7 us, 0.3 sy, 0.0 ni, 98.8 id, 0.1 wa, 0.0 hi, 0.0 si, 0.0 st
KiB Mem: 1017912 total, 895892 used, 122020 free,15312 buffers
KiB Swap: 1045500 total,19608 used, 1025892 free. 230012 cached Mem
PID USER PR NIVIRTRESSHR S %CPU %MEM TIME+ COMMAND
5761 eechen20 0 32144 1548 1076 R 6.2 0.2 0:00.01 top
16:12:56 up 1 day, 22 min, 4 users, load average: 0.02, 0.04, 0.05
这句等同于执行 uptime 命令返回的内容.
16:12:56 是当前时间(date).
up 1 day, 22 min 表示系统已经运行1天又22分钟(uptime -p).
4 users 表示当前登录系统的用户(w,who).
load average 表示系统负载,分别是1分钟,5分钟,15分钟前到现在的负载平均值.
Tasks: 158 total 表示系统的进程数(数目等于ps -ef|wc -l的值减去2),按大写H可以切换到线程模式.
running表示正在运行的进程,sleeping表示睡眠的进程,stopped表示暂停的进程,zombie表示已结束但还没有从进程表中删除的僵尸进程.
total表示总内存,used表示已经使用的内存,free表示空闲的内存,按E可以切换单位.
buffers(Buffer Cache)表示块设备的读写缓冲区占用的内存,cached(Page Cache)表示文件系统缓存占用的内存.
buffers:块设备缓冲 cached:文件系统缓存
如果cached的值很大,说明cache住的文件数很多.如果频繁访问到的文件都能被cache住,那么磁盘的读I/O就非常小.
所谓块设备是指对其信息的存取以"块"为单位,如通常的光盘,硬磁盘,软磁盘,磁带等,块长取512字节或1024字节或4096字节.
块设备可以直接通过块设备特别文件来访问,为了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块设备驱动程序内部采用块缓冲技术.
Swap是交换空间,交换空间在物理内存(RAM)被充满时被使用.
如果系统需要更多的内存资源,而物理内存已经充满,内存中不活跃的页就会被移到交换空间去.
虽然交换空间可以为带有少量内存的机器提供帮助,但是这种方法不应该被当做是对内存的取代.
交换空间位于硬盘驱动器上,它比进入物理内存要慢.
load average的理解:
load average指的是处于task_running或task_uninterruptible状态的进程(或线程)数的平均值.
处于task_running状态的进程(或线程),可能正在使用CPU或排队等待使用CPU.
处于task_uninterruptible状态的进程(或线程),可能正在等待I/O,比如等待磁盘I/O.这时I/O等待占用的CPU时间百分比iowait(wa)可能会比较高.
sudo strace -p `pidof top` 可见top从/proc读取了很多信息.
man proc 查看 /proc/loadavg 的说明:
man proc | col -b >proc.txt
/proc/loadavg 内容:
0.22 0.13 0.14 2/374 5306
0.22 0.13 0.14表示在过去的1分钟,5分钟,15分钟,
正在运行(task_running)或等待IO(task_uninterruptible)的任务的数量.
2/374中的2表示当前运行的线程数,374则表示系统当前存在的内核调度实体(进程/线程)的数量.
5306是系统最近创建的进程PID编号.
又比如:
load average: 31.09, 29.87, 29.92
表示在过去的1分钟,5分钟,15分钟的时间里,CPU任务队列中平均有30个程序(这里应该是30个Java线程)在使用CPU.
PID USER PR NIVIRTRESSHR S %CPU %MEM TIME+ COMMAND
20248 root 20 0 0.227t 0.012t 18748 S 3090 5.2 29812:58 java
Java进程的CPU使用率%CPU达到3090%,表示这个Java进程正在使用31个CPU核心,
这样对上了上面load average得出的数据,也就是有30个左右的Java线程正在使用30个CPU核心.
按H(区分大小写)切换到线程模式,因为一个线程最多只能使用一个核心,所以线程模式下显示的CPU使用率不会超过100%.
当CPU和磁盘都忙不过来的时候,开再多的进程也没有任何意义,只会徒增CPU上下文切换和磁盘I/O等待,得不偿失.
系统负载高,普遍是因为系统进程数太多,I/O太多导致的.
load average小于1表示系统空闲,大于1表示系统开始繁忙.
Linux服务器的任务(进程)数量保持在200个以下是比较好的,最好不要超过300个.
us, user : time running un-niced user processes 用户空间进程占用CPU时间百分比
sy, system : time running kernel processes 内核进程占用CPU时间百分比
ni, nice : time running niced user processes 用户空间内改变过优先级的进程占用CPU时间百分比
id, idle : time spent in the kernel idle handler 空闲CPU时间百分比(100%表示系统完全空闲)
wa, iowait : time waiting for I/O completion I/O等待占用的CPU时间百分比
hi : time spent servicing hardware interrupts 硬件中断占用CPU时间百分比
si : time spent servicing software interrupts 软件中断占用CPU时间百分比
st : time stolen from this vm by the hypervisor 虚拟化hypervisor从当前虚拟机vm偷走的时间
如果st这个值很高的话,说明你的VPS提供商的CPU资源有限,而你没能抢过别人,很有可能就是VPS提供商超售了.
按F选择要显示的列和查看每列的含义,默认有下面这些列:
PID = Process Id
USER= Effective User Name
PR = Priority PR和NI的值越高越友好即越不竞争资源,比如PR 20和NI 0,另外,PR=NI+20.
NI = Nice Value 负值表示高优先级,正值表示低优先级,比如kworker的NI为-20,PR为0.
VIRT= Virtual Image (KiB)
RES = Resident Size (KiB) 常驻内存,按E切换单位.
SHR = Shared Memory (KiB)
S = Process Status
%CPU= CPU Usage 四核处理器在Tasks模式下满载为400%,在Threads模式(按H切换)下满载为100%(一个线程最多只能使用一个核心).按Shift+P按CPU使用率排序.
%MEM= Memory Usage (RES) 满载为100%,按Shift+M按RES内存排序.
TIME+ = CPU Time, hundredths 进程使用的CPU时间总计.比如2:32.45代表2分钟32.45秒.
COMMAND = Command Name/Line
按F进入域管理窗口后按A可以切换显示模式,按空格选中要显示的列,按S按指定列排序,用向右方向键选中列后可以调整顺序.修改后按Shift+W保存设置到~/.toprc文件.
top里面按Shift+M是按内存排序,按E是切换内存单位,按Shfit+W保存设置.
然后执行top -n1 -b可以看到按内存排序的所有进程的信息.
或者ps后用sort排序:
ps aux | sort -k4nr | head -n5
top里按C或者使用-c参数可以看到进程的绝对路径和启动参数,就可以得到类似ps -ef和ps aux提供的信息了.
看进程路径: top -p `pidof firefox` -c -n1
看进程线程: top -p `pidof firefox` -H -n1
Linux Process Status:
http://blog.csdn.net/tianlesoftware/article/details/6457487
R (task_running) : 可执行状态
S (task_interruptible): 可中断的睡眠状态
D (task_uninterruptible): 不可中断的睡眠状态
T (task_stopped or task_traced): 暂停状态或跟踪状态
Z (task_dead - exit_zombie): 退出状态,进程成为僵尸进程
X (task_dead - exit_dead): 退出状态,进程即将被销毁
running进程:
只有在该状态的进程才可能在CPU上运行。
而同一时刻可能有多个进程处于可执行状态,这些进程的task_struct结构(进程控制块)被放入对应CPU的可执行队列中(一个进程最多只能出现在一个CPU的可执行队列中)。
进程调度器的任务就是从各个CPU的可执行队列中分别选择一个进程在该CPU上运行。
很多 *** 作系统教科书将正在CPU上执行的进程定义为RUNNING状态、而将可执行但是尚未被调度执行的进程定义为READY状态,这两种状态在Linux下统一为TASK_RUNNING状态。
sleeping进程:
处于这个状态的进程因为等待某某事件的发生(比如等待socket连接、等待信号量),而被挂起。
这些进程的task_struct结构被放入对应事件的等待队列中。当这些事件发生时(由外部中断触发、或由其他进程触发),对应的等待队列中的一个或多个进程将被唤醒。
通过ps命令我们会看到,一般情况下,进程列表中的绝大多数进程都处于task_interruptible状态(除非机器的负载很高)。
毕竟CPU就这么一两个,进程动辄几十上百个,如果不是绝大多数进程都在睡眠,CPU又怎么响应得过来。
stopped进程:
向进程发送一个sigstop信号,它就会因响应该信号而进入task_stopped状态,除非该进程本身处于task_uninterruptible状态而不响应信号。
sigstop与sigkill信号一样,是非常强制的。不允许用户进程通过signal系列的系统调用重新设置对应的信号处理函数。
向进程发送一个sigcont信号,可以让其从task_stopped状态恢复到task_running状态。
当进程正在被跟踪时,它处于task_traced这个特殊的状态。“正在被跟踪”指的是进程暂停下来,等待跟踪它的进程对它进行 *** 作。
比如在gdb中对被跟踪的进程下一个断点,进程在断点处停下来的时候就处于task_traced状态。而在其他时候,被跟踪的进程还是处于前面提到的那些状态。
对于进程本身来说,task_stopped和task_traced状态很类似,都是表示进程暂停下来。
而task_traced状态相当于在task_stopped之上多了一层保护,处于task_traced状态的进程不能响应sigcont信号而被唤醒。
只能等到调试进程通过ptrace系统调用执行ptrace_cont、ptrace_detach等 *** 作(通过ptrace系统调用的参数指定 *** 作),或调试进程退出,被调试的进程才能恢复task_running状态。
zombie进程:
在Linux进程的状态中,僵尸进程是非常特殊的一种,它是已经结束了的进程,但是没有从进程表中删除。
太多了会导致进程表里面条目满了,进而导致系统崩溃,倒是不占用其他系统资源。
它已经放弃了几乎所有内存空间,没有任何可执行代码,也不能被调度,
仅仅在进程列表中保留一个位置,记载该进程的退出状态等信息供其他进程收集,除此之外,僵尸进程不再占有任何内存空间。
进程在退出的过程中,处于TASK_DEAD状态。在这个退出过程中,进程占有的所有资源将被回收,除了task_struct结构(以及少数资源)以外。
于是进程就只剩下task_struct这么个空壳,故称为僵尸。
之所以保留task_struct,是因为task_struct里面保存了进程的退出码、以及一些统计信息。
而其父进程很可能会关心这些信息。比如在shell中,$?变量就保存了最后一个退出的前台进程的退出码,而这个退出码往往被作为if语句的判断条件。
当然,内核也可以将这些信息保存在别的地方,而将task_struct结构释放掉,以节省一些空间。
但是使用task_struct结构更为方便,因为在内核中已经建立了从pid到task_struct查找关系,还有进程间的父子关系。
释放掉task_struct,则需要建立一些新的数据结构,以便让父进程找到它的子进程的退出信息。
子进程在退出的过程中,内核会给其父进程发送一个信号,通知父进程来“收尸”。
父进程可以通过wait系列的系统调用(如wait4、waitid)来等待某个或某些子进程的退出,并获取它的退出信息。
然后wait系列的系统调用会顺便将子进程的尸体(task_struct)也释放掉。
这个信号默认是SIGCHLD,但是在通过clone系统调用创建子进程时,可以设置这个信号。
如果他的父进程没安装SIGCHLD信号处理函数调用wait或waitpid()等待子进程结束,又没有显式忽略该信号,那么它就一直保持僵尸状态,子进程的尸体(task_struct)也就无法释放掉。
如果这时父进程结束了,那么init进程自动会接手这个子进程,为它收尸,它还是能被清除的。
但是如果如果父进程是一个循环,不会结束,那么子进程就会一直保持僵尸状态,这就是为什么系统中有时会有很多的僵尸进程。
当进程退出的时候,会将它的所有子进程都托管给别的进程(使之成为别的进程的子进程)。
托管的进程可能是退出进程所在进程组的下一个进程(如果存在的话),或者是1号进程。
所以每个进程、每时每刻都有父进程存在。除非它是1号进程。1号进程,pid为1的进程,又称init进程。
Linux系统启动后,第一个被创建的用户态进程就是init进程。它有两项使命:
1、执行系统初始化脚本,创建一系列的进程(它们都是init进程的子孙);
2、在一个死循环中等待其子进程的退出事件,并调用waitid系统调用来完成“收尸”工作;
init进程不会被暂停、也不会被杀死(这是由内核来保证的)。它在等待子进程退出的过程中处于task_interruptible状态,“收尸”过程中则处于task_running状态。
运维管理命令netstat -nap 查看系统正在开放的端口
netstat -tnlp | grep 80 查看哪个服务占用了80端口(-t表示只列出tcp协议的连接)
netstat -anptu | grep tcp 查看当前开放的所有tcp端口
rm -r 文件名 删除文件 (-r 递归) (-f 强制)
rm -rf ./* 删除当前目录里的所有文件
mv 文件路径 目标路径 移动文件到指定目录
mv 文件名a 文件名b 将文件名a重命名为文件名b
mv ./* ../ROOT/ 把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移动到上级目录的ROOT文件夹里面
cp 起始路径 目标路径 将一个文件从一个地址复制到另一个地址
cp 文件1 文件2 将文件1复制一份命名为文件2
ssh 远程主机的用户名@远程主机ip 远程登录服务器(如果无法登陆,删除本地.ssh文件里的known_hosts文件里的内容)
scp -r 本地路径 user@ip:服务器路径 将本地文件传到服务器
scp user@ip:服务器路径 本地路径 将服务器文件传到本地
chmod -R 777 文件路径 赋予指定文件所有权限
chmod -R 777 . 以递归的方式修改当前目录下所有文件和子目录的权限
rpm -qa | grep httpd 查询是否安装httpd服务,并列出安装文件
rpm -e 软件名 查询某个软件是否被安装 (只有通过yum安装的才能查询到)
ps -ef | grep java 显示当前进程及参数,并过滤出java程序的进程 { PID表示这个程序的ID,PPID表示这个程序的父程序的ID }
kill PID 立即终止这个进程
crontab -e 编写计划任务(语法格式:分 时 日 月 周 需要执行的命令)
mkdir a 创建一个名称为a的文件夹
touch 文件名.文件格式 创建一个带后缀的文件
du -sh 文件路径 查看指定路径的文件的大小
grep "关键词" 文件名 查找文件中带这个关键词的文件
系统维护命令
service 服务名 start/stop/restart 在deb包管理的系统中开关服务的命令
systemctl start/stop/restart 服务名 在rpm包管理的系统中开关服务的命令
man 命令 解释这个命令
history 数字 显示最近使用的命令
apt-get install 命令符号 安装命令程序
apt-get purge 命令符号 卸载命令程序
which 程序名 搜索某个程序路径
whereis 软件名 搜索某个软件路径
echo $PATH查看标准路径目录
dmesg -T 显示系统接入设备日志
sudo nautilus 文件路径 以管理员身份打开文件夹进行删改
df -h 查看磁盘使用情况
fdisk -l 查看分区具体情况
route 检查自己的路由表
traceroute url 检查本机到url的完整路径
git clone github地址 从github下载文件到本地
常用路径的作用
cd /bin 进入根目录下的bin目录
cd bin 进入当前目录下的bin目录
/etc/init.d 系统的启动文件目录,可以使用start启动着里面的文件 如:./bluetooth start 启动蓝牙
/usr/share / 从源安装的软件的文件默认存放地址
windows系
快捷键
Alt + Esc 切换活动窗口
Alt + F4 关闭当前程序
win + D 显示和隐藏桌面
win + I 打开设置
win + M 最小化所有窗口
win + Tab 打开任务视图
Ctrl + win + D 添加虚拟桌面
Ctrl + win + 切换虚拟桌面
Ctrl + win + F4 关闭你正在使用的虚拟桌面
打开服务配置
gpedit.msc 打开组策略
services.msc 打开服务控制
sysdm.cpl 打开系统属性(配置环境变量等 *** 作)
chcp 65001 设置cmd为utf8字符集
c:ProgramDataMicrosoftWindowsStart MenuPrograms windows启动程序路径
在cmd中光标只有在当前行才能 ctrl + v 进行粘贴
windows下的ssh的使用
C:ProgramDatassh sshd_config配置文件所在目录,修改这个文件可以更改ssh连接到win后所在的目录 #ChrootDirectory none 改成 ChrootDirectory C: 然后重启ssh server服务,这样用linux连接到win后就会到 C: 目录下
将linux上的 a.txt文件 复制到windows的 c盘的a文件夹中
scp user@ip:/home/username1/视频/a.txt /c:/a ( -r 递归传送 )
将windows的 c盘的a文件夹中的c.txt文件 复制到linux的中
scp /c:/a/c.txt user@ip:/home/username1/视频/a ( -r 递归传送)
只能在windows系统上 *** 作上面的两条命令,win中的user是用户文件夹里的文件夹名字。
在Mysql安装的目录中找到bin目录,复制此路径到系统属性的‘高级’中的环境变量path里,这样就可以在cmd中运行 mysql -u root -p
Dos命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