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在 目录存放系统

linux系统在 目录存放系统,第1张

我们安装好linux系统后,linux系统也会像windows系统一样,自动生成很多的文件目录,这些目录都包含了不同的含义。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些目录都代表着什么?以及,在命令行界面,我们如何在不同的目录之间切换。

一、linux系统目录结构。

我们这里介绍的是linux系统的常规目录结构,不管什么版本的linux系统,一般都会包括以下这些目录。

bin: linux命令目录(二进制)。

sbin: linux命令目录(起级管理员使用),s就是Super User的意思。

boot: linux启动目录,存有linux内核 (引导、长/皮鞋)。

dev: linux存放硬件目录,以抽象的文件形式存放(device设备)。

etc: linux配置文件目录。

lib: linux系统函数库文件目录,相当于window中的.dll文件。

mnt: linux挂载用,早期版本只有这一个挂载,建议挂载额外设备,如:U盘、移动硬盘和分区。

medie: linux挂载用,系统建议挂载媒体设备。

misc: linux挂载用,建议挂载NFS服务的共享目录。

opt: linux大型软件安装目录。

sys: linux虚拟文件系统,包含底层硬件的信息,保存在内存当中,主要保存内核相关信息。

tmp: linux存放临时文件,会定期自动删除。

usr: linux一般应用程序默认安装目录 【 unix soft resource 】。

var: linux动态数据及进程改变保存位置(如日志、邮件、缓存、网站 )。

home: linux用户的主目录家目录,子目录以用户名为文件夹名。

root: linux起级管理员目录。

proc: linux虚拟文件夹,存在于内存中,保存着系统的实时信息,如内存、CPU等硬件信息。

当然,不同的发行版本,有可能会或多或少地添加一些自己的目录。

二、如何在目录之间进行切换?

linux的目录切换命令,跟windows系统的dos下的命令基本上一样。如果使用过dos的,那在linux系统下切换目录就不是难事了。

1、切换到当前用户的家目录。我们只需要在命令行界面输入如下命令,就可以切换到当前用户的家目录:

cd

这时,我们可以在命令行界面中看到,当前目录是~ 位置,~代表的是当前用户的家目录。如下图:

2、切换到指定的目录。下面的命令是切换到 /home/目录,是以绝对路的形式来切换。

cd /home

如果我们已经在一个目录里了,要想切换到同级目录或上级目录的同级目录,就必须使用绝对路径。上面的命令切换后,当前目录换成了home。如下图:

3、切换到上一个目录。 切换到上一个目录,即切换到当前目录的前一个目录。命令如下:

cd -

我们当前目录是home,输入这个命令后,就又切回到当前用户家目录了。如下图:

4、切换到上一级目录。以相对路径的形式切换。命令如下:

cd ..

一个点代表的是自己,这里的两个点..代表的是上一级目录(父目录)。

5、切换到当前目录下的子目录。下面的这个命令是切换到当前目录下的gao目录里。

cd gao

如果要切换到其它用户的家目录,必须是管理员,普通用户没有这个权限。

6、切换到根目录。有时,我们进入目录比较深,有好几级了,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如下命令直接回到linux根目录

cd /

这里的/代表的就是linux系统的根目录,也是linux系统的最大的目录,上面介绍的所有目录都是存放在这个根目录里的。

好了,上面我们系统地介绍了一下linux系统的目录整体结构,以及如何在这些目录之间进行切换。 *** 作很简单,相信大家也很容易就能上手。

1,使用ls可以查看当前文件夹得所有文件,ls -l 可以显示文件的详细信息。

2,使用find命令可以在指定的目录下查找指定的文件:

例如 find . -name ".log" 指在当前目录下按文件的名称查找带.log的文件。

find其他参数还有很多:

-perm 按文件权限

例:find . -perm 755 -print find . -perm -007 -print

-user 按文件属主

-group 按文件所属用户组

find . -user bosstux1 -print

-mtime 按更改时间

find . -mtime -5 -print

-表示在5天之内更改过的

find . -mtime +5 -print

+表示在5天之前更改过的

-newer 对比更改时间来查找文件

find . -newer fileA ! -newer fileB -exec ls -ltar {} \

更改时间比fileA新但是比fileB旧的文件,

touch -t 11051500 fileC 创建一个文件,指定该文件的最好一次更改时间为11月5日15:00

find . -newer fileC -print 查找更改时间在11月5日15:00之后的文件

-type 按文件类型查找

find /etc -type d -print

-size 按文件大小查找

find . -size +3000c -print 查找大小大于3000字节的文件

find . -size +10 -print 查找当前目录下大小超过10块(1块等于512字节)的文件

-depth 按目录顺序查找

find / -name "con.dept" -depth -print 从根目录下开始向下查找名称为“con.dept”的文件,先匹配所有符合条件的文件然后进入子目录中查找

1、用df 命令查看查看目录所在分区,例如查看/var目录所在分区:

[root@localhost var]# df -h /var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mapper/vg1-lvroot 51G 2.6G 46G 6% /

mounted on 列下面就是所在的分区

2、如果还想看磁盘分区情况,用fdisk -l命令查看,如我的:

[root@localhost var]# fdisk -l

Disk /dev/sda: 64.4 GB, 6442450944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7832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identifier: 0x000c210d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 1 26 204800 83 Linux

Partition 1 does not end on cylinder boundary.

/dev/sda2 26 7833 62708736 8e Linux LVM

Disk /dev/sdb: 32.2 GB, 3221225472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3916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identifier: 0x13203d63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85756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8
下一篇 2023-04-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