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台机器搭建集群,3 namesrv、3 master、3 slave:
或者三台机器搭建,3 namesrv、2 master、2 slave:
这样保证高可用,各自的从机放在另一台机子上,如果一台机子宕机了,那master是会自动切换,另一个slave还可以消费宕机的那台的master的消息。
主配置文件 conf/2m-2s-async/:
从配置文件 conf/2m-2s-async/:
启动时如果报内存的相关的错误,修改runserver.sh、runbroker.sh 文件,更改内存大小:
启动脚本 runRMQ-pda.sh:
脚本中路径更改成自己的安装路径。
另外日志文件的输出路径也可更改:logback_broker.xml、logback_filtersrv.xml、logback_namesrv.xml、logback_tools.xml。
如 logback_broker.xml 文件配置:
一、目录1、工具
2、安装tcl
3、安装单机版redis
4、把redis设置为daemon进程,每次系统启动,redis进程一起启动
5、安装redis cluster
二、工具
2.1、tcl8.6.1-src.tar.gz
2.2、ruby-2.3.1.tar.gz
2.3、redis-4.1.1.gem
2.4、redis-3.2.8.tar.gz
2.5、openssl-1.0.2r.tar.gz
三、安装tcl(安装redis必须先要安装tcl)
3.1、把tcl8.6.1-src.tar.gz通过WinSCP上传到虚拟机中的/usr/local目录下
四、安装单机版redis
4.1、把redis-3.2.8.tar.gz通过WinSCP上传到虚拟机中的/usr/local目录下
4.2、依次运行如下命令:
tar -zxvf redis-3.2.8.tar.gz 解压文件
cd redis-3.2.8
make &&make test &&make install
五、把redis设置为daemon进程,每次系统启动,redis进程一起启动
5.1、将redis的utils目录下的redis_init_script脚本拷贝到linux的/etc/init.d目录中,将redis_init_script重命名为redis_6379,6379是我们希望这个redis实例监听的端口号
5.2、修改redis_6379脚本的第6行的REDISPORT,设置为相同的端口号(默认就是6379)
protected-mode no 取消保护模式,保护模式只能127.0.0.1访问
daemonize yes 让redis以daemon进程运行
pidfile /var/run/redis_6379.pid 设置redis的pid文件位置
bind192.168.3.110
port6379设置redis的监听端口号
dir /var/redis/6379 设置持久化文件的存储位置
logfile /var/log/redis/6379.log设置日志文件位置
5.6、启动redis,依次执行:
cd /etc/init.d,
chmod 777 redis_6379,赋读写执行的权限(chmod -R 777 * 是递归把该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和其子文件全部赋权限)
./redis_6379 start 启动
5.7、确认redis进程是否启动,ps -ef | grep redis
5.8、让redis跟随系统启动自动启动
5.9、重启系统,不手动启动redis,直接连接redis,可以连接上,表示配置成功
此时一个单机版的redis的生产环境已经搭建好了,每次服务器重启,redis都会自动的启动
六、安装redis cluster
(redis cluster集群,要求至少3个master,去组成一个高可用,健壮的分布式的集群,每个master都建议至少给一个slave,3个master,3个slave)
6.1、前提,我在其它机器上启动了六个redis(安装步骤都如下)
2.2、创建三个目录:
mkdir -p /etc/redis-cluster 存放集群配置信息,自动生成配置
mkdir -p /var/log/redis redis日志
mkdir -p /var/redis/7001 存放redis的rdb文件和aof文件
6.3、将redis的utils目录下的redis_init_script脚本拷贝到linux的/etc/init.d目录中,将redis_init_script重命名为redis_7001,7001是我们希望这个redis实例监听的端口号,并修改redis_7001配置文件中的REDISPORT=7001
6.4、修改/etc/redis/7001.conf中的部分配置为生产环境
6.5、完成了一个redis环境的配置,依次再配置其余五个,分别为7002、7003、7004、7005、7006,每个启动脚本内,都修改对应的端口号
6.6、启动6个redis实例
6.7、创建集群(需要安装ruby、rubygems)
上述命令在部分机器上是可以直接运行完成,成功安装的,但在部分机器上运行第三条命令时会提示ruby版本太低、openssl找不到的问题,下面依次解决这两个问题:
6.8、再次运行gem install redis命令,报出两个错误
6.9、再次运行gem install redis命令,报出一个错误
6.10、再次运行gem install redis命令,报出一个错误
6.11、再次运行gem install redis命令
[root@ceshi01 local]# gem install redis
Successfully installed redis-4.1.1
Parsing documentation for redis-4.1.1
Done installing documentation for redis after 1 seconds
WARNING: Unable to pull data from ' https://rubygems.org/' : SSL_connect returned=1 errno=0 state=error: certificate verify failed ( https://api.rubygems.org/specs.4.8.gz )
1 gem installed
运行成功
此时Redis安装好,此三个工具也安装好了,这时我们来做一个Redis集群测试,在一台服务器中创建了6个Redis实例,开启6个Redis服务
redis-trib.rb create --replicas 1 192.168.3.104:7001 192.168.3.104:7002 192.168.3.105:7003 192.168.3.105:7004 192.168.3.106:7005 192.168.3.106:7006
[root@eshop-cache02 init.d]# redis-trib.rb create --replicas 1 192.168.3.104:7001 192.168.3.104:7002 192.168.3.105:7003 192.168.3.105:7004 192.168.3.106:7005 192.168.3.106:7006
此时一个redis集群环境就已经搭建好了,可以通过redis-trib.rb check 192.168.3.105:7003命令查看集群几点的信息
[root@eshop-cache02 init.d]# redis-trib.rb check 192.168.3.105:7004
redis cluster的优点:读写分离+高可用+多master
读写分离:每个master都有一个slave
高可用:master宕机,slave自动被切换过去
多master:横向扩容支持更大数据量
k8s官方网站:https://kubernetes.io/zh/,可自行查看相关文档说明
k8s-master:Ubuntu--192.168.152.100
k8s-node01:Ubuntu--192.168.152.101
k8s-node02:Ubuntu--192.168.152.102
全部已安装docker,未安装可根据官方文档安装:https://docs.docker.com/get-docker/
1,禁止swap分区
K8s的要求,确保禁止掉swap分区,不禁止,初始化会报错。
在每个宿主机上执行:
2,确保时区和时间正确
时区设置
3,关闭防火墙和selinux
ubuntu 查看防火墙命令,ufw status可查看状态,ubuntu20.04默认全部关闭,无需设置。
4,主机名和hosts设置(可选)
非必须,但是为了直观方便管理,建议设置。
在宿主机分别设置主机名:k8s-master,k8s-node01,k8s-node02
hosts设置
1,更改docker默认驱动为systemd
为防止初始化出现一系列的错误,请检查docker和kubectl驱动是否一致,否则kubectl没法启动造成报错。版本不一样,docker有些为cgroupfs,而kubectl默认驱动为systemd,所以需要更改docker驱动。
可查看自己docker驱动命令:
更改docker驱动,编辑 /etc/docker/daemon.json (没有就新建一个),添加如下启动项参数即可:
重启docker
需要在每台机器上安装以下的软件包:
2,更新 apt 包索引并安装使用 Kubernetes apt 仓库所需要的包
安装软件包以允许apt通过HTTPS使用存储库,已安装软件的可以忽略
3,下载公开签名秘钥、并添加k8s库
国外 :下载 Google Cloud 公开签名秘钥:
国内:可以用阿里源即可:
请注意,在命令中,使用的是Ubuntu 16.04 Xenial 版本, 是可用的最新 Kubernetes 存储库。所以而非20.04 的focal。
4,更新 apt 包索引,安装 kubelet、kubeadm 和 kubectl,并锁定其版本
锁定版本,防止出现不兼容情况,例如,1.7.0 版本的 kubelet 可以完全兼容 1.8.0 版本的 API 服务器,反之则不可以。
只需要在master上 *** 作即可。
1,初始化错误解决(没有报错的可以跳过这条)
错误提示1:
原因:kubectl没法启动,journalctl -xe查看启动错误信息。
解决方案:k8s建议systemd驱动,所以更改docker驱动即可,编辑 /etc/docker/daemon.json (没有就新建一个),添加如下启动项参数即可:
重启docker和kubectel
错误提示2:
原因:初始化生产的文件,重新初始化,需要删除即可
错误提示3:
解决方法:重置配置
2,初始化完成
无报错,最后出现以下,表示初始化完成,根据提示还需要 *** 作。
根据用户是root或者普通用户 *** 作,由于大多环境不会是root用户,我也是普通用户,所以选择普通用户 *** 作命令:
如果是root用户,执行以下命令:
初始化完成,用最后的提示命令 kubeadm join.... 在node机器上加入集群即可。
3,主节点pod网络设置
主节点支持网络插件:https://kubernetes.io/zh/docs/concepts/cluster-administration/addons/
这里安装Calico网络插件:https://docs.projectcalico.org/getting-started/kubernetes/self-managed-onprem/onpremises
Calico官网提供三种安装方式,1)低于50个节点,2)高于50个节点,3)etcd datastore(官方不建议此方法)。
这里选择第一种:
安装完成后, kubectl get node 可查看节点状态,由NotReady变成Ready则正常,需要等几分钟完成。
1,node加入master节点
在所有node节点机器 *** 作,统一已安装完成 kubelet、kubeadm 和 kubectl,用master初始化完成后最后提示命令加入,切记要用root用户。
加入成功后,提示如下:
再次查看kubelet服务已正常启动。
2,需注意的坑
1:加入主节点,需要 root 用户执行词条命令,才可以加入master主节点。
node在没有加入主节点master之前,kubelet服务是没法启动的,是正常情况,会报错如下:
原因是缺失文件,主节点master初始化 `kubeadm init`生成。
node节点是不需要初始化的,所以只需要用root用户`kubeadm join`加入master即可生成。
2:如果加入提示某些文件已存在,如:
原因是加入过主节点,即使没成功加入,文件也会创建,所以需要重置节点,重新加入即可,重置命令:
3,在master查看节点
加入完成后,在master节点 kubectl get node 可查看已加入的所有节点:
这里k8s集群创建完成,下一步使用可参考我的下一篇文章:k8s初步熟悉使用介绍,实践搭建nginx集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