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vi ^M表示回车换行。
回车键有两个作用,一是确认输入的执行命令,二是在文字处理中起换行的作用,回车键也是电脑键盘上被用得较多的按键之一,使用回车键要注意:不要大力猛敲猛砸。
word换行符是一种换行符号,它的作用是换行显示,但是它不是真正的段落标记,它的换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重起一段,因此被换行符分割的文字其实仍然还是一个段落中的,word中基于段落的所有 *** 作都是不会识别换行符为段落结尾的。
扩展资料:
换行键的编码:
电脑早期引用了许多电信概念与技术。早期制定的代码如ASCII(现今仍自沿用)和EBCDIC与后期的Unicode都包括“归位”控制字符。
在ASCII编码中,归位码是十zhidao进制13或十六进制\0x0D。在c或其他一些语言中,这个字符用\r表示。根据 *** 作系统的不同,有时它与换行符\n一起使用。在许多文本编辑器中,有时也会用 ^r 或 ^M (相当于 Ctrl-M) 来表示。
Windows下保存的文本文件,上传到Linux/Unix下后总会在末尾多了一个换行符^M,问题不大,但处理起来很麻烦(尤其是出现在非行末的时候)。我介绍一下亲试可行的去除方法: 1.出现在行末: 直接unix2doc filename即可 2.出现在中间行: 1) vi 文件名 2) 按下 Esc 3) 输入以下字符串: %s/^M//g (注意,^M = Ctrl v + Ctrl m,而不是手动输入^M,此时可能会出现客户端隐藏,不要担心,重新打开后直接按回车即可) 4) 直接回车 enter ( ^M 清除成功) 5) :wq! (保存退出)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区别,如下:
1、概念方面:
回车CR-将光标移动到当前行的开头。
换行LF-将光标“垂直”移动到下一行。(而并不移动到下一行的开头,即不改变光标水平位置)
2、代码不同:
回车CR用符号'\r'表示, 十进制ASCII代码是13, 十六进制代码为0x0D。
换行LF使用'\n'符号表示, ASCII代码是10, 十六制为0x0A。
3、 *** 作方式不同:
Dos和windows采用回车+换行CR/LF表示下一行,而UNIX/Linux采用换行符LF表示下一行,苹果机(MAC OS系统)则采用回车符CR表示下一行。
所以Windows平台上换行在文本文件中是使用 0d 0a 两个字节表示, 而UNIX和苹果平台上换行则是使用0a或0d一个字节表示。
扩展资料:
回车符和换行符的起源:
在计算机还没有出现之前,电传打字机(Teletype Model 33,Linux/Unix下的tty概念也来自于此),每秒钟可以打10个字符。但是它有一个问题,就是打完一行换行的时候,要用去0.2秒,正好可以打两个字符。要是在这0.2秒里面,又有新的字符传过来,那么这个字符将丢失。
于是,研制人员想了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在每行后面加两个表示结束的字符。一个叫做“回车”,告诉打字机把打印头定位在左边界;另一个叫做“换行”,告诉打字机把纸向下移一行。这就是“换行”和“回车”的来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换行符
百度百科--CRLF(回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