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linux性能调优之一:磁盘分区策略

浅谈linux性能调优之一:磁盘分区策略,第1张

浅谈linux性能调优之一:磁盘分区策略对于服务器而言,不管是windows系统,linux系统,分区情况影响系统性能.磁盘分区之后再格式化成某一格式的系统文件,最后在存储用户或系统数据,数据所在分区容易读到数据则响应速度越快.当然也有相反的情况,严重可出现数据饥饿

在这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磁盘的一些特性(影响I/O的物理因素):

1>

存储密度

(越靠外道存储密度越大),(转速相同,靠外数据读入较多)

-----存放用户数据

划分分区:在磁盘上划分一定范围内的扇区

格式化:在分区基础上,标识每个扇区

划分分区速度

>

格式化速度

注意:分区号越低越在外边

2>

总线速度远远低于kernel处理

3>

寻道时间(在不同磁道切换的时间)

在看一张磁盘结构图:

大家先了解扇区是从外围开始计数的,具体可以在网上找一些资料参考一下,默认分区都是从外围开始的,但是我们在使用时必须结合磁盘的物理属性和自己的需求来划分分区。原则:越是频繁访问的数据,存储在磁盘的最外侧。

实施1:安装rhel6.0时,无法指定起始扇区号,只能在划分分区时要不就先划分一些存储频繁访问的分区,剩下的给系统使用。

注意:分区编号低的给频繁访问的数据

实施2:要不就自己计算使用具体的柱面数,自己指定起始位置(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做好记录)

一个柱面大概7M

下面给出一些建议:

1./,swap,/var,/home,/usr这种经常使用的分区首先要使用单独的分区

2.第一个分区为swap

------

用于优化内存交换 *** 作

3.例如/data为频繁访问的用户数据,可以作为第二个分区

4.依次是/var/

------

日志记录,/usr/

------

系统库文件

5./,/boot靠里,一些配置文件相对而言很少读到,还有/boot分区中的一些文件也一样

当然要是有多个磁盘就更好了,直接将数据存储在性能好的磁盘上,也可以做成RAID加快访问速度

在Windows *** 作系统中,是先将物理地址分开,再在分区上建立目录.在Windows *** 作系统中,所有路径都是从盘符开始,如C://program file。

Linux正好相反,是先有目录,再将物理地址映射到目录中。在Linux *** 作系统中,所有路径都是从根目录开始。Linux默认可分为3个分区,分别是boot分区、swap分区和根分区。

无论是Windows *** 作系统,还是Linux *** 作系统,每个分区均可以有不同的文件系统,如FAT32、NTFS、Yaffs2等。

(1)boot分区

该分区对应于/boot目录,约100MB.该分区存放Linux的Grub(bootloader)和内核源码。用户可通过访问/boot目录来访问该分区.换句话说,用户对/boot目录的 *** 作就是 *** 作该分区。

(2)swap分区

该分区没有对应的目录,故用户无法访问。

Linux下的swap分区即为虚拟内存.虚拟内存用于当系统内存空间不足时,先将临时数据存放在swap分区,等待一段时间后,然后再将数据调入到内存中执行.所以说,虚拟内存只是暂时存放数据,在该空间内并没有执行。

Ps:虚拟内存

虚拟内存是指将硬盘上某个区域模拟为内存.因此虚拟内存的实际物理地址仍然在硬盘上.虚拟内存,或者说swap分区只能由系统访问,其大小为物理内存的2倍。

(3)根分区

在Linux *** 作系统中,除/boot目录外的其它所有目录都对应于该分区.因此,用户可通过访问除/boot目录外的其它所有目录来访问该分区。

Attention!!!

(1)在Linux *** 作系统中,用户可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分区.修改后的分区中,同一目录下的文件可能在不同分区中.比如/home目录下有a、b、c三个目录,可将不同的分区挂载到这三个目录下,这种 *** 作是允许的。

(2) 逻辑分割的数量依 *** 作系统而不同,在Linux系统中,IDE硬盘最多有59个) 逻辑分割(5号到63号), SATA硬盘则有11个) 逻辑分割(5号到15号)。 (鸟哥版的)

不过根据最新的 linux内核技术规范 中指示,逻辑分区可以无限。

<1>硬盘上至少有1个主分区。

<2>逻辑分区不能再进行分区。

(3)Linux分区目录和盘符的关系:

假如硬盘安装在IDE1的主盘,并用户想分区成6个可以使用的硬盘分区,则可以采用下面两种方式。

方式一:采用3个主分区和3个逻辑分区

方式二:采用1个主分区和5个逻辑分区

当然还有其他的分区方式,只要满足上述说的规则就行

安装Linux时,默认分为三个区,分别是/boot分区、根分区和swap分区.这三个分区分别对应的盘符是hda1、hda2、hda3。

(4)Linux允许使用fdisk -l命令和df -h命令来查询其硬盘分区.其中,df无法显示出swap分区的大小。

[root@localhost /]#df -h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dev/hda2 8.8GB 3.1GB 5.3GB 38% / (根分区)

/dev/hda1 99MB 9.2MB 85MB 10% /boot (boot分区)

(5)在PC机下,A、B盘并不存在,这两个盘在Linux下类似于hda1/hda3,而C盘类似于hda2,D、E、F盘类似于hda5、hda6、hda7。

(6)swap分区不对应盘符。

(7)若硬盘的MBR已坏,则该磁盘就不能再作为引导盘,只能作为数据盘.因为MBR位于硬盘的起始处,用户不能通过软件进行修复,也不能跳过起始处.而硬盘中间的某个磁道坏了,用户可以软件修复,也可以跳过该磁道。

从新分区呗。

fdisk

/dev/sda

按照提示做。先删除/dev/sda2分区,然后再建立sda2,sda3.sda4。最后保存设置。

再用fdisk

-l看的时候,就有了3个分区,不过不能用。要mkfs建立文件系统(windows里叫格式化)。

最后还有修改/etc/fstab文件。将/dev/sda2

sda3

sda4分别挂载到不同的目录。这样重启系统后,就自动mount上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89424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