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交换机的功能

光纤交换机的功能,第1张

光纤以太网交换机是一款高性能的管理型的二层光纤以太网接入交换机。用户可以选择全光端口配置或光电端口混合配置,接入光纤媒质可选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该交换机可同时支持网络远程管理和本地管理以实现对端口工作状态的监控和交换机的设置。

光纤端口特别适合于信息点接入距离超出五类线接入距离、需要抗电磁干扰以及需要通信保密等场合适用的领域包括:住宅小区FTTH宽带接入网络;企业高速光纤局域网;高可靠工业集散控制系统(DCS);光纤数字视频监控网络;医院高速光纤局域网;校园网络。

功能描述

无阻塞存储-转发交换模式,具有88Gbps的交换能力,所有端口可同时全线速工作在全双工状态

支持6K 个MAC地址,具备自动的MAC地址学习、更新功能

支持端口聚合,提供7组聚合宽带干路

支持优先级队列,提供服务质量保证

支持8021d生成树协议/快速生成树协议

支持8021x基于端口接入认证

支持IEEE8023x全双工流量控制/半双工背压式流量控制

支持基于标记的VLAN/基于端口的VLAN/基于协议的VLAN,可提供255 个VLAN组,多达4K个VLAN

支持基于端口的网络接入控制

具有端口隔离功能

具有包头阻塞(HOL)预防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包丢失

支持端口与MAC地址绑定,MAC地址过滤

支持端口镜像

具有SNIFF网络监听功能

具有端口带宽控制功能

支持IGMP侦听组播控制

支持广播风暴控制

网络管理:

远程集中网管:支持SNMP,基于Web的管理,Telnet;基于指定端口或8021Q VLAN,以增加安全性。

本地独立网管:通过标准的RS-232接口实现

网络标准和协议:

IEEE:

8023,8023u, 8023z,8023ab, 8021d, 8021p,8021q, 8021v, 8023ad, 8023x,8021x

IEFT:

RFC1157 SNMP, RFC 1112/2236 IGMP, RFC854 Telnet, RFC 1123/1493/1643 MIB

光纤交换机是一种高速的网络传输中继设备,它较普通交换机而言采用了光纤电缆作为传输介质。光纤传输的优点是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

光纤交换机是一种基于MAC地址识别,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包功能的网络设备。交换机可以“学习”MAC地址。并把其存放在内部地址表中,通过在数据帧的始发者和目标接收者之间建立临时的交换路径,使数据帧直接由源地址到达目的地址

第一:

像你这种情况,直接接路由不太现实,因为这还和上层设备有关,不过你可以光纤过来后,光转出来的网线直接接在路由的WAN上。

第二:

你们公司因为租用的是光纤所以,有固定IP,当然也就不用拔号了。

第三:

虽然是两条光纤,不过是一条线路,一收一发。相当于一条网线。路由只需要在WAN设置那里,设好固定IP地址,其它的默认就可以了。

第四:

你们的网络是宽带,他们基本上只给你一个固定IP,必须要用路由器,但现在你可以选择那种24口的集成路由功能的交换机。

建议:

最好用路由器,而且如果可以的话最好用企业级的,容易管理,也容易减少一些网络不稳定因素,最好多看看书,多实践,网络无边,知识无限。

一、性质不同

1、光纤交换机是一种高速的网络传输中继设备,又叫做光纤通道交换机、SAN交换机,它较普通交换机而言,采用了光纤电缆作为传输介质。

2、交换机(Switch)意为“开关”是一种用于电(光)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它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

二、分类不同

1、光纤交换机主要有两种,一是用来连接存储的FC交换机。另一种是以太网交换机,端口是光纤接口的,和普通的电接口的外观一样,但接口类型不同。

2、最常见的交换机是以太网交换机。其他常见的还有电话语音交换机、光纤交换机等。

扩展资料

交换机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交换:

1、直通式:

直通方式的以太网交换机可以理解为在各端口间是纵横交叉的线路矩阵电话交换机。它在输入端口检测到一个数据包时,检查该包的包头,获取包的目的地址,启动内部的动态查找表转换成相应的输出端口,在输入与输出交叉处接通,把数据包直通到相应的端口,实现交换功能。

2、存储转发:

存储转发方式是计算机网络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方式。它把输入端口的数据包先存储起来,然后进行CRC(循环冗余码校验)检查,在对错误包处理后才取出数据包的目的地址,通过查找表转换成输出端口送出包。

3、碎片隔离:

这是介于前两者之间的一种解决方案。它检查数据包的长度是否够64个字节,如果小于64字节,说明是假包,则丢弃该包;如果大于64字节,则发送该包。这种方式也不提供数据校验。它的数据处理速度比存储转发方式快,但比直通式慢。

——光纤交换机

——交换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121558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1
下一篇 2023-05-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