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1999年,在北约空袭南联盟并取得阶段性进展的同时,美国及北约的其他成员国也遭受到来自全球范围的计算机黑客的攻击。战争的阴云蔓延到了因特网上,地面上是轰炸与反轰炸的军事较量,网络上是黑客之间的你来我往。
北约认为,自己在信息技术方面有巨大的优势,因此可以利用网络为侵略行径辩护、蛊惑人心、欺骗世界舆论和瓦解南联盟军心和民心。北约国家政府的官方网站自轰炸一开始,每天频繁更新网站的内容,开展大范围的网络宣传站。
南斯拉夫网络事业不够发达,官方站点只有塞尔维亚新闻社一家,势单力薄,寡不敌众。但是南联盟的黑客们却技术比较高超,他们向北约的网络宣传站发起了反击,使北约许多网站的正常运作受到很大的干扰,甚至陷于瘫痪状态。
南联盟黑客对北约网站的攻击行动,是紧随着空中打击的开始而展开的。开始轰炸的当天,愤怒的南联盟黑客就闯入了北约的网站,这可以算是打响了针对北约网络系统的第一q。紧接着,贝尔格莱德的另一名黑客,用2000封垃圾邮件做武器,向北约的另一个网站发起了铺天盖地的攻击,这些垃圾邮件携带了5种计算机病毒,其中还包括一度给因特网电子邮件系统造成重大损失的的“梅莉莎病毒”。于是,这个站点的邮件服务器因无法及时进行处理而最终被迫关闭。
白宫的站点也遭到攻击,据分析,这是美国本土的一些黑客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不满,他们闯入白宫的两个镜像站点,甚至于把白宫的站点彻底地黑掉。
实际上,美国军事系统的计算机也遭到了黑客们的攻击。
人们评价说,北约轰炸南斯拉夫而引发的黑客战,就是未来信息战的雏形。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任务是在战时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在平时,战略任务是练为战,具备震慑敌人、打击敌人、保卫国家和人民、保卫和平的能力。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新型作战力量,是我军新质作战能力的重要增长点,主要是将战略性、基础性、支撑性都很强的各类保障力量进行功能整合后组建而成的。成立战略支援部队,有利于优化军事力量结构、提高综合保障能力。
扩展资料:
在调整军委总部体制、实行军委多部门制、形成军委管总格局过程中,出于精简机构和人员、理顺指挥关系等方面的考虑,决定将总部直属的情报、技侦、电子对抗、网络攻防、心理战、通讯等方面力量分离出去,这就需要建立新的指挥和管理体制。将它们整合到一起时,称“战略支援部队”最为合适。
随着技术发展,美军等原来先进的军队背负的包袱也越来越沉重,他们的战略支援力量分散在陆、海、空等主战军种中,很多时候就难免出现重复建设、相互争夺经费资源的情况。如美国空军、海军就各自发展了广域监视卫星系统,两军观点不一,前些年还在艰难整合中。
属于网络攻防中被动攻击的是窃听攻击。
网络攻防,亦称“网络对抗”。网络攻击与网络防护的合称。网络攻击指综合利用目标网络存在的漏洞和安全缺陷对该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攻击。
主要包括踩点、扫描、获取访问权限、权限提升、控制信息、掩盖痕迹、创建后门等步骤;网络防护指综合利用己方网络系统功能和技术手段保护己方网络和设备,使信息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不被截获、仿冒、窃取、篡改或消除,包括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检测技术、监控技术、审计技术等。
网络攻击和网络防护是一对“矛”和“盾”的关系,网络攻击一般超前于网络防护。
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网络战概念的国家,不仅率先成立网络作战部队,组建网络司令部,扩展网络武器库,编撰网络战手册,全面打造网络空间战略威慑能力,而且也是第一个将网络战应用于实战的国家。
美国不仅利用其独有的网络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采取网络窃密、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等手段,监听监控各国公民及国家***的电子邮件、社交网络和手机定位信息,而且采取强划势力范围和敌对国的办法,长期监控收集有关国家的军事、经济、科技等情报信息。
扩展资料
现在的国际互联网,实际上是美国互联网。由于美国独霸网络核心资源的控制权和分配权,垄断着全球信息技术产品硬件和软件核心部分的研发和生产,特别是其在许多关键设备和基础设施中留有后手等,都造成了国际社会对建设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心存忌惮。
这就需要各国着眼摆脱现有因特网技术体系的束缚,采用新的技术体制和架构,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全球一网、互联互通”的新平台。比如,可以采用全新的网络互联协议模型、全新的命名与寻址、全新的路由和交换等要素构成的新型网络体系结构,为构建安全可信的网络空间提供基础平台支撑。
人民网——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源起、困境及出路
对网络安全圈了解的人肯定都听说过“攻防演练”,它是检阅政企机构安全防护和应急处置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而且每年国家都会举行实战攻防演练。那么网络安全中攻防演练分为哪5个阶段以下是详细的内容介绍。
攻防演练保障工作不是一蹴而就,需要系统化的规划设计、统筹组织和部署执行。对于攻防演练的防御方,应按照以下五个阶段组织实施:
启动阶段:组建网络攻防演练保障团队并明确相关职责,制定工作计划、流程和具体方案。对信息网络架构进行梳理和分析,评估当前网络安全能力现状。对内外网的信息化资产进行梳理。
备战阶段:通过风险评估手段,对内外网信息化资产风险暴露面进行全面评估。制定合理可行的安全整改和建设方案,配合推动网络安全整改与治理工作。开展内部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宣贯。
临战阶段:制定应急演练预案,有序组织开展内部红蓝对抗、钓鱼攻击等专项演练工作。对人员进行安全意识专项强化培训。
保障阶段:依托安全保障中台,构建云地一体化联防联控安全保障体系,利用情报协同联动机制,持续有效地进行威胁监控、分析研判、应急响应、溯源反制等网络攻防演练保障工作。
总结阶段:对攻防演练工作进行经验总结和复盘,梳理总结报告,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优化改进和闭环处理。
关于网络安全的本质在什么对抗的本质在攻防两端能力较量如下:
网络和信息安全牵涉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我们面临的新的综合性挑战”,并点明“网络安全的本质在对抗”。
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今日,危机不仅仅会发生在现实中的边境线海岸线上、专属经济区中,更可能发生在肉眼不可见的、变幻莫测的虚拟空间之中。网络空间就是这样的一个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实实在在危机四伏的冲突场景。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古往今来,很多技术都是‘双刃剑’,一方面可以造福社会、造福人民,另一方面也可以被一些人用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民众利益。”
从世界范围看,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并日益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领域传导渗透。特别是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面临较大风险隐患,网络安全防控能力薄弱,难以有效应对国家级、有组织的高强度网络攻击。
网络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深刻影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各领域安全。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
新一轮世界军事革命发展趋向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军事革命的加速推进,不仅深刻影响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而且正在加快改变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全方位重塑军事力量的面貌,使世界军事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和趋势。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蓬勃发展,战争形态加速向信息化战争演变随着前沿科技的迅猛发展,新型技术群不断涌现,正在酝酿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突破。具有代表性的新型技术群,如信息技术群、新材料技术群、新能源技术群、生物技术群、海洋技术群、空间技术群、人工智能技术群等等,它们一旦取得突破,将对世界军事革命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新型技术群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使武器装备呈现出精确化、智能化、隐身化、无人化、高速化、微型化趋势,正在塑造新一代武器装备体系,如无人智能武器装备体系、高超声速武器装备体系、新一代太空武器装备体系、网络攻防武器装备体系等。世界主要国家高度重视无人机、无人舰艇、无人潜航器、无人作战车辆、军用机器人等无人智能武器装备的发展。美军装备各型无人机1万多架,正在发展从微型到大型5类22型无人机。俄罗斯在叙利亚多次使用机器人执行侦察、情报搜索、火力支援、巡逻和保护重要设施等任务。2015年使用机器人对武装分子盘踞的高地发动突击,仅用20分钟就击毙70余名武装分子,并夺取高地。这是军事史上首例以机器人为主力的地面作战行动。高超声速武器被称为“上帝的利剑”,速度在5倍音速以上,目前不可拦截。美国正在加快发展“全球快速打击”系统,大力研制高超声速武器,计划建造高超声速试验基地,企图实现“1小时全球打击”。2018年7月,俄罗斯宣布,“匕首”高超声速导d已列装部队。这种导d飞行速度可达10倍音速,主要用于攻击大型水面舰艇,号称“航母杀手”。俄罗斯的“先锋”战略导d甚至达到20倍音速,“可以突破任何反导系统”。高超声速武器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战争时空观念。为应对高超声速导d,美国导d防御局正在研究探索快速拦截装置。俄罗斯总统普京称,俄罗斯应比其他国家更早推出针对高超声速武器的防御系统。据俄军事专家透露,俄_斯已经完成测试的S500“普罗米修斯”防空导d系统,不仅能对付常规导d,还能摧毁高超声速导d和低轨卫星。军事高新技术和武器装备的蓬勃发展,推动战争形态加速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演变,信息主导、体系支撑、精兵作战、联合制胜成为现代战争的鲜明特征,信息化战争形态日趋成熟。从未来发展看,随着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新型技术不断突破及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战争形态将进一步由信息化战争向智能化战争发展演变。太空、网络、极地等领域战略价值巨大,新领域成为未来战争新高地美国“星球大战”计划的倡导者格雷厄姆在《高边疆——新的国家战略》中指出:“在整个人类历史上,凡是能够最有效的从人类活动的一个领域迈向另一个领域的国家,都取得了巨大的战略优势
。”
1正因为如此,世界主要国家竞相从陆地、海洋、天空等传统领域向太空、网络等新型领域拓展迈进,围绕新型领域的争夺成为博弈的焦点。新型领域制权决定着传统领域制权,谁控制了新领域、新空间,谁就能取得战场优势,赢得战略主动。在这方面,太空领域最为典型。控制了太空,夺取了制天权,就能够为夺取制空权、制海权和制信息权奠定坚实基础,并最终赢得战争胜利。为了争夺太空主导权,各国加快发展太空军事力量。2018年6月18日,特朗普签署命令,指示美国军方组建与陆军、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海岸警卫队平等的第六大军种——太空部队。他说:“有必要组建这一筹划中的第六军种,以避免‘中国和俄罗斯以及其他国家领先我们’”,“谈到捍卫美国,仅在太空部署美国力量还不够。我们必须在太空占据‘主导地位’。这非常重要
。”
28月9日,美国副总统彭斯宣布,美军已开始筹建太空军。目前,美已设立太空军部、成立航天发展局、组建太空作战部队、成立太空司令部,最快2020年成立太空军。美国空军于2011年启动“施里弗”太空战系列军演,2017年启动“太空旗帜”新型太空作战演习,并连续不断实施。俄罗斯也积极建设太空军事力量,组建空天军,争夺太空主导权。普京表示,俄罗斯必须发展太空领域的潜力,以应对所有挑战,最近10年,必须取得突破性的研发成果。日本把d道导d袭击列入“多种事态”范畴,通过《宇宙基本法》,明确允许将太空用于军事目的。信息时代的网络战深刻改变着传统战争理念和作战方式,模糊了和平和战争状态、军事目标和民用目标、军人和平民的界限。网络攻防是非对称的,易攻难守,小国可以打大国,弱国可以打强国,个人可以打国家。据联合国裁军研究所公布,组建网络战机构和部队的国家已超过47个。美国早在2009年就成立了网络司令部,2017年8月从战略司令部独立出来,升格为一级职能司令部,成为第10个作战司令部。美国还组建了133支网络任务部队,并已具备作战能力,开始执行网络攻防任务。日本于2014年3月成立了由防卫相直辖的网络防卫队,并不断增强规模和能力。目前,日本防卫省正在探讨建设统一部队负责太空、网络和电波等新领域的防卫,以强化在新领域的应对能力。
来源:前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